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傅紅
創建名師工作室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夠利用關鍵少數帶動整個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李斌卓越教師發展工作坊以“聚焦典型—自主提升—錘煉骨干—引領輻射—追求卓越”為基本培養模式,以“先學后教、堂堂清、人人清”為基本課堂教學思路,以“教學行為、教學環境、課堂質量”為課堂結構框架,以著名教育專家王敏勤的“和諧教學法”和本土教育家冷冉的“情·知”教學為理論指導,聚焦典型教師和課堂,不斷追求卓越之路。
一、發現典型,著力培養
為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發現并推出一批教學改革的先進典型,工作坊成員進行深入思考:自身如何取得更好的發展,以引領全縣教師的發展?一方面,工作坊主持人通過聘請專家指導,依據《長海縣基于學生發展的教與學行為轉變課堂評價標準(試行)》,對教師課堂進行客觀、公正的評選,最終選定了小學10人、初中10人、高中3人為工作坊的正式成員,并確定他們為長海縣典型教師培養對象,同區域內涵發展項目結合起來,設計三年培養工程,全面考查,尋求突破口,幫助提升;另一方面,工作坊成員進行全面的自我反思、學習,找準定位,明確進一步努力的目標,認清發展方向,并對長海縣教師培養的薄弱環節和深層次問題進行剖析,在實踐中深入推進教與學行為方式轉變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引領和推動全縣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為了踐行“理論+現場+互動”培訓模式,工作坊本著先理論、后實踐、再交流的原則,邀請專家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角色與行為藝術”“合作學習”等有關內容進行系統培訓;并通過邀請專家做專題講座、外出觀摩學習、課堂教學展示研討等活動,把理性和感性認知聚焦于課堂教學,深化了教學理念,提升了教師素養,使教師自覺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作為教學的基本航向,積極改善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是組織教師開展以課例為基調的交流活動,對課堂中教與學的問題進行再認識。二是組織專家親臨課堂,進行課堂評價、指導,發現并矯正影響課堂效益提升的教學行為。三是集中反思,組織教師依照課堂實踐和理論學習,反思教學的不足。教師通過聽、看、思、悟等方式,開拓思路,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二、廣泛閱讀,群策群力
為解決縣域交通不便、成員集中難的問題,工作坊以島為單位,成立了4個學習共同體。學習共同體由組長組織成員制訂每學期的學習計劃,各共同體之間定期進行交流和分享,組成了手挽手、肩并肩昂首穩步向前的團隊。工作坊主持人以督導、考核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計劃落實情況,對各組的優質內容以“教研求實大講堂”形式進行直播,宣傳推廣。結合《關于長海縣中小學典型教師“暢讀經典”的活動方案》的要求,工作坊根據各組的實際情況,制訂閱讀學習提升計劃,嚴格按照計劃開展活動;并在長海教育網上開辟了“典型教師專欄”,介紹教師成長過程中的經驗;還在《長海教育》雜志上開辟“典型·悅讀”欄目,專門發表典型教師的讀書體會與反思。典型教師的視野越來越開闊,思維越來越靈活。工作坊以王敏勤“和諧教學法”與冷冉“情·知”教學為理論依據,進行課堂打磨,在全縣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引領輻射作用,定期在校內、校際間送訓送教,得到了一致認可和好評;工作坊成員在省、市級教學大賽或展示交流活動中榮獲佳績。校本研修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工作坊成員們在各自學校每學期至少主持2次校本研修活動,帶領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在全校乃至縣域研修活動中行在前、走在先。
三、課題牽動,深入研究
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最有效的途徑。針對“長海縣中小學卓越教師培養”項目,工作坊申報了“課堂教與學行為方式轉變下的區域卓越教師培養策略研究”市級課題,所有成員都作為課題參與者承擔相應的任務,基于目前學生學習方法、課堂教學質量、縣域教師隊伍等各層面問題,開展深度研究,成員邊研究邊反思邊成長,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課題組的“立足區域 追求卓越——長海縣中小學卓越教師培養工程”培訓案例在大連市“十三五”區域優秀培訓案例評選中獲二等獎,并在大連教育學院組織的“新時代區域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審視與思考”主題論壇中做現場發言。
四、搭建平臺,形成風格
課堂是教師發揮作用的主陣地,工作坊為了提升成員的專業能力,多方聯系適合區域教師發展的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網起來”等不同方式,邀請名師、專家、名校長做專題培訓。同名優學校建立對口關系,定期到對口學校跟崗培訓。多方了解成員的成長需求,由工作坊負責聯系適合區域教師發展的培訓。
工作坊組織教師參加各種競賽、展示活動,讓成員不斷得到鍛煉。如:組織成員參加了全國“‘和諧杯我的模式我的課”說課比賽、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年會成果展示、尋找中國好課堂等活動。通過縣域內的“教研求實大講堂”這一平臺,工作坊給成員搭建展示自己特色的舞臺,讓成員不斷梳理和打磨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并將其撰寫成文章,匯集成《典型·風格——長海縣中小學典型教師教學風格梳理》一書。我們按照“典型教師”到“卓越教師”再到“區域名師”的不同階段,給工作坊成員設定進階目標,助其以典型教師為起點,經過工作坊的培養和個人不斷努力,成長為卓越教師,最終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名師。
合適的策略方法是實現工作目標、完成工作任務的基本保障。幾年來,李斌卓越教師發展工作坊本著提升課堂質量必須提升教師素質這一思想,直面制約長海縣教師隊伍建設的瓶頸問題,堅持規劃優先,按照“整體規劃、均衡布局、科學安排”的工作思路,以“長海縣中小學卓越教師培養”項目為突破口,強化縣域名師隊伍建設,在充分發揮這支隊伍的示范引領作用的基礎上,帶動縣域教師隊伍質量的整體提升,從而促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遼寧省長海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