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護理小兒急性高熱驚厥中采取綜合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高熱驚厥患兒6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對比效果。結果:觀察組驚厥消失時間、及高熱消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93.94%高于對照組72.73%(P<0.05);觀察組有效率90.91%高于對照組69.70%(P<0.05)。結論:綜合護理應用于小兒急性高熱驚厥中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升療效以及滿意度。
關鍵詞:小兒急性高熱驚厥;滿意度;綜合護理;住院時間
臨床兒科疾病中,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為其中常見病,該病在0~5歲幼兒中發病率較高。臨床研究指出[1],感染是導致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發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呼吸道感染。患兒體溫在被感染后會快速上升,并且因為幼兒的免疫系統較弱,所以某些患兒的體溫在38.9度之后會發生驚厥。臨床研究表示[2],臨床在治療急性高熱驚厥患兒時配合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可使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所以,本研究中對該類患兒實施綜合護理,效果理想,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66例急性高熱驚厥患兒(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隨機分為觀察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齡(3.18±0.57)歲;對照組33例,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齡(3.07±0.49)歲,兩組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綜合護理,包括:①心理護理。因為家屬擔心患兒健康常常出現如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乃至發生大喊大叫的情況,促使護理及治療依從性顯著降低,然而家屬的態度同患兒疾病康復關系密切。并且在面對疾病時,年齡較大的患兒出現恐懼和焦慮心理的情況較多,影響治療。所以,護理人員需加強同家屬和患兒的交流,對其心理狀態積極評估,告訴疾病出現的原因以及預防及處理的有關措施,從而緩解其負面情緒,提升護理及治療信心和依從性。②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將適宜的溫度提供給患兒,保證柔和光線以及安靜的病房環境。并且告訴家屬及患兒多休息,盡量在睡覺時保持側臥位,頭向一側偏,確保呼吸順暢。③高熱護理。護理人員需遵醫囑對高熱患兒采取措施,即藥物或物理降溫。若患兒溫度在39度可對頭部進行降溫;若溫度超過39.5度需全身降溫。物理降溫措施包括在額頭和大血管處流經處分別放置濕毛巾、冰袋,護理人員在利用冰敷時需要對體溫變化密切注意,在溫度低于38度時可停止冰敷。④驚厥護理。護理人員在患兒出現驚厥時需要保證其呼吸道順暢,為其采取側臥位的同時將其口腔異物清除,并在上下齒之間放置包裹紗布的壓舌板;若患兒發生缺氧應馬上吸氧;注意對意識狀態、生命體征等變化觀察。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指標:住院時間、驚厥消失時間、高熱消退時間。
②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③對治療效果的影響:顯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SPSS18.0分析數據,P<0.05統計學成立。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
組間對比(P<0.05)。見表1。
2.2 滿意度
組間對比(P<0.05)。見表2。
2.3 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組間對比(P<0.05)。見表3。
3 討論
在嬰幼兒高發疾病中,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為比較多見的一種,也是引起嬰幼兒急診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兒急性高熱驚厥若在出現后沒有獲得及時且有效的救治極有可能損害其腦部組織,進而對其健康成長產生嚴重影響。所以,對急性高熱驚厥患兒來講,對其實施積極的治療以及護理都是疾病治愈必不可少的措施。
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有效率、住院時間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表示綜合護理在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護理中效果較好,在療效提升的同時縮短病程,家屬對此更加滿意。分析原因:綜合護理為人性化、科學化、系統化的一種干預模式,在臨床護理患者過程中,不但關注其生理狀況,同時也關注其心理狀態,進而從多個方面,如心理、生理等加強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高熱驚厥患兒的護理中可使患兒從心理以及生理等多個方面改善,進而使患兒的驚厥以及高熱癥狀以最少的時間減輕,進而實現顯著提升治療效果的目的[3]。
總而言之,小兒急性高熱驚厥患兒經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使其整體療效顯著提高,同時快速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便于患兒恢復健康,同時也便于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的提高,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吳曉霞. 綜合護理在小兒急性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甘肅科技,2021,37(6):162-164.
[2] 王穎. 綜合護理在小兒急性高熱驚厥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母嬰世界,2021(8):156.
[3] 馬琰. 綜合護理在小兒急性高熱驚厥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健康之友,202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