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偉

摘要:目的:分析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有效護理措施。方法:擇我院重癥監護室收治的合并睡眠障礙患者80例,對睡眠障礙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隨機法分為對照、觀察組各40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聯合綜合護理,分析護理效果。結果:本次研究中患睡眠障礙影響因素主要為經濟壓力、療效不理想以及心理因素。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較低(P<0.05)。結論: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有利于睡眠質量的提高,值得研究。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睡眠質量;影響因素;護理體會
睡眠障礙是指被感知到或實際存在的夜間失眠的改變以及隨之而來的白天損傷。重癥監護室收住的往往是病情較為復雜且變化快的患者,患者往往因多種因素造成干擾,出現睡眠結構紊亂、入睡困難等狀況,對患者各系統生理功能造成影響,因此在患者治療期間輔以護理干預尤為重要[1]。本文重在分析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影響因素,并提出有效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間在我院重癥監護室收治的合并睡眠障礙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法均分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0~70歲,平均(60.00±1.20)歲;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0~70歲,平均(60.00±1.25)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甚微(P>0.05),可比較。
1.2 方法
1.2.1影響因素調查方法
實施護理前,護理人員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估,借助本院自制失眠障礙原因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發生睡眠障礙的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填寫結束后分類整理并統計。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遵醫囑給予疾病護理,加強病情監測,盡量避開患者休息時間進行護理操作,在護理過程中放慢腳步,減少病房噪聲。
觀察組:以對照組護理為基礎,聯合綜合護理。內容見下:
(1)護理操作技能培訓:由主治醫師、護士長對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培訓結束后進行技能考核,通過后方可為患者實施護理。護士長負責督促護理人員嚴格落實護理內容,實施獎懲制度,建立護理人員責任心以及工作積極性。
(2)環境護理:①病房應保持干凈、衛生,安排專人負責拉窗簾、開關燈,定期開窗通風,調節室內溫濕度,分別維持在22-24℃、55%-60%,將電子設備音量調至最低。②護理人員需充分認識到可能造成噪音的相關因素,例如夜間交班時放低聲音,在執行護理操作時,做到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將噪音降到最低,依據患者病情合理安排床位,床位之間采用布簾分隔遮擋,減輕患者相互間影響。③調整室內光線,避免強光刺激,必要時為其提供耳塞和眼罩,合理安排治療護理,在執行治療護理措施時盡量減少對患者的睡眠干擾。④夜間實施護理操作應集中進行,合理穿插于患者自然醒絕時進行,減少打擾患者的次數。
(3)疼痛護理: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詢問、評估以及治療疼痛,在病情明確的情況下,需對疾病引起的疼痛進行及時止痛以及對癥處理;若因手術后被動體位引起的不適,為患者進行適當按摩。將儀器上的各種導線進行整理,減少活動限制。對帶有多種管道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導管進行妥善固定,避免患者翻身時在成牽拉,引發不適。對入睡困難的患者,可以采取肌肉松弛、按摩以及音樂放松療法誘導失眠。
(4)心理護理:由于疾病不適,經濟原因等因素影響,患者極易出現負性情緒,會引發或加重睡眠障礙。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期間需密切關注護著情緒變化情況,對患者進行耐心指導、溝通,通過暗示法以及注意力轉移等方法宣泄情緒,爭取家屬、朋友以及社會支持,增強患者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1)統計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影響因素調查結果。
(2)采用PSQI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睡眠質量進行評分,評分范圍為0-21分,得分越高,患者睡眠障礙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 ±s)、計數資料行t檢驗、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影響因素調查結果
本次研究共調查80例患者,回收80份,經統計發現本次研究中患睡眠障礙影響因素主要為經濟壓力、療效不理想以及心理因素。見表1。
2.2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睡眠質量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評分較低(P<0.05)。見表2。
3 討論
重癥監護室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危急、變化快的特點,患者往往因疾病不適、經濟壓力等因素出現睡眠障礙,阻礙疾病康復,同時增加了并發癥的發生風險[2]。睡眠障礙是因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例如昂貴的醫藥費,患者出現經濟壓力、心理負擔,因疾病不適、陌生的病房環境等,出現焦慮、煩躁等情緒,促使患者睡眠質量低下。
綜合護理是一種科學、規范、系統的新型護理模式,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促使護理人員認識到睡眠障礙對患者的危害,熟知各項護理技術以及理論知識,明確自身職責以及權益,通過規范性護理操作,重視以及尊重患者,可促使患者感受到關懷,消除孤獨感。環境護理可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給予按摩、音樂療法等,可促使患者放松身心,避開患者休息時間實施護理操作,減少器械雜音可顯著提高睡眠質量。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直面疾病,學會宣泄,掌握自我情緒管理要點,減輕心理負擔。
綜上:重癥監護室患者極易因多種因素發生睡眠障礙,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規避常規護理模式弊端,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提高睡眠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以及應用。
參考文獻:
[1]翟慧.ICU患者睡眠障礙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9, 6(2):2.
[2]高婷婷.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與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