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求索未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免不了要遭遇無知、蒙昧的黑暗,但慶幸有一群教育點燈人,他們用智慧之光劃破黑暗,照亮我們的心田,引領著我們向前進。
2021年本刊的征文主題為“教育之可能”,坦率地講,這是近幾年編者個人最喜歡的一個主題,不僅是因為它比較好寫,使編輯的郵箱收到投稿無數,更是因為它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真諦。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說:“學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誠然,每一個孩子的人生,本應有無限種可能,而教育要做的,就是去鼓勵、去激發、去引導。其實,真正美好的教育,就是為了讓生命更加美好;真正美好的教育,就是創造無限可能。
從海量的來稿和已刊發的文章來看,其中有很多都是上乘的佳作,都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就內容來劃分,有的是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如鄭剛老師《教育是一條通往遠方的路》一文中的主人公,即使身患先天性心臟病、在生命垂危之際,他依然葆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有的是回顧自己從做學生到做老師身份轉變的經歷和思考,如劉萍老師《拐點》中那位數學老師無情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值得所有老師警醒;有的是與眾不同的教育理念,如孫達老師《我與兒子的慢時光》中,父親不關心兒子的學習成績,而是充分尊重兒子的興趣愛好,和他一起研究公交車路線、漫游山野、做手工制品,享受生活的快樂;有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教育妙招,如王招娟老師《一個人的作文題》中,老師為了幫助一名因過于在意別人看法而厭食的女生,專門布置了一道作文題,引導女生吐露心聲,從而幫助她走出心理困境;有的是娓娓道來的教育觀點,如張健老師在《教育,為生命成長賦能》中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實現生命價值、創造生命輝煌,每個生命都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教育的使命,就是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為每個孩子的發展創造最大的可能……
的確,是教育之可能,讓我們每一個人擁有了能為夢想而奮斗的希望、追逐夢想的能力和觸手可及的未來。教育給了我們可能,給了我們希望,給了我們信仰。誠如張學亮老師在《教育孕育奇跡》中所說,教育是一項創造可能、孕育奇跡的偉業。因為,教育為個人、民族和國家帶來希望。教育可以塑造一個人,也能改變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教育的力量,在每一個人的生命里閃光。借教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讓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為夢想奮斗的舞臺,乃至于改變命運的力量。
我們既要做教育的點燈人,多點亮一束光,照亮自己,照亮別人;也要做教育的追光者,永遠向著光明的方向前行。
339050058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