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據構式語法理論和框式結構語法理論,“看誰×”是一個主觀性強的框式結構,語義功能為“說話人主觀認為或希望情況‘×’不會出現”,具體構式義有兩種:一是“沒有人×”,表示對未來的預測;二是“不允許有人×”,表示對動作的禁止。框式結構“看誰×”的構成要素“×”的構成全部為動詞性詞語,“×”往往帶有“還”“再”“敢”等詞語標記,既可以單獨成句,也可以作小句的謂語和復句的分句。
【關鍵詞】 框式結構;“看誰×”;語義分析;句法分析
【中圖分類號】H1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1-0114-03
一、研究對象
構式語法強調形式和意義的配對。框式結構語法是基于構式語法理論基礎之上的,但框式結構語法強調框式結構的構式義對語境具有非常強烈的依賴性。
邵敬敏(2011)將框式結構的特點歸納為三點:一是它們都由不變成分與可變成分兩部分組成,并且整個框式結構具有很強的能產性;二是整個框式結構具有整體的、特殊的語法意義;三是在使用時與其所處語境結合非常緊密,具有特定語用功能。框式結構的類型分為四種:(1)雙項雙框式(如“連A帶B”);(2)單項雙框式(如“看把A說的”);(3)雙項單框式(如“A什么A”);(4)單項單框式(如“到底是A”)。“單項單框式”由一個可變項(單項)和一個不變項(單框)組成,判斷方法是看該結構是否表示特殊的語法意義或者具有特定的語用功能,典型代表為“都是A、A不到哪兒去、不怎么A”等。
基于框式結構語法分析理論,對漢語口語“看誰×”進行分析。
(1)住口!沒有我的話,看誰膽敢自己找婆家!(老舍《青蛙騎手》)
(2)安全問題,我敢作保,不放心的話,我跟你作伴去,看誰敢動你一手指頭。(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
例(1)中,“看誰膽敢自己找婆家”表達的意思并不是“看”“誰”“找婆家”三個詞語語義的簡單加合,整個結構表達特殊的語義功能。例(2)中的“看誰×”也同樣表達特殊的語義功能。
根據框式結構理論基礎,“看誰×”符合框式結構判定標準,是框式結構,可以將其碼化為“看誰×”,根據邵敬敏(2011)對“框式結構”的分類,“看誰×”屬于單項單框式框式結構。
二、框式結構“看誰×”的語義分析
根據語料分析,框式結構“看誰×”的語義功能為“說話人主觀認為或希望情況‘×’不會出現”。具體構式義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人×”,表示對未來的預測,說話人基于對自身條件或對現有情況的認知,主觀認定沒有人×或沒有人再次×;另一種是“不允許有人×”,表示對動作的禁止,說話人通過某些言語行為等表達自己的主觀意志。例如:
(1)“兒啊,媽盼著你長成個頂門立戶的男子漢,看誰還敢欺負咱們!”(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2)小菲想,我就賴到底,看誰把個耍賴的能怎么法辦。(嚴歌苓《一個女人的史詩》)
例(1)中,“看誰還敢欺負咱們”的意思是媽媽認為兒子長成男子漢后就“沒有人再敢欺負咱們”。例(2)中“看誰把個耍賴的能怎么法辦”的意思是小菲認為只要賴到底就“沒有人能把個耍賴的怎么辦”。在這兩個例句中,框式結構“看誰×”的構式義是“沒有人×”,表達說話人對未來情況的預測。
(3)拳頭把那人打倒在地。“我是杰生·康普生,看誰敢阻攔我。看你們選出來的當官兒的敢阻攔我。”(福克納《喧嘩與騷動》)
(4)兩旁近侍剛想上前,德格類突然站立起來,拔出腰刀,大喝一聲:“看誰敢來綁他!”(李文澄《努爾哈赤》)
例(3)“看誰敢阻攔我”的意思是“不允許有人阻攔我”。例(4)“看誰敢來綁他”的意思是“不允許有人來綁他”。在這兩個例句中,框式結構“看誰×”的構式義是“不允許有人×”,表達說話人對動作的禁止。
(一)構式義“沒有人×”
框式結構“看誰×”的第一種構式義為“沒有人×”,表示基于對自身條件的認知或對現有情況的認知,說話人主觀認定沒有人×或沒有人再次×。通過語料分析,可以進一步分析出三種具體情況:一是“之前發生過情況‘×’,說話人期望通過采取一些措施來達到‘沒有人×’的效果”;二是“說話人在某方面做得非常好或者在某方面的能力占據絕對優勢,沒有人能夠否定、挑戰、替代或者超越”;三是“因為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而導致‘沒有人×’”。
1.情況一
“×”表示的情況之前發生過,說話人期望通過采取一些措施來達到“沒有人×”的效果。例如:
(5)咱們爺兒倆站在一塊,看誰再敢來欺負咱們!(老舍《方珍珠》)
(6)又怕被偷了,就專門定制了一條粗鐵鏈當車鎖使,耳釘對車鎖的堅固度很滿意,特意留了張條“看誰還能偷”……(郭德綱《相聲集》)
例(5)“看誰再敢來欺負咱們”的意思是“沒有人再敢來欺負咱們”,詞語“再”說明了“敢來欺負咱們”這種情況之前發生過。為了達到“沒有人再敢來欺負咱們”的預期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咱們爺兒倆站在一塊”“以后,誰來硬的,咱們就一起拼命”。例(6)“看誰還能偷”的意思是“沒有人能偷”,詞語“還”說明了“還能偷”這種情況之前就已經發生過。為了達到“沒有人能偷”的預期效果,說話人采取了“專門定制了一條粗鐵鏈當車鎖使”的措施。
2.情況二
說話人在某方面做得非常好或者在某方面的能力占據絕對優勢,沒有人能夠否定、挑戰、替代或者超越。例如:
(7)世界上第一列載客火車叫“看誰能捉到我號”,是特里維雪克在1807年設計制造的。(《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8)“不賺你的錢,又允許你欠賬,價格再不能接受,你在別處試試,看誰還能給你。”茬師對自己充滿了信心。(陸步軒《屠夫看世界》)
例(7)“看誰能捉到我”的意思就是“沒有人能捉到我”,也就是說該列車在速度方面占據絕對優勢,沒有人能夠超越。例(8)“看誰還能給你”的意思就是“沒有人能夠給你”,“不賺你的錢,又允許你欠賬”表明說話人在價格方面占據絕對優勢,沒有人能比得過。
3.情況三
因為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而導致“沒有人×”。例如:
(9)現在,比賽強度大了,本身就是體能測試,看誰愿意吃這個虧。中國足球不受體能拖累的日子尚未到來。(1995年《人民日報》)
(10)這霧霾天,看誰出門不戴口罩。(網絡語料)
例(9)“看誰愿意吃這個虧”的意思是“沒有人愿意吃這個虧”,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是比賽情況發生了變化,“比賽強度大了”。例(10)“看誰出門不戴口罩”的意思是“沒有人出門不戴口罩”,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是天氣情況發生了變化,“霧霾天”。
(二)構式義“不允許有人×”
框式結構“看誰×”的第二種構式義為“不允許有人×”,說話人通過某些言語行為等表達自己的主觀意志。可以進一步分析出兩種具體情況:一是“說話人對正在進行的動作的禁止”;二是“說話人對即將發生的動作的禁止”。
1.情況一
說話人對正在進行的動作的禁止。例如:
(11)這一哭,更招起大赤包的火兒來:“住聲!我看誰敢再哭那個臭娘們!哭?她早就該死……”(老舍《四世同堂》)
(12)大聲叫道:“給我停住,都給我停住,看誰敢動我們的茶葉。碰一片,我都不會饒過他!”(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例(11)“住聲!我看誰敢再哭那個臭娘們!”可以看出“哭”這個動作正在進行,說話人是要求聽話人停止“哭”這個正在進行的動作。例(12)“給我停住,都給我停住,看誰敢動我們的茶葉”說明有人正在動他們的茶葉,說話人要求聽話人停止“動茶葉”這個動作。
2.情況二
框式結構“看誰×”的構式義“不允許有人×”的第二種具體情況是“說話人對即將發生的動作的禁止”。例如:
(13)于二龍看得清楚了,除了麻皮阿六帶有兩把大鏡面匣子,別人都不持什么武器,便拔出腰間的手槍,沖天打了一發,大聲喝著:“看誰敢動?”(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
例(13)“看誰敢動”的意思是“不允許有人動”,根據語境可以看出說話人認為有人可能會動,說話人警告聽話人禁止“動”。
三、框式結構“看誰×”的句法分析
(一)構成要素“×”的分析
“看誰×”的框架項為“看誰”,可變項為“×”。由于框式結構“看誰×”構式義的不同,可變項“×”的具體情況也略有不同。為了方便分析,把兩種構式義的“看誰×”標為“看誰×①”和“看誰×②”。
1.“看誰×①”中的“×①”
“看誰×①”的構式義為“沒有人×”,“×①”的詞類構成全部為動詞性詞語。“×①”可以是動詞、動補短語、連謂短語和狀中短語。“×①”為狀中短語時,其狀語成分可以是副詞、能愿動詞、介詞短語及其這幾種構成的多層狀語,中心語部分可以是動賓、連謂、動詞和雙賓語等成分。
(14)阿爾戈斯船就是用這種木料造的。你去問問看誰相信;我是不信的,很抱歉。(弗朗索瓦·拉伯雷《巨人傳》)
例(14)“看誰相信”,“×①”為動詞“相信”。
(15)現如今?嘿嘿!驢不打上幾個滾兒,看誰擎得去!眼下自然不是論究那些事的時候。(劉玉民《騷動之秋》)
例(15)“看誰擎得去”,“×①”為動補短語。
(16)父親掉過臉沖著母親說:“那你就弄碗農藥給我喝了算了,看誰來同情你。”(《鳳凰琴》)
例(16)“看誰來同情你”,“×①”為連謂短語。
(17)過來!好珠子,咱們爺兒倆站在一塊,看誰再敢來欺負咱們!(老舍《方珍珠》)
(18)眼睛紅紅地對爹說:“爹,是兒子沒出息!等兒子出息了,看誰還敢怠慢您,欺負您!”(《新結婚時代》)
例(17)“看誰再敢來欺負咱們”和例(18)“看誰還敢怠慢您”的“×①”中出現了副詞“再”和“還”,在此處都表示動作和情況的重復或繼續。
(19)我什么特質都非常好,就是這5項缺3,例如不誠信,不想拼搏,看誰會要你!(網絡語料)
(20)車主們還說:哪個不服,盡管去告,看誰肯來管閑事?(1996年《人民日報》)
(21)對丈夫不忠誠嗎?我瞧不起這話!看誰能夠證明錯處在我。不妨就請你來證明。(薩克雷《名利場》)
例(19)“看誰會要你”、例(20)“看誰肯來管閑事”和例(21)“看誰能夠證明錯處在我”中的“×①”里面出現了能愿動詞“會”“肯”和“能夠”等。
2.“看誰×②”中的“×②”
“看誰×②”的構式義為“不允許有人×”,“×②”的詞類構成也全部為動詞性詞語。“×②”由“敢”一個詞構成,或由“敢”作狀語的狀中短語構成,中心語可以是動詞、連謂、動賓和其他狀中成分。
(22)“占樓道?我看誰敢?!我早就向全市搬遷戶明確了……”(孫力、余小惠《都市風流》)
例(22)“我看誰敢”中的“×②”為單個能愿動詞“敢”。
(23)我看誰敢去搜縣衙門!(老舍《神拳》)
例(23)“我看誰敢去搜縣衙門”中的“×②”為“敢+連謂短語”構成的狀中短語。
(24)就在鐵輥馬上要撞上院墻的時刻,后面傳來一聲斷喝:“停!我看誰敢拆!”(《冬至》)
例(24)“我看誰敢拆”中的“×②”為“敢+動詞”構成的狀中短語。
(25)小耗子拿起酒瓶往地上一砸,大聲吼道:“我看誰敢推我!”(六六《蝸居》)
例(25)“我看誰敢推我”中的“×②”為“敢+動賓短語”構成的狀中短語。
(26)威爾面對眾人,臉色依然溫和,但他那雙淺藍色的眼睛卻好像在說,看誰敢對他未來的妻子說三道四。(《飄》)
例(26)“看誰敢對他未來的妻子說三道四”中的“×②”為“敢+狀中短語”構成的多層狀中短語。
綜上所述,框式結構“看誰×”的句法方面的特征有兩個:一是“×”全部是動詞性詞語;二是往往會帶有一些詞語標記,如“還”“再”和“敢”等。
(二)框式結構“看誰×”的句法功能
呂叔湘(1979)指出“小句是基本單位,幾個小句組成一個大句即句子,這樣就可以溝通單句和復句,單句是由一個小句組成的句子。”當框式結構“看誰×”在單句或復句作成分時,把其所在的單句或分句統稱為“小句”。
框式結構“看誰×”的句法功能主要有三種:一是可以在單句中作謂語成分;二是加上句調后單獨成句;三是充當復句中的一個分句。
框式結構“看誰×”可以在小句中作謂語成分。例如:
(27)就在鐵輥馬上要撞上院墻的時刻,后面傳來一聲斷喝:“停!我看誰敢拆!”(《冬至》)
框式結構“看誰×”可以加上句調單獨成句,這和其口語化程度極高有關系。交際活動中的語境鋪墊和環境渲染為其直接構成單句做了充分支撐。所有和“看誰×”有關的背景信息及言語交際目的都由外部環境交代清楚,無須再進行冗余陳述。例如:
(28)兩旁近侍剛想上前,德格類突然站立起來,拔出腰刀,大喝一聲:“看誰敢來綁他!”(李文澄《努爾哈赤》)
例(28)“看誰敢來綁他”直接加上句調成了一個單句。這是由于該話語的發出有特定的語言環境,“兩旁近侍剛想上前”是背景信息,無須再說。“拔出腰刀”這個動作又能傳遞出違背自身意志的后果,所以無須再說“我就砍死他”之類的警示性話語。
框式結構“看誰×”還可以充當復句的一個分句。
(29)他氣沖沖地瞪著眼,挑釁地看著他們,看誰敢取笑他,可最糟的是,他們誰也沒再說什么。(理查德·耶茨《十一種孤獨》)
例(29)“看誰敢取笑他”充當了復句中的一個小句,用來解釋前面小句中動作的原因和目的。
參考文獻:
[1]陸儉明.“構式語法”理論與漢語研究[J].中國語文,2004,(5).
[2]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3]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作者簡介:
龍曉陽,男,漢族,山西祁縣人,碩士研究生,四級主任科員,研究方向:現代漢語句法、語義、語用、方言語法。
192150170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