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潔
摘要:目的:討論且分析安全護理管理在危重新生兒轉運中的應用,為提升危重新生兒存活率和降低病死率提供重要的參考。方法:利用與附近醫院建立彼此信任的協作關系,不斷優化組織管理與轉運制度,根據轉運流程來轉運80例危重新生兒。結果:80例危重新生兒在轉運中死亡率為0.00%,全部轉運成功,沒有發生任何的醫療糾紛和醫療差錯。結果:通過在危重新生兒轉運中合理應用安全護理管理,可以顯著提高其轉運成功幾率。
關鍵詞:危重新生兒;安全護理管理;轉運;應用
我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已經嘗試著開展危重新生兒轉運工作,通過建立轉運系統可以將新生兒的病死率大大減少。我院2003年建立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做好附近每個區縣新生兒轉運和救治工作。并且為了進一步提高危重新生兒的存活率,我院在危重新生兒轉運中科學應用安全護理管理。
1.資料
在80例危重新生兒中男性和女性分別是38例、42例,日齡不足四天,平均兩天。主要是新生兒窒息、缺氧缺血性腦病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許多患兒都不只是一種疾病,比如:早產兒能夠合并顱內出血以及肺透明膜病等等,由于基層醫院的救治設備設施落后而選擇將這些患兒向我院轉運。醫護人員接到基層醫院撥打的電話后立刻出發,到達基層醫院后先將患兒病情趨于穩定,根據轉運流程以及轉運制度進行處理,在整個轉運途中讓患者一直都處于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水平監護中,轉運到我院后馬上規范正確填寫轉運記錄[1]。結果80例危重新生兒轉運到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后,其中有65例患兒病情基本穩定,15例患兒生命體征發生變化,但是都迅速發現,迅速制定有效的搶救處理措施,轉運途中沒有一例患兒死亡,也沒有發生任何的醫療糾紛和醫療差錯,轉運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2.危重新生兒轉運安全護理管理
2.1組織管理
第一,形成完善的危重新生兒急救網絡。主動與各級醫院取得聯系,使他們了解和掌握我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開展的各方面情況,包括新生兒疾病治療范圍以及基礎設施等等,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而且為每個區縣醫院積極提供技術方面的大力支持。第二,轉運人員。主要包括經過專業培訓教育的新生兒科年資較高的醫生、工作經驗超過三年的專職護士和司機,針對轉運人員制定和實施24小時值班制度。醫生應該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可以隨時應付各種突發情況,竭盡全力搶救患兒。其需要掌握很多危重新生兒基本急救技術,比如:氣管插管以及胸腔穿刺排氣與引流等等。護士應該充分掌握每種儀器的操作方法,比如:新生兒暖箱以及微量輸液泵等等[2]。司機應該了解當地地理環境,以防途中由于一些事情而導致最佳搶救時間錯過。第三,設備和藥物。有固定的一輛新生兒轉運車,車中需要配備車載呼吸機以及新生兒轉運暖箱等等。并且只要出車就必須要認真清點放在急救箱中的所有藥品以及物品,以確保搶救儀器正常使用。
2.2轉運制度
第一,轉運對象。有重癥窒息的情況,經過復蘇后還是需要在氣管中加氧氣;懷孕時間不到32周或者新生兒出生體重不到3斤的早產兒,等等。第二,排班。作為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主任和護士長,必須要提前一個星期將轉運值班人員的名單清楚列出來,每個轉運值班人員都必須要堅守自己的崗位,確保在接收到呼叫聲白天五分鐘以內,晚上十分鐘以內馬上出發。第三,登記。編制新生兒轉運出車登記本以及新生兒轉運病情介紹表。由轉運人員以及護士長認真填寫。
2.3轉運流程
通常,危重新生兒的轉運流程有很多,主要包括上車前必須要簽字、發車前認真檢查、轉運中悉心護理、達到轉運目的地前加強聯系、達到目的地后及時交班以及轉運后仔細清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道流程是轉運中悉心護理[3]。首先,必須要保持呼吸道不會受阻。轉運中確保充足通氣的基礎是始終保持暢通的呼吸道。如果患兒有氣管插管的情況,這時必須要使用呼吸氣囊進行人工呼吸,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必須要確保氣管插管位置沒有任何變化,避免過深,甚至氣管脫掉滑出來。其次,保暖。一般來說,新生兒體表面積都很大,血管相當多,而且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如果環境溫度相當低,而缺乏有效的保溫措施,就很有可能導致患兒患上低溫癥。低溫癥除了會導致患兒皮膚又硬又腫,也會使其身體每個重要臟器組織受到不同程度損傷,而且死亡,特別是早產兒,極有可能體溫越來越低。要想防止患兒身體溫度過低,減少新生兒病死率,在轉運過程中必須要將患兒放在暖箱內,讓患兒保持平臥的體位,使用安全帶將其完全固定。
3.討論
我國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已經可以開展新生兒轉運系統,該系統的功能是將危重新生兒向合適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轉運救治,這樣可以顯著減少新生兒的致殘率以及病死率。如果危重新生兒必須要轉診時,很多基層醫院都是讓新生兒家長自己向上一級醫院進行轉診,患兒在轉運途中無法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和精心護理。而新生兒轉運系統的顯著優勢是防止以上情況出現。通過構建完善的急救轉運系統,可以掌握患者實際病情和迅速給予合適的治療,而且能夠將基層醫院的兒科和產科與專科醫院的新生兒重癥病房進行聯系,確保地區內每個危重新生兒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以促使危重新生兒家長對治療充滿信心。
在具體實施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想保證危重新生兒院前護理搶救和轉運成功,往往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擁有完善的新生兒急救設備,二是組建專業的轉運團隊。團隊成員需要掌握院前護理搶救技能,讓藥物治療和急救措施可以立刻實施[4]。通過建立靜脈通道以及開放氣道等等可以使機體內環境始終保持在穩定的狀態,讓患兒脫離危險,進而為實現成功轉運打下堅實基礎。第二,確保綠色通道順暢,這樣在很大程度上為保證新生兒搶救成功創造有利條件。在轉運途中及時聯系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進而將接診的各項準備工作落實到位,讓患者只要到達轉運的醫院后就可以立刻進到暖箱,可以獲得連續高效的搶救治療。這種全方位的、科學化的運作,勢必可以使更多的危重新生兒存活,避免或者降低殘疾和死亡的情況發生。
參考文獻:
[1]王曉琴,吳嬋鳳,潘金鳳,劉宴偉.區域內危重新生兒轉運現狀分析及問題對策[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1,27(16):2625-2628.
[2]呂艷云,宋珍,蔡正菊.新生兒轉運系統在危重新生兒轉運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21,27(12):91-93.
[3]王婉洪.危重新生兒轉運安全護理管理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07):25-27.
[4]張丹靖.危重新生兒轉運安全護理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1,26(0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