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安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對民生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必將推動民生高水平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寧波推動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設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形成階段性標志性成果,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居全省前列。圍繞《行動計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寧波將著力打造七張“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金名片。這七張金名片的打造,必將為寧波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強大的支撐力。
打造“浙里甬有”民生金名片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題中之義。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寧波必須在民生領域關注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高水平公共服務上爭做示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寧波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奮力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2018年寧波GDP突破萬億,2021年預計超過1.4萬億元。近年來,寧波市以數字化和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實施“十百千萬”產業創新行動,培育“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不斷開創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經濟發展的目的是人,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人,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年征程,也是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奮斗歷程。“浙里甬有”民生品牌精準識別寧波民生建設領域的難點痛點堵點,描繪了共同富裕先行市的民生圖景。
共同富裕是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都富裕。打造“浙里甬有”民生金名片的意義不僅體現在實現人民群眾的物質富裕上,更為精神富足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甬有善育”從生育友好、“甬有優學”從人民滿意的教育、“甬有健康”從健康寧波、“甬有頤養”從基本養老服務、“甬有安居”從住房安居、“甬有保障”從政府兜底、“甬有溫暖”從城市慈善文明,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實現民生領域以及公共服務的全覆蓋。七張“浙里甬有”民生金名片打出了民生“組合拳”,體現了寧波民生為重的施政所向,標志著寧波民生建設朝更高層次邁進。

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可為共同富裕提供厚實的物質基礎。高水平民生可以減少群眾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支出,增加群眾的收入,刺激和提升群眾消費水平,從而拉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可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群眾道德素養,有效消解社會焦慮,培育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打造“浙里甬有”民生金名片是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探新路作貢獻。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浙江共同富裕之路全面擘畫藍圖。寧波要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探新路作貢獻,必須在民生建設領域發揮好先行市的作用,在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下,打造好“浙里甬有”民生金名片,進一步增強共同富裕的群眾認同。
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深化認識。越是經濟發展困難,越要關注和解決民生問題,科學理解黨政機關堅持過緊日子和群眾持續過好日子的辯證關系。要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在率先形成以發展型政策為根本、以兜底救助型政策為保障的共同富裕政策框架中探索新路,在完善解決民生難點痛點堵點的長效機制和建立滿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精準服務體系上勇于創新。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重點、引導預期,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打造七張“浙里甬有”民生金名片。
其次,要在共建共享中打造“浙里甬有”民生金名片。共建是基礎,共享是目的。“浙里甬有”民生金名片的打造要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市場和社會的作用,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相結合,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民生相關領域,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最后,要在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創造寧波群眾高品質生活。民生底色彰顯高質量發展成色,堅定不移地增進民生福祉,意味著民生改善必須朝著更好的目標持續前進。寧波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探新路作貢獻,就必須以民生突出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數字化和整體智治改革優勢,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久久為功的韌勁,朝著“甬有善育”“甬有優學”“甬有健康”“甬有頤養”“甬有安居”“甬有保障”“甬有溫暖”的美好生活圖景堅定邁進,以實干書寫新時代寧波硬核民生答卷。■
jscpu202203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