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娜 王凌虹
抓整治 農村環境換新裝
福民村囿于地理位置較為偏遠,之前一直沒有什么大發展。2016年,區劃和規劃調整后,這個千人不到的村莊開始了嬗變之旅。
2017年,寧波市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村書記的蔡祖群抓住機會,帶領班子成員與村民一起制定美麗鄉村改造規劃。“我們雖然起步晚,但有后發優勢,希望能夠早日實現鄉村振興!”
近年來,在蔡祖群的帶領下,福民村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先后落實道路改造、農污治理、親水步道等15個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萬元。同時,通過回收村內老房子,建成“三多”(多聽、多學、多干)屋、村史廳和議事廳,打造紫薇湖、尋夢亭等“紫薇十景”,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提升。
修繕岙門口路段,是福民村的“攻堅工程清單”項目之一。由于污水管道維修后路面破損嚴重,周邊群眾的出行和生產生活非常不便,村民修路的呼聲很高。面對這一需求,蔡祖群牽頭啟動項目,以問題銷號的形式穩步推進。為了確保修路工程能順利實施,蔡祖群帶著黨員干部白天走訪村民了解情況,夜晚召集附近群眾代表“夜談”對策,大家常常為了某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只有把問題細化了才能各個擊破。為此,蔡祖群聯系街道城建部門繪制了該路段的施工效果圖,通過比對分析一一消除群眾的疑慮,最終制定出符合村情民意的整治方案,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該路段的翻修工作。
在福民村紫微岙的“共享花園”里,石板路、籬笆、小花,透著十足的田園韻味。村民胡女士每天早晚都要來這里走走看看,有時看見花園臟了亂了,她還會主動清理。“我家就在這上面,打開窗戶就能看見這片花園,看見那么漂亮的花,心里歡喜。”她說。
這塊美麗的地方,曾經是無人管理的盲區,不少村民將垃圾堆放在此。村里花了大氣力,才將這處垃圾堆放點改造為“共享花園”。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治理成果,村里先將花園及其周邊劃分成狗灣石前、盤象岙、紫微岙3個“紅色網格”,又將紫微岙“網格”細分成岙門口、中透、紫微3個“微網格”,以黨員為主體建立環境監督志愿隊,每周兩次對花園及周邊環境進行巡查維護。
“球樹上長了蟲,葉子快被這些小蟲子啃光了,而且還有向周邊綠植蔓延的趨勢。”在一次定期巡查中,黨員趙國慶發現花園內種植的球樹長蟲了,于是就在村民議事群里發布了這一消息。
“聯系有關部門來除蟲吧。”“除蟲沒多大效果,會再長,還是移除好。”……微信群里,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提出解決方案。結合大家的意見,村里也很快行動起來,將不適宜在此種植的球樹移除。
“美麗風景是美麗鄉村的底色,因此村里強調人人都是園丁的理念。”蔡祖群介紹。村里以“共享花園”的日常維護和環境清掃為契機,開展“巨美星期天”“潔美8號”活動,發動全體黨員群眾參與村莊潔美工作。
“通過垃圾分類、美麗庭院打造,大家的房子越來越漂亮,周圍的環境當然也不能臟亂差,也要干凈、整潔。”每次清掃家園,村民蔡竹亞都會到場,認真清掃每一處垃圾。像她一樣,自愿成為花園護衛隊志愿者的村民,已有上百人。
日復一日,福民村不斷刷新顏值,與此同時,村道兩側一幢幢小洋樓拔地而起。近年來,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看到村子的變化后,紛紛選擇回村居住。趙旭光就是其中之一。
趙旭光說:“我2017年回來小住了幾天,沒想到家鄉變化這么大,就干脆留下來發展了。”他注冊了“紫楓潭”自釀白酒品牌,打算對自家房子進行改造,開辦農家樂和民宿。“美麗就是村子的本錢,未來這里的發展機會滿滿!”對農家樂和民宿的發展,趙旭光充滿信心。
強基礎 用實干服務民生
農村各項工作量大,管理難度大,而福民村兩委班子只有4個人,人手嚴重不足。為抓出工作實效,蔡祖群認為,必須發揮好村干部、黨員和村民代表的帶頭引領作用,調動村民共同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蔡祖群經常趁假期走訪村民,帶著村班子成員一邊送祝福,一邊聽民需,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服務民生。民情筆記本記滿了村民提出的意見問題。
“再建個停車場”,曾是民情筆記本中呼聲最高的事項。隨著周邊游的興起,旅游高峰期來福民村紫微岙的自駕游車輛一度達到200輛以上。大大小小的外來車輛將村子的主干道擠得滿滿當當。
對此,蔡祖群先后牽頭召開黨員大會、村民議事會等近10次,最終確定“兩步同時走”的方案:一方面整治僵尸車,減少停車壓力;另一方面拓展停車場,增加停車位總量。
方案定下來后,村里組成“紅色微格”,由1到2名黨員骨干擔任“微格長”,挨家挨戶做好政策解釋;對于難啃的骨頭,“微格長”利用親緣、人緣、地緣優勢,協助化解矛盾糾紛,并在建設過程中,動態掌握群眾意見……最終,福民村整合出2000多平方米的空地,打造生態停車場,解決了村民的停車難問題。
“碰上什么事,只要坐下來好好說,都能解決好。聽得多了,溝通得多了,干得多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就強了。”蔡祖群說。
蔡祖群還創新推出“書記夜談”、村務直播等治村方法。在疫情期間,他與黨員干部、村民一起連續作戰10多天,排查人員千余人次,嚴防死守筑牢戰“疫”防線,用這份堅守和執著為村莊保駕護航。同時,為了兼顧在外拼搏就地過年的村民,他開設“烽火直播間”,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聽取在外務工村民的意見,搜集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難題。這個做法得到村民的廣泛認可。
謀發展 因地制宜共致富
在開展環境提升整治工程和村莊建設過程中,蔡祖群還充分利用各類聯盟平臺,導入外部人才、資金、資源,助力福民村整體發展。
他巧借紫薇黨建聯盟平臺,深入推進與寧職院藝術學院、寧波大學潘天壽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的校地共建,圍繞紫薇岙片區打造“青年藝術谷”,積極發展文旅產業。通過舉辦“花開紫薇”青年鄉村藝術節,開展青年歡樂跑、青年藝術展、民謠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建立封思勇工作室和博地影視創作基地,將外部資源引流到鄉村,推動紫薇岙片區全域發展。
為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回歸,蔡祖群積極與企業進行互動,與轄區內的浙江LNG(液化天然氣)結對,引入專業人才為老年人免費提供燃氣檢修服務。2020年4月,福民村在紫薇岙召開了“網上說事”現場會,推廣美麗資源,當日直播在線人數高達2萬余人,吸引了10余名在外優秀青年回鄉發展。另外,福民村還成立“三多”委員工作室,讓政協委員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和自身特長,在旅游規劃發展、農副產品開發、民居民宿建設等方面幫村里出謀劃策。
近10年來,福民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6萬元提升至2.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萬元增至50萬元。村民們都說,村子越來越好,蔡書記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