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要:目的:研究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患者臨床治療方法,觀察橄欖苦苷聯合穴位埋線法治療對患者產生的療效性。方法:選取我院心腦血管科的60例患者進行研究,資料收集及分析時間2021年4月-2021年10月份,按隨機抽取分成兩組,即30例對照組和30例實驗組,給予對照組常規治療西藥治療,實驗組則通過橄欖苦苷聯合穴位埋線法治療,觀察治療效率。結果:分析MRS和NIHSS分值表示,對照組的改善明顯小于實驗組,數據計算后有意義,P<0.05;觀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6、TNF-α、hs-CRP的變化,實驗組分值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臨床上橄欖苦苷聯合穴位埋線法治療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患者,能夠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運動功能,其療效性好,應用價值高,可推廣。
關鍵詞:橄欖苦苷;穴位埋線法;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療效性
腦缺血是一種致死率高、發病率快、容易反復的病癥,對人體的身體健康構成直接危害。醫療技術在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重點探討腦缺血再灌注的損傷,認為該疾病的影響因素存在多樣性、多因素、多機制影響,若是腦組織中出現過度氨基酸釋放,出現超載鈣離子,細胞有凋亡現象,自由基反應不足等形成腦損傷的幾率將增大。所以此次將探討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治療情況,分析橄欖苦苷聯合穴位埋線法的療效性。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腦血管科的60例患者進行研究,資料收集及分析時間2021年4月-2021年10月份,按隨機抽取分成兩組,即30例對照組和30例實驗組,給予對照組常規治療西藥治療,實驗組則通過橄欖苦苷聯合穴位埋線法治療。
1.2方法
對照組通過奧扎格雷鈉凍干粉和氯吡格雷片治療。藥物通過注射方式,在250mL80mg+5%葡萄糖中加入奧扎格雷鈉凍干粉,氯吡格雷片的劑量為75mg/次。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橄欖苦苷聯合穴位埋線法,橄欖苦苷通過腹腔注射,藥品劑量為100mg/kg,每天用藥1次;穴位埋線法選取大椎、百會穴治療。具體操作方法為:選7號注射針頭作為埋線儀器,針頭選選針灸型號為28號1.5寸磨平,再用濃度75%的酒精消毒。
1.3指標觀察
觀察患者的MRS評分和(NIHSS)評分。MRS癥狀的表示,嚴重者分值為5分;重度殘障者記4分;中度殘障者記3分;輕度殘障者記2分;沒有表現明顯的殘疾癥狀者記1分;完全沒有癥狀者記0分。神經功能缺損的評估,通過量表NIHSS分析,分值為45分,神經功能恢復越好分值越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主要觀察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測的方法選取免疫比濁法完成。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研究的軟件為SPSS23.0系統,數據計算全部符合正太分布,系統中(±s)計數資料,統計學的檢驗通過t值檢驗,統計學有意義則P<0.05。
2.結果
2.1MRS、NIHSS評分
研究得出,對照組的MRS分值為2.36±0.37分,NIHSS分值為16.58±1.69分,實驗組的MRS分值為1.48±0.48分,NIHSS分值為10.65±1.85分,數據計算后有意義,P<0.05。
2.2血清炎性因子
觀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6、TNF-α、hs-CRP后發現,對照組分別為118.65±18.65pg/mL、92.69±5.95ng/L、6.98±6.59mg/L,實驗組分別為92.65±14.95pg/mL、65.96±8.69ng/L、13.59±7.59mg/L,數據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腦血管病癥主要以腦卒中為主,而且占到80%左右表現出缺血性腦卒中,目前該疾病的上升率越來越高,已經影響到人們身體健康與生活水平。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主要因素是由于血流再次灌注到腦組織神經中,造成血管損傷,使得腦神經的功能受到影響。因此加強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治療,改善損傷機制,確保細胞不凋亡、障礙性能量代謝影響,避免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對保護腦組織有重要作用。臨床展開橄欖苦苷與穴位埋線法治療重點就是保護腦組織神經與腦細胞不受到損傷,是能夠提高腦組織抗氧化損傷能力,促進神經因子生長。
綜上,在臨床上橄欖苦苷聯合穴位埋線法治療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患者,能夠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運動功能,其療效性好,應用價值高,可以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儀,袁德智,李晉芳.腦缺血/再灌注繼發急性肺損傷的發生機制及治療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21,29(6):666-670.
[2]李小珊,余樹春.不同時程治療性淺低溫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江西醫藥,2021,56(3):350-354.
147550118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