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當前,臨床治療隔離肺患兒的方法主要是應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進行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患兒常伴有一系列負面情緒,不利于臨床治療。有醫學研究資料顯示,在治療基礎上加用有效的護理干預,可增強臨床治療有效率,應用圍術期護理,效果顯著。不過,現階段關于該方面的報道較少,現圍繞1例隔離肺患兒胸腔鏡下肺葉切除圍術期護理展開探究。
關鍵詞:隔離肺;胸腔鏡下;肺葉切除;圍術期護理
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是現階段臨床醫師治療隔離肺患兒的重要方法,醫師通過借助胸腔鏡引導,實施手術,可有效提高手術質量,而且,出血少、切口小、損傷輕、并發癥少[1]。不過,由于患兒年紀較小,極易產生一系列不良心理,進而影響手術療效。所以,加用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緩解患兒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療安全性,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2]?,F對隔離肺患兒胸腔鏡下肺葉切除圍術期護理進行探究,希望改善患兒心理狀態,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水平,內容如下。
1、病歷資料
患者,劉鑠,男性,10歲,因患隔離肺于2021年10月入院并應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
查體:術前查血,對患兒進行胸部X線檢查、CT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鑒別診斷:右肺下葉隔離肺癥(來自腹主動脈)。
病情觀察:①應用纖支鏡檢查,發現感染灶與支氣管沒有顯著相通;②手術中沒有明顯出血現象;③手術后沒有發生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且無大出血、感染、氣胸等并發癥,恢復良好。
2、護理措施
①術前護理:手術前,需要控制肺部感染情況。對患兒應用抗生素(萬古霉素)、祛痰藥物(氨溴索)、超聲霧化吸入(布地奈德、乙酰半胱胺酸)。②術前指導:為患兒及其家屬介紹手術方式,做好術前準備及腸道準備,指導患兒學習肺功能鍛煉方法,包括: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氣球、腹式-縮唇呼吸等,告知患兒術前8h禁食,2h禁飲,并準備好舒適衣物等。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依據患兒的心理特點,應用有效的方式,為患兒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式。④術后護理:密切關注患兒體征變化情況,監測患兒心率、體溫、呼吸、血壓。⑤鎮痛護理:依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鎮痛方式及鎮痛藥物,包括:多模式超前鎮痛、舒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PCIA,同時,為患兒營造舒適的環境,促使其獲得充分休息。消除導致疼痛的因素,盡量減少刺激。⑥胸腔閉式引流護理:護理人員需妥善固定導管,確保引流通暢;嚴格無菌操作,維持管道密閉,預防逆行感染;嚴密關注引流液的流量、顏色、性狀;及時拔管。⑦氣道管理:護理人員需在手術后,鼓勵患兒進行有效咳嗽,在進行吸氣時,放松兩手,在咳嗽時按壓胸部,以減少胸部的震動幅度,減輕患兒的疼痛感。同時,護理人員可以協助患兒用手對咽部血管進行按壓刺激,進而促使幼兒形成反射性咳嗽,促進痰液咳出。如果患兒的痰液不易咳出,護理人員可對其進行霧化吸入,一天3次,一次15-20分鐘。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告知患兒及其家屬需積極開展肺康復訓練,以早期恢復肺功能。肺康復訓練方法:上肢運動:無負重舉臂、負重舉臂,其中,患側手臂負重設置為250g,健側手臂負重設置為500g,舉臂的同時要與呼吸協調,一次需維持15分鐘;(下肢運動:無負重抬腿、上下樓梯。其中,上下樓梯主要指患者從手扶樓梯或者是在他人的攙扶下,上下臺階,一次2min,循序漸進,漸漸延長致15min,最后以獨立上下樓梯為目的;呼吸肌訓練:護理人員協助患兒選擇舒適體位,在其腹部放置250g生理鹽水袋,然后,應用鼻部緩慢的進行深吸氣,促使腹部凸起,并維持10s,然后,縮唇用口緩慢吐氣,開始持續訓練5min,逐漸延長至40min,如果患兒有不舒適的感覺,需立即停止運動并休息。⑧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告知患兒家屬要少量多餐,進食高蛋白、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并為患兒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
3、討論
胸腔鏡手術是現階段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微創技術,隔離肺患兒在胸腔鏡的引導下應用肺葉切除術,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逐漸被患兒及其家屬接受認可。不過,由于患兒及患兒家屬對于手術的認識不足,再加上患兒年紀較小,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性,進而使得患兒在手術前出現一系列不良情緒,影響手術順利、有序的開展。所以,對患兒應用有效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對于提高臨床療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3]。圍術期護理是一種新型的應用于隔離肺患兒進行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的護理模式,該模式通過在手術前對患兒進行心理疏導、指導等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兒及患兒家屬對于手術的認知,改善患兒的負面心理,有利于提高手術成功率[4]。而術后正確有效的護理可增強臨床治療效果,例如:術后做好生命體征監測,注意引流變化情況,可有效預防病情惡化,增強手術療效;術后對患兒進行鎮痛處理,可有效保持患兒呼吸暢通,促進其排痰;術后盡早進行早期運動訓練,可有效降低患兒在手術后發生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現象,有利于加快患兒的恢復速度[5]。
綜上所述,隔離肺患兒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中應用圍術期護理進行干預,具有特別確切的臨床護理效果,可緩解患兒的不良情緒,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水平。因此,圍術期護理在應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患兒的臨床護理中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呂亞軍, 黃艷紅, 張久榮. 合并癥負擔對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并發癥的影響:一項傾向性評分匹配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 2020, 23(20):6.
[2]邱志宏, 陳艱, 陳立如,等. 劍突下與雙側胸入路電視胸腔鏡胸腺擴大切除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比較[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20, 20(1):5.
[3]張洪江, 潘維敏, 張林,等. 喉罩全麻和氣管插管全麻在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的臨床對照研究[J]. 實用醫學雜志, 2017, 33(3):455-458.
[4]郭紅麗. 護理風險預警機制對重癥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作用[J]. 中國現代醫生, 2018,20(2):142-144.
[5]劉珍.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現代養生, 2017,40(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