何東杰,衛愛武,任杏杏
河南中醫院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是導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該病發病因素復雜,多與遺傳、環境、免疫、醫源性因素等有關,臨床妊娠率低,流產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部分晚婚晚育者嘗試生育時發現卵巢儲備功能低下,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療[2]。常規西醫多采用藥物改善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以提高臨床妊娠率,常用藥物包括克齡蒙、芬嗎通等,能夠調節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反應性,提高妊娠率,但不良反應較多[3]。近幾年,中醫藥在不孕癥治療中逐漸顯示出良好的臨床療效,研究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備受人們的關注[4]。筆者采用電針結合滋陰疏肝湯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低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診的70例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觀察組年齡25~38(29.26±3.08)歲;體質量指數18.52~24.14(21.26±1.48) kg·m-2;不孕病程1~8(4.11±1.31)年。對照組年齡25~37(28.31±3.14)歲;低質量指數18.55~24.08 (21.32±1.41) kg·m-2;不孕病程1~8(4.17±1.3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符合《婦產科學》[5]中卵巢儲備功能低下不孕癥的診斷標準,經相關實驗室指標檢測確診。
1.2.2 中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婦產科學》[6]中不孕癥的診斷標準,辨證分型為肝腎陰虛型,主癥為月經不調、量少閉經;次癥為腰酸腿軟、脅脹作痛、心煩抑郁、頭暈耳鳴;舌脈癥為舌紅少苔、脈沉弱。
1.3 病例納入標準年齡22~40歲;夫妻性生活正常且有生育需求;配偶性功能及精液檢查結果正常;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病例排除標準生殖系統畸形、急慢性疾病者或其他原因導致的不孕;入選前3個月內接受過激素治療者;有嚴重免疫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對電針不耐受者。
1.5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芬嗎通(AbbottBiologicalsB.V.,批號:H20150346)每次 1 mg,每天1次,于月經第5天開始口服,連服 21 d。同時給予維生素E(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13022723),每次100 mg,每天1次,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電針聯合滋陰疏肝湯治療。滋陰疏肝湯具體藥物組成:柴胡、墨旱蓮、女貞子、枳殼、菟絲子、熟地黃、竹葉、龜板、杜仲、烏藥各15 g,山藥30 g,當歸、香附各10 g,炙甘草 6 g。每日1劑,水煎至藥汁剩余200 mL,煎2次,藥汁混勻后分早晚口服,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
電針療法,選穴:中極、關元、卵巢、足三里、三陰交等,患者取仰臥位,穴位局部皮膚常規消毒,采用管針針刺上述穴位,單手持針、進針,常規針刺得氣后,再分別連接電針儀電極于針柄上。電針參數:疏密波,2 Hz、電流強度0.1~1.0 mA,以患者耐受最大值為度。根據體型調整進針深度,約1.0~1.5 cm,留針30 min,隔天1次,月經期停止,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
1.6 觀察指標
1.6.1 激素水平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1.6.2 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制定。月經不調、量少閉經、腰酸腿軟、脅脹作痛、心煩抑郁、頭暈耳鳴等主要證候按照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0分、1分、2分和3分,積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1.7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制定。顯效:癥狀體征消失,月經周期及經量恢復正常,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月經周期及經量接近正常,血清性激素水平明顯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

2.1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有效率為77.14%,觀察組有效率為94.29%,兩組患者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2.3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E2高于本組治療前,FSH、LH低于本組治療前,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清E2高于對照組,FSH、LH低于對照組,組內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是指卵巢功能下降、卵泡數月減少且質量降低。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多認為與遺傳、生活習慣、生活環境、醫源性因素等有關,容易導致不孕不育,需及時進行治療[9]。臨床研究表明,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表現為雌激素水平紊亂,補充外源性雌激素有助于促進衰退卵巢內殘留卵泡生長,改善卵巢功能[10]。
目前,西醫對于卵巢儲備功能低下尚無特效藥物,臨床多采用克齡蒙、芬嗎通等人工周期療法,在調節內分泌、改善卵巢反應方面有良好效果,但單獨用藥效果仍有限。芬嗎通作為治療該病的基礎用藥,具有與人體內源性雌二醇相同的化學和生物特性,其中,雌二醇是一種重要的雌激素,也是最具活性的卵巢激素。該藥物能夠使得子宮形成完全的分泌期內膜,從而可以保護子宮避免因雌激素持續作用而增加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的風險,也可增強性激素結合球蛋白能力,減少促性腺激素釋放,改善卵巢功能。但臨床實踐表明,長期服用容易增加血小板黏附性和血栓風險。
針刺中極、關元可益腎調經;足三里、三陰交補益氣血,調經助孕。針刺可雙向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從而達到促進卵泡發育、提高卵母細胞質量以及促進女性生殖內分泌系統恢復正常的效果,且針刺治療不良反應較小,安全有效,易于患者接受。
卵巢儲備功能低下屬中醫學“血枯”“閉經”“不孕”等范疇,中醫學認為,腎主生殖,腎氣盛衰對女性月經及生殖能力有所影響,肝腎陰虛、肝氣郁滯、氣血失調而致月經不調、量少閉經[11-12]。因此,臨床辨治應以滋陰補腎、疏肝解郁為主要原則[13]。滋陰疏肝湯中山藥可補腎澀精;熟地黃能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墨旱蓮、女貞子、菟絲子、杜仲可滋補肝腎;龜板能滋陰潛陽、益腎養血;柴胡疏肝解郁;枳殼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香附行氣解郁;竹葉可清熱除煩;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烏藥溫腎散寒;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14]。諸藥配伍,共奏補陰益腎、疏肝解郁、調節氣血之功效[15]。國內部分研究報道也指出,使用補腎養血的中藥方劑配合雌孕激素對卵巢儲備功能低下進行治療能夠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果,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16-17]。
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滋陰疏肝湯中多種中藥具有調節人體內分泌系統和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夠改善性激素水平[18]。卞艷煥等[19]的動物實驗中也指出,使用滋腎補血中藥對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模型大鼠的性激素水平以及排卵功能均有明顯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血清E2檢測結果高于對照組,FSH、LH檢測結果均低于對照組,表明電針聯合中藥在改善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性激素水平方面效果明確,有利于改善其卵巢功能。
綜上所述,電針聯合滋陰疏肝湯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性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