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煒寧
家門口有沒有優質中小學?孩子初中畢業后能不能上普高?上了職高能順利升本科嗎?畢業后就業路子寬不寬?……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千萬家庭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日益強烈,教育公平成為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教育作為社會民生的重要領域,在寧波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中,起著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實施‘甬有優學’行動,就是要推動資源配置動態均衡,推動質量水平全域共進,推動治理能力融合創新,推動教育機會公平均等,推動服務發展精準有力。”寧波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建國表示。“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打造高標準育人方式,加快構建以系統內大循環為主體,服務社會、經濟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讓每個學生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基礎教育優質發展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鄉差異逐步縮小。然而教育資源城鄉分布仍不均衡,城鄉學校的師資、教學水平等仍存在差異。怎樣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實現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寧波正在探索一條“城市學校+農村學校”“強校+弱校”的集團化辦學途徑,快速拓展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半徑,目前已初顯成效。
為帶動西片工貿學校齊步前進,海曙區探索城鄉學校在管理、辦學、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等方面的共同發展路徑,成立義務教育段五大教育集團,涵蓋9個鎮鄉(街道)的18所學校,通過選派農村學校的教師進城學習提升,把城區學校優秀教師派下鄉“傳幫帶”,讓教育資源在集團內部共享。
鄞州區構建“名校+新校”“名校+一般校”“城區校+農村校”“中心校+農村校”等多種模式,通過擴容、新增形成59個教育集團,義務教育優質品牌集團化覆蓋率超過50%。此外,鄞州區教育局還專門出臺政策,對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單位在教師編制、崗位設置、專項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每年至少安排480萬元,推動其發展。
集團化辦學收到了1+1>2的效果,不但擴大了優質資源輻射半徑,還推動了各成員學校“和而不同”的多樣化發展。
職教體系富有特色
2021年5月19日,寧波第二技師學院和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簽約儀式,攜手開啟“高職+技師”六年一貫制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打破了高職教育與技工教育的藩籬,實現兩者的疊加效應。
“堅持職普大體相當是黨和政府對職業教育發展的一貫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國家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市教育局職教處相關負責人說。近些年,國家、省、市著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應用技術型高校發展,職高生擁有了多種升學途徑。寧波教育部門一直在努力,積極拓展職高生升學渠道,使中高本銜接面不斷擴大。全市通過各種途徑輸送到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比例接近60%,高于全國近30個百分點。2021年,寧波共有2/3的中職生升學,考取本科的中職畢業生占全省中職本科計劃數的1/4。今后,技能型人才培養通道和普職學生相互轉學通道還將更加暢通。
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是寧波職業教育的重要使命。職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寧波將積極推進校地共建,把學校辦在產業園區,聚焦產業建設,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打造寧波本土“大國工匠”。
高等教育逐夢一流
2021年6月29日,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掛牌落戶寧波大學,實現了寧波市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這對推動寧波大學實現建設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年10月20日,諾丁漢大學卓越燈塔計劃(寧波)創新研究院首批10支科研團隊入駐寧波,標志著此研究院科研創新發展邁入新的階段。諾丁漢大學卓越燈塔計劃(寧波)創新研究院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結合寧波產業優勢,有望成為推動寧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這些新現象,讓我們看到寧波高等教育“沖一流、強特色”的希望。“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做好持續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促進強校強院合作、提升服務能力、深化產教融合等工作,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市教育局高等教育處相關負責人說。■
jscpu202203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