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琴
摘要:高中作文教學受到“大語文”教學觀念的影響,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高中生的寫作不再是單純的敘述自己的觀點,掌握語文各種知識,還要做到各個學科的遷移,以及各種課外知識的運用。本文就現行的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與問題提出一些具體可實行的教學措施。
關鍵字:高中作文;作文教學;新趨勢;
引言
新課改后,高中作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正確掌握語言的結構,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培養形象思維與文章邏輯能力等。語文學科不僅是一個語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學科,要學生學會鑒賞文學中的美感,并熟練的運用到自己的實際寫作中來。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掌握寫作技能
高中作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高考試卷,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表達能力是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并駕齊驅的,但是現在的語文作文教學忽視對學生進行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只是單純的為了高考而讓學生記住諸多的語文知識點,在寫作時學生會出現大量的病句、錯句和邏輯問題。寫作教學的首先要素材應該是語文教材,高中語文教材的內容選擇是經過教育專家和文學工作者根據高中生的認知水平、現行教育水平以及現在社會發展變化從眾多的文學作品中精心挑選的,教材內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趣味性和教育性。針對不同的教育需求,每個學期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都是不同的,包含的文學知識和寫作技巧也是不同。有敘述文、小說節選、議論文、說明文和古文等,對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和寫作訓練都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內容,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中題體現出來的寫作技巧。在對學生進行完閱讀教學之后,讓學生自己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勇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并把這些情感和體會寫出來,在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語言組織和邏輯順序的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完《故都的秋》之后,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本篇課文的寫作手法、語言表達、句子結構以及文章立意扥方面進行研究,在閱讀的基礎上對本篇課文進行仿寫,用作者的表達方式來描述自己家鄉的春夏秋冬四季或者其他的景物,并在寫景的過程中來抒發自己的情感。通過仿寫學生對郁達夫筆下的秋天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也熟練的學會了作者的寫作技巧,可謂是一舉多得。
2.充分利用課外閱讀材料,豐富寫作素材
現行的高中作文教學的最大問題是模板作文太多,為了讓學生在高考中獲得寫作高分,教師會讓學生背誦相同的模板、相同的資料甚至相同的開篇和結尾,這樣的作文教學違背了教學的初衷,因為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和語言的組織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光是為了高考的一個分數。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除了學習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課外閱讀是學生重要的寫作素材,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寫作的熱情,也可以為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開拓學生的思維。在語文教育中,教師們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讀書多的學生,文學知識更為廣闊,思維敏捷,寫作水平也較強,作文內容也更有價值。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越來越考量經典與文化,這就要求學生要多讀書,尤其是中國的經典文學作品,要了解歷史,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另外高考命題內容更加的豐富,對學生視野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學生認識社會、認識世界,更要正確的認識自己。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很多問題的看法也不在局限于同一個角度,面對這些變化學生要能夠從課外閱讀吸取更多的知識和觀點,并在不斷的思考和辨別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現在高中生學業繁重,能夠利用的課外時間有限,而課外書籍很多,要掌握的課外知識更是紛繁復雜,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辨別課外書籍的優劣,幫助學生找到最符合自己的興趣的、最有助于提升自己寫作技能的課外書籍,讓學生能在享受課外閱讀歡樂的同時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
3.加強學生對自己生活的聯系,讓寫作言之有物
一篇合格的高中作文不應該是辭藻華麗但內容空洞的文章,很多的高考作文命題更加生活化,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也越來密切,學生不僅是要學會使用語文知識,還要關注更多的熱點事件、時事新聞和熱搜話題等。要學生能夠用自己的知識對這些事件進行思考,就其所體現出的社會問題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另外學生還要對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給予更多的關注,在生活中學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概念,比如感恩、奉獻、無私和勤勞等。教師要有意識讓學生去收集生活遇到的各行各業的人和事,挖掘生活的寫作素材,這些人物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并不比偉人的案例更遜色,而且是屬于學生自己的寫作素材,會讓閱卷教師眼前一亮,學生的作文質量自然也是高人一籌的。
結語
高考作文題目越來越寬泛且生活化,這樣的趨勢要求高中作文教學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基礎之上充分挖掘語文教材內容,掌握寫作技巧的同時增加自己的課外閱讀量,加強對自己生活的觀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在寫作中追求真實、新穎和創新。
參考文獻:
[1]薛健.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創新研究[J].時代人物,2021(23):0297-0298.
[2]王建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策略探究[J].真情,2020(3):0197-0197.
[3]周春.淺談新高考制度改革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的重要性[J].愛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2021(7):0050-0050.
[4]王炳宏.高中語文開放式作文教學方法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8,0(21):14-15.
332850190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