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清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幼師隊伍建設是幼兒園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本文以公辦幼兒園為視角,圍繞如何對幼師進行規范管理,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加強職業認同,感受到幼兒教育事業的重要價值,提升隊伍綜合素質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公辦幼兒園;教師管理;策略
眾所周知,幼兒園教師是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幼師的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指出幼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加強職業認同,實現專業成長,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公辦幼兒園要對幼兒園教師進行有效管理,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激發工作熱情,促使他們為幼兒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公辦幼兒園實施教師管理的現狀
公辦幼兒園加強教師規范管理至關重要,可以激勵教師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領幼兒的健康成長。目前,公辦幼兒園已經意識到對幼師進行管理的重要性,為教師定期提供培訓,教研、繼續教育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幼師的專業成長。不過公辦幼兒園在辦學主體、管理機制、教育理念等方面與民辦幼兒園有一定差異,加上社會的期望值,促使公辦幼兒園需要制訂一系列嚴格的制度來保障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但是卻忽視了給予教師相對自由的教學空間。他們要完成各種各樣的教育任務,無暇對自己的教育活動進行足夠的反思,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技能提升。
二、公辦幼兒園加強教師規范管理的策略
(一)改革教師績效考核方案,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
公辦幼兒園在當前情況下要改革教師績效考核方案,要與幼師的工作崗位和職責相一致,關鍵是要使幼師了解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存在的不足,進而確定發展目標,不斷改進,爭取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要評估幼師的綜合素質。這部分績效考評內容包括的分點比較多,具體要考察幼師的工作態度、工作情感、價值觀、責任感、團隊合作精神等。還要將教師的評價結果與他們的工資福利、職業生涯、職稱晉升有機結合在一起,激發幼師的工作積極性。
(二)改革幼師培訓制度,提高隊伍的綜合素質
新時期的幼兒教育事業對幼師的工作提出了高要求,這就需要公辦幼兒園為幼師提供足夠的培訓機會。在培訓方法方面,幼兒園要使用合適的培訓方法,比如,案例法、翻轉課堂教學法、問題法等,這些培訓方法符合現代人才的學習需求,可以使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掌握最新的知識與技能,提高幼師主動性和積極性。近年來,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推廣普及,幼兒園對幼師進行培訓時,可以大膽創新,利用新技術建設符合自身實際的培訓方法,講師可以將培訓與互聯網技術有機融合,積極探索“微課堂”“學習平臺”等學習模式。其實,教師也有自我發展需求,幼兒園應該從教師的需求出發,選擇合適的培訓方法。
(三)建立家園合作制度,爭取家長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師承擔的教育任務更加復雜和多元化,如果工作得不到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要對教師進行規范管理,需要使他們的工作得到別人的重視。公辦幼兒園可建立家園合作模式,定期邀請家長進入幼兒園觀察幼師的工作情況,讓幼兒家長能夠全面看待幼師的工作,主動配合幼師,這也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如果幼師感受到人們對自己的尊重,自然會加強職業認同,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為幼兒教育事業發光發熱。
(四)合理調試教師期望,減輕教師個人壓力
公辦幼兒園對幼師提出一定的期望是必然的,關鍵是要減輕幼師的職業壓力,促成他們的職業認同。具體來說,公辦幼兒園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幫助教師合理調試各方面的角色期望,緩解他們的角色壓力。首先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使教師清醒地知道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在合理的范圍內幫助幼師進行“減負”。另一方面還要幫助幼師調試角色期待的內部結構,關注幼師是一個自然人,他們有著自己的角色需求,也要關注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角色需要,要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運用大眾媒體的力量,宣傳教師的光輝形象,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
(五)對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調動教師工作熱情
在工作崗位上,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個人價值。公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相對穩定,這樣一來,幼兒園就應該為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教師梳理發展道路,實現專業成長。公辦幼兒園要成立專門的部門來開展這項工作,要對教師的知識素養、工作技能現狀進行全面調查,使教師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要促使教師定期參加幼兒園的職稱晉升工作。公辦幼兒園還要對教師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工作動向進行分析,為教師提供專業的導師,讓導師為教師發展制定合適的目標方案,鼓勵教師根據目標方案穩步發展,直至成為專家型教師。
(六)對教師提供職業心理咨詢,緩解教師工作壓力
幼師通常承擔著較大的工作量,需要管理幼兒的一日生活,并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所以很多時候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所以公辦幼兒園要創造條件對幼師進行職業心理咨詢。可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鼓勵幼師與心理咨詢師進行交流,釋放內心的負面情緒。心理咨詢師可以對幼師進行分層次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對幼師進行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及早發現有心理障礙的幼師,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幼師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掌握一些心理問題的調適方法,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以更好的面貌投入工作。
總而言之,對幼師進行規范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要考慮到很多細節。在當前條件下,公辦幼兒園通過改革績效考核制度,提供一系列專業的培訓,加強家園合作,對幼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徑,相信能規范幼師隊伍發展,創設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圍,激發幼師的工作熱情,提高公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陳小杰.如何在幼兒園管理工作中體現教師的主體地位[J].讀與寫(教師),2020(4):9.
[2]李俊.幼兒園教師對幼兒歸屬感培養現狀調查報告——以北京市某幼兒園為例[J].教育研究,2020(2).
[3]周起煌,湯廣全.幼兒園教師的角色定位: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視角[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3):47-51.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