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川運
在英漢翻譯中,無論是口譯還是筆譯,主語的選擇往往受到源語的干擾。主謂賓結構在英語和中文里都有,很多情況下比較一致,因此,譯者在選擇中文的主語時經常不假思索,直接選用英文的主語作為中文的主語。例如下面一句話: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at its 65th session, adopted a resolution on this very important issue.
關于這一句話,我們通常看到或者聽到的翻譯是這樣的:
聯合國大會在其第65屆會議上就這一重要問題通過了一項決議。
這樣翻譯當然完全沒有問題,準確地表達了原文的意思。但是如果我們稍微調整一下,不用“聯合國大會”作主語,而直接用“第65屆會議”作主語,應該也說得通:
聯合國大會第65屆會議就這一重要問題通過了一項決議。
對比一下,調整之后,用“第65屆會議”作主語,譯文似乎更加流暢,更加符合中文的習慣。
我們再看一個例句:
For almost a decade, countries in the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have been developing at a pace nearly twice as fast as countries in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近十年來,亞太地區國家的發展速度幾乎是西歐與北美國家的兩倍。
筆者在多個場合的教學中曾使用這個例句,幾乎每個學生在翻譯的時候都對原文的主語進行了調整,沒有用英文的主語 countries in the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作中文的主語,而是直接用 pace 作主語。在筆者跟蹤詢問其原因的時候,學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感覺這樣說更加自然,這樣處理更加簡便。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例句:
Technically, their market is open, but they are opening a door that is too small and restrictive for our products to get in.
表面上他們的市場是開放的,可是他們的門開得太小,限制太多,我們的產品很難進去。
這句話的主語顯然也有所調整。英文的主語是 they,而中文的句子使用“門”作主語,調整主語后,句子顯得簡單流暢,而且英文 door 這個比喻,在中文中用得也很貼切。在課堂練習中,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快速自然地進行主語調整。有的情況下學生能夠調整,有的時候卻做不到,說明在英譯中選擇主語的時候許多人往往是基于母語的語感,并非具備一種有意識的策略。
這幾個例句看起來雖然很簡單,卻揭示了中英文兩種語言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性的差別,即使用主語的習慣,英譯中或者中譯英,主語并非需要對應。了解這個習慣并掌握具體的對應策略,不但能幫助改善譯文的質量,也能幫助譯者提高英語的語感。
首先需要重溫一下中文主謂結構的特點。我們在上一期《英漢口譯策略與方法(三)》中對動詞與賓語位置顛倒的翻譯策略進行了討論。按照中文語法的描述,這是一種話題突出結構,從語法來說是具有大小主語的主謂結構:
你的話/我/聽懂了。
大主語/小主語/謂語
大主語是受事主語,小主語是施事主語。
我們這一篇討論的重點是英譯中時對中文的主語進行調整的策略,還是利用中文的受事主語結構和動賓顛倒的方式,但不同的是一句話里只有一個受事主語,沒有小主語。換句話說,就是用英文的賓語作中文的主語,沒有其他主語成分。
漢語中受事主語的使用非常普遍,例如:
我的報告寫好了。
我們今年的計劃10月份就可以完成。
救災物資明天可以發放。
這些使用受事主語的句子,如果按照表層結構與英文對應的話,似乎相當于英文的被動語態。但根據原文的意義,并非都要使用被動語態。
我的報告寫好了。
I have completed my report.
我們今年全年的銷售計劃10月份就可以完成。
We may be able to reach the whole year’s sales target in October.
由此可見,受事主語結構翻譯成為英文并非都要采用被動語態。從另外一個角度說,英文中正常的主謂賓結構,常常也可以采用中文的受事動詞結構,即不用英文的主語,而選擇其賓語作為中文的主語。例如:
We won’t sell our products to other countries unless they are affordable and useful to the local people.
按照英文正常的主謂賓結構,我們可以這樣譯:
除非我們的產品是當地消費者買得起、用得上的,否則我們不會把(我們的)產品賣給其他國家。
如果我們調整一下中文的主語,直接將 products 作為主語使用,另外再把前后邏輯關系調整一下,則可以這樣譯:
我們的產品如果要賣給其他國家,首先要保證這些產品是當地消費者買得起、用得上的。
再看一句:
They must tailor their offerings to the needs of senior customers—for example, by providing more diverse and advanced payout options for health insurance.
按照英文的主謂賓結構:
他們應該根據老年客戶的需求定制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例如提供更多更先進的醫療保險理賠方式。
也可以采用不同的主語:
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應該符合老年客戶的需求,例如,醫療保險的理賠方式應該多一些,手段更先進一些。
通過這些例句分析,我們看出,主語的調整是英譯中的一個重要策略,應該作為一個教學和學習的重點。每個譯者都應該在充分了解中英文主語使用特點的基礎上具備主語調整的意識和進行主語調整的能力,而不是跟著感覺走,原文是什么主語,就直接拿到中文里用。
在處理一定類型的英文定語從句結構的時候,主語調整的策略使用得較多。例如:
We are making a decision today that will have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on the future of the school.
我們可以按照定語從句的結構翻譯,將從句放到前面:
我們今天將做出一個對學校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的決定。
我們也可以調整一下主語,用 decision 作主語:
我們今天做出的決定對學校的未來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再看一句:
Apparently we are facing a problem which could become worse if no action is taken promptly and properly.
對定語從句作對應式的翻譯:
顯然,我們面對一個如果不及時適當解決就有可能惡化的問題。
把主語調整一下:
顯然,我們面對的問題,如果不及時適當解決,就有可能惡化。
對這兩句英文,我們分析一下不難看出,其主句部分形式大于內容,主句表述的并非是主要意思,而從句的內容才是句子的核心。因此,對主語進行調整,應屬于一種語言形式的調整,對英文句子本身的意思及其表述的重點并沒有扭曲。
在處理定語從句的時候進行主語的調整,一是能夠實現順句驅動,不需要顛倒結構,把定語從句放到句子的前面來翻譯,而直接用定語從句的先行詞作為主語,句子可以非常通順地說下去。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效果:主語調整之后,能夠更加準確地將定語從句的意義表述出來。許多人剛開始學習翻譯的時候,可能有個誤區,以為只要是限定性的定語從句,翻譯成中文一定要放在句子的前面。有這樣的認識,是因為對定語從句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了其語法形式上,而沒有掌握定語從句的意義。如果對英文的限定性定語從句進行一個分析,會發現定語從句可以表示目的、原因、結果等意思。例如:
He said that the board wants a plan that would put most of us out of work.
我們可以先看看這句話里的定語從句是表達什么意思,是表達一個目的,還是可能產生的結果?如果將定語從句放在前面,可以這樣譯:
他說董事會想搞一個讓我們大多數人失業的計劃。
這樣翻譯就顯得目的性有點強,好像是董事會想讓我們大家失業。如果我們把定語從句的意思理解為可能發生的情況,則可以這樣譯:
他說董事會想搞的那個計劃會讓我們大多數人失業。
第二句話顯然更客觀一些,那個計劃會讓我們失業,不一定是董事會存心讓我們失業。這里的關鍵是對主句的理解。從形式上理解,“董事會想搞一個……計劃”,但從意思上來看,主句結構實際上是一個過渡,而主要的意思是“… the plan will put most of us out of work”,表示一個可能產生的結果。
英文的主句結構在這里起一個過渡作用,主要意思通過從句表達,這樣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再看幾句:
① He is a person who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可以翻譯為:
他是一個樂于幫助別人的人。
也可以翻譯為:
他這個人總是樂于幫助別人。
② Today we face a world filled with opportunities but also one filled with challenges. 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markets increasingly are global and our market is increasingly interdependent.
這里 we face a world 和we live in a world顯然是結構上的過渡,真正的意思是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調整主語,直接用 world 作主語:
今天的世界充滿機會,但也充滿挑戰,市場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相互依存也越來越強。
在某些文體中,出于修辭的需要,當然可以按照原文的結構處理:
我們面臨一個充滿機會但也充滿挑戰的世界。我們生活在一個市場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相互依存也越來越強的世界上。
不過在口譯中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可以采用比較簡潔的方法翻譯。
*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高級翻譯學院教授,本刊顧問。
245350118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