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影宣傳海報融合了圖片、聲音、文字等多模態符號資源構建語篇,好的電影海報可以對電影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本文從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的視覺語法為切入點,以電影《中國醫生》為研究對象,對海報的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進行多模態話語分析,并根據張德祿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分析圖片和文字模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得知,在電影海報中,基于語法視角的多模態話語分析可以使觀眾了解電影背后的文化含義,從而對電影傳達的主旨有更好的理解。
【關鍵詞】 《中國醫生》;海報;視覺語法
【中圖分類號】G20?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0-0087-03
隨著現代新媒體和網絡的發展,以語言為主的單一模態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人們越來越多地運用包括聲音、圖片、顏色、文字等多模態形式進行交流。電影海報融合了圖片、聲音、文字等符號資源,是典型的多模態語篇。
現在的電影海報越來越注重設計,通過字體、顏色、圖片等多模態因素的組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達到宣傳電影的目的。本文從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的視覺語法理論為切入點,分析2021年熱門電影《中國醫生》的主題海報,探討多模態語篇如何通過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實現意義建構,并根據張德祿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分析圖片和文字模態間的關系,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多模態話語分析與視覺語法理論
模態則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語言、技術、圖像、顏色、音樂等符號系統。多模態話語指的是同時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模態進行交流的話語。張德祿(2015)認為,多模態話語是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通過語言、圖像、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象。[1]顧曰國(2007)認為多模態是人類通過感官(如視覺、聽覺等)與外部環境(如人、機器、物件、動物等)之間的互動方式。[2]
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主要基于Haliiday(1978)“語言作為社會符號”這一論斷。Haliiday的系統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是包含三大元功能的系統,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概念功能表現關于世界和社會交際中的社會活動;人際功能說明社會中不同角色參與者的某種社會和人際互動關系;語篇功能將這些概念和互動關系組織成有意義的語篇,并且使之與語境相關。[3]
多模態話語分析在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O’Toole(1994)在《展示藝術的語言》中開始研究多模態語法,并提出展示藝術品也具有三種意義:表現意義、情態意義和組篇意義。
Kress和Van Leeuwen在1996年合著的《閱讀圖像——視覺設計語法》一文是多模態語法的標志性成果。Kress和Van Leeuwen根據視覺符號如何體現三大元功能,創建了包含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的視覺語法,把語言語法擴展到視覺領域,具有重大意義。視覺語法三個層面的意義和Haliiday的三大元功能存在對應關系。
二、《中國醫生》電影海報的多模態話語分析
《中國醫生》是劉偉強導演2021年執導,由張涵予、袁泉、朱亞文、李晨領銜出演的一部的熱門電影,它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的真實事件改編,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漢市醫護人員及各地援鄂醫療隊為人物原型,再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艱苦卓絕的抗疫斗爭。該片講述了成千上萬個白衣逆行者在這場生死攸關的戰役中奮不顧身、爭分奪秒,在武漢背水一戰,保護國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一)再現意義分析
再現意義和Haliiday系統功能語法中的概念功能相對應。它是表示圖像所描述的人、事、地之間關系的方式,分為敘事性和概念性兩大類。[4] 敘事類圖像通過參與者之間的關系來再現意義,主要包含行動過程、反應過程、心理過程及話語過程,實現方式有動作發出者、矢量、環境成分等。
概念類圖像的顯著性特點是靜態性,主要體現為圖片的分類過程、分析過程和象征過程。敘事性圖片和概念類圖片的區別在于有無矢量,敘事性圖片有矢量,而概念類圖片則沒有。海報中演員的動作和目光構成了矢量,屬于敘事類圖像,下面分別從行動過程和反應過程來分析。
1.行動過程
行動過程表示圖像所表現的動作和行為是由動作執行者和一個矢量以及情景成分組成。在該海報中,張涵予手拿對講機,朱亞文舉起帶著手術手套的雙手,以及背景圖像中一群醫生推著推車狂奔都是行動過程,對講機、手部動作、手術手套以及醫院推車都是表示矢量的因素。這些動作呈現出在疫情面前醫生們浴血奮戰、奮不顧身的形象,表達了電影主旨。
2.反應過程
反應過程也是由矢量組成的,是由圖像中一個或多個參與者的目光的方向構成的。[3] 海報中張涵予、袁泉等主要人物都將目光投向觀眾,部分人物將其目光都投向畫面外的某個角色對象,這些都是表達不同反應的目光,這些人物都是這一“反應過程”中的“反應者”。不管他們的眼神投向哪里,透過他們堅定的眼神,觀眾都可以感受到他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毅力。
(二)互動意義分析
互動意義和Haliiday系統功能語法中的人際功能相對應。它指的是圖片的參與者與觀看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主要由接觸、社會距離、態度和情態四個要素來體現。
1.接觸
接觸指的是圖片的參與者與圖片的觀看者通過目光交流產生想象的一種方式。根據有無目光交流,接觸可以分為索取和提供兩種。圖片的參與者與圖片的觀看者產生目光接觸為索取類圖像,圖片的參與者與圖片的觀看者沒有目光交流則為提供類圖像。
本文選取的這張電影海報以索取類圖像為主,提供類圖像為輔。電影海報中的人物雖然神情各異,但大部分都將目光朝向觀眾,與觀眾有直接的眼神交流。尤其是在海報的正中間,由張涵予扮演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和由袁泉扮演的ICU主任目光直視前方,眼神中充滿著堅定和果敢,向觀看者展示出中國醫生臨危不懼、奮力拼搏的形象。這些索取類圖像與觀眾產生了想象中的人際關系,使醫生的形象更加平易近人,觀眾對他們也更加信賴。
此外,海報中朱亞文和李晨等人物將目光投向畫面外某個對象,屬于提供類圖像,主要提供故事發生的背景。他們的眼神中充滿著不安與焦慮,反映出他們身為醫生,對患者的擔憂,也反映出疫情來臨時整個社會面臨的無助與不安。
2.社會距離
社會距離指的是圖片的參與者與圖片的觀看者之間的距離。根據取景遠近的不同,社會距離可以分為個人近距離、個人遠距離、社會近距離、社會遠距離。只看得見頭部為個人近距離,看得見腰部及以上為個人遠距離。只包含人物全身為社會近距離,包含人物全身及周邊環境為社會遠距離。社會距離的遠近表達出圖片參與者與圖片觀看者之間的親疏關系。在這張海報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個人遠距離,尤其是位于正中央的張涵予和袁泉,臉上的表情和神色清晰可見,這樣便拉近了觀眾與演員的距離,觀眾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很容易與演員產生共鳴。
3.視角
視角指的是設計者設計圖片時選取的角度,分為水平視角和垂直視角。水平視角分為正面視角和側面視角,可以體現圖片參與者和圖片觀看者之間的親疏關系。垂直視角分為平視、仰視和俯視,不同的視角可以體現不同的權力關系。
從水平視角來看,這張海報居于正中間的張涵予和袁泉都是正面視角,這樣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到演員的表情,會更加的感同身受。朱亞文和袁泉等演員是側面視角,這樣會激發觀眾的好奇心,使電影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從垂直視角來看,海報上所有的人物都是平視觀眾,反映出圖片參與者與觀眾處于平等的地位,使觀眾更容易產生共情。海報的主人公一般采取水平正面視角,使觀眾更好地入戲,同時搭配水平側面的視角,增加信息量。
4.情態
情態可以被定義為對圖像的“現實主義”的再現,以感官的編碼傾向為出發點,基于色彩的飽和程度。[5]? Kress和 Van Leeuwen 區分了八個視覺標記,即色彩飽和度、色彩區分度、色彩協調度、語境化、表現、深度、照明和亮度。根據這些因素的不同,情態可以分為高情態、中情態和低情態。
這張海報的顏色分為兩個區域,左邊的背景圖和醫生們的衣服均為淺藍色,屬于低飽和度。右上角的土黃色也是低飽和度。從語境化來分析,右上角以黃鶴樓為代表的整座城市都被一片土黃色籠罩,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而背景圖中大片的藍色給觀眾帶來平靜和理智,讓觀眾相信醫生們一定會帶領人民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抗疫戰爭的勝利,從而傳達了電影主旨。
(三)構圖意義分析
構圖意義和Haliiday系統功能語法中的語篇功能相對應,也叫作“布局”。構圖意義通過信息價值、凸顯和框界三個方面來體現,把再現意義和互動意義結合起來。
1.信息價值
信息價值指的是圖像中各元素的不同位置承載著不同的信息。左右范疇中,左邊是已知信息,右邊是新信息;上下范疇中,上邊表示理想,下邊表示實際;中心與邊沿范疇中,中心是重點信息,邊沿是輔助信息或具體信息。李戰子認為,“理想的”指它是信息的理想化或概括話信息,因此它是信息的最顯著的部分。“真實的”指更具體的信息,如細節等,或者說更實際的信息,更“腳踏實地”的信息。[5]
在這張海報中,張涵予和袁泉位于正中央,突出了他們作為主角的地位,屬于重點信息,周邊的人物和背景圖片則提供了更多具體的信息。此外,海報上方是電影中主要人物和背景圖片,表達了電影的主要內容,屬于理想信息。下方則是電影的中英文版名字、主要演員等真實信息,是對圖片的強化補充,為觀眾觀影提供有效的真實信息。
2.凸顯
凸顯指的是通過一些方式來突出圖片中的某些成分,主要通過尺寸、位置、角度、顏色對比來實現。在這張海報中,張涵予和袁泉兩位主要人物尺寸最大,被置于前景中,突出了他們是電影的主角,有助于傳達電影的主旨,塑造出臨危不懼、奮不顧身的中國醫生形象。在文字部分,電影的中文名字《中國醫生》字體最大,字體進行了加粗,白色的字體與暗色的背景對比鮮明,使觀眾一眼就記住了電影名字,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3.框界
框界是確定符號邊沿的主要標記。圖像中的各個要素可以是連接的,表示符號是合為一體的,也可以是不連接的,用分割線把他們分開。這張海報有四條很明顯的分割線,每個人物與周圍的人物和環境都不是連接的,因為故事中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分工,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四)模態間關系
張德祿認為,典型的多模態話語中一種模態不能充分體現其全部意義,需要另一種模態作為補充,這種模態之間的關系是“互補關系”,其他的為非互補關系。互補關系分為強化關系和非強化關系。在強化關系中,一種模態居于主導地位,而另一種模態起輔助作用,是對它的強化。強化關系有三種,分別是突出關系、主次關系和擴充關系。非強化關系指的是兩種模態缺一不可,互為補充。
電影海報的目的是對電影起到宣傳推廣的作用,讓觀眾能快速地了解電影故事情節、主要信息,從而進入影院觀影。在這張電影海報中,圖片和文字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如果缺少文字的話,觀眾僅憑圖片無法了解影片的具體信息,如電影名稱、電影主題等;如果僅有文字缺少圖片的話,關注無法獲得強大的視覺沖擊,從而有觀影的欲望。文字和圖片的協調配合才能使觀眾既了解故事背景和具體信息,也能被圖片吸引,產生觀影沖動。
另一方面,在這張電影海報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圖片。對于普通觀眾而言,第一眼被吸引的是巨大的海報,電影名字、演員姓名及上映日期是對圖片內容的強化補充。因此圖片和文字形成了強化關系中的主次關系。
三、結語
電影宣傳海報融合了圖片、聲音、文字等多模態符號資源構建語篇,好的電影海報可以對電影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中國醫生》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的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熱門電影。本文以Kress 和 Van Leeuwen提出的視覺語法為視角,對《中國醫生》電影海報的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進行多模態話語分析,并根據張德祿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分析圖片和文字模態間的關系。
通過分析可知,在電影海報中,基于語法視角的多模態話語分析可以使觀眾了解電影背后的文化含義,從而對電影傳達的主旨有更好的理解。該海報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圖文生動,設計合理,傳達了電影要表達的主旨,對電影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德祿.系統功能理論視閾下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框架[J].現代外語,2018,(6):731-743.
[2]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2):3-12.
[3]張德祿.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與外語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袁艷艷,張德祿.多模態電影海報語篇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濟寧學院學報,2012,(4):35-39.
[5]李戰子.多模式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研究,2003,(05):1-8+80.
作者簡介:
史瑩,女,講師,碩士,三亞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翻譯理論。
333850190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