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婕婷
摘要:目前臨床上常采用靜脈輸液來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治療,能夠起到給藥快速,診斷精確,促進患者身心康復的效果,但是臨床上靜脈輸液滲漏的情況時有發生,對患者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尤其在產科產程過程中靜脈輸液是非常常見的給藥方式,由于產科的患者多、臨床治療風險較大,加上產婦宮縮等方面的疼痛,或者穿刺不規范,增加產婦輸液液體滲漏的幾率,對產婦帶來巨大的傷害,如何降低產婦靜脈輸液滲漏的幾率,是當下醫學界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產科產程;靜脈輸液;液體滲漏;防治措施
引言:產婦在產程期間給予靜脈輸液給藥是最常見的給藥方式,但是由于產婦產程期間的巨大疼痛,導致發生針頭滑落的幾率增加,靜脈輸液液體滲漏的幾率也增加,導致產婦必須進行多次的靜脈穿刺,使產婦在宮縮陣痛的情況下,還需要承受反復靜脈穿刺的痛苦,不僅增加了醫護人員的負擔,也增加了產婦發生靜脈感染的幾率,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產婦出現組織壞死的情況,降低用藥的效果[1]。因此,為了降低產婦產程期間靜脈輸液液體滲漏的幾率,提高用藥效果,本文對當下產婦在產程期間發生靜脈輸液滲漏的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其危害,找出導致靜脈輸液滲漏的原因,并提出避免措施和相應的處理辦法。
一、產科產程中靜脈輸液滲漏的情況
根據醫學研究表明,臨床上70%的患者需要進行靜脈輸液給藥治療,同時發生靜脈輸液滲漏的幾率也時有發生,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體和心理的傷害,如何避免靜脈輸液滲漏的發生是當下醫學界最為關注的問題。產婦在產程過程中由于宮縮陣痛的影響,導致產婦無法配合進行靜脈穿刺,加上隨從人員缺乏相關的護理經驗,導致靜脈輸液針頭滑落、液體滲透的情況經常發生。患者的血管發生穿刺損傷,血管壁內皮被破壞等,都會使得患者發生組織水腫、疼痛,組織壞死、組織出血或黑痂的情況。嚴重影響臨床給藥的效果,也增加了產婦的疼痛。當下醫學界作出了積極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出了頭皮針、PICC靜脈給藥等的有效靜脈輸液途徑,優化輸液的方式,改良輸液針頭,探索更加科學的固定方式,為臨床上避免靜脈輸液滲漏作出了貢獻。
二、產科產程中靜脈輸液滲漏的原因
導致產婦在產程期間發生靜脈輸液滲漏的原因較多,主要從以下幾點展開討論:
2.1 產婦的原因
處于待產期間的產婦是非常痛苦且關鍵的階段,產婦會出現嚴重的宮縮陣痛,導致產婦在疼痛的影響下出現煩躁不安,躁動的情況,非常容易導致產婦的靜脈輸液針頭發生滑落,移位等情況,對產婦的血管造成嚴重的損傷,同時造成液體滲漏;其次,處于待產期間的孕婦常因為身體情況而出現難以進食,身體狀況較差,脫水等情況,產婦的血管的活力就較為遲緩,血管無法充盈,使得護理人員在進行靜脈針頭穿刺的過程中出現穿刺較難,反復穿刺,導致產婦的血管壁被破壞,導致液體發生滲透[2]。
2.2 隨從人員的原因
產婦在待產期間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都較為不穩定,很容易在疼痛和情致影響下出現躁動,哭鬧的情況,家屬或隨從人員是與產婦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員,若隨從人員缺乏護理知識,使得產婦的靜脈針頭發生碰撞、移位等都非常容易造成液體滲漏的發生。
2.3 護理人員的原因
護理人員若缺乏一定的靜脈輸液穿刺技巧和經驗將會增加產婦靜脈輸液滲漏的幾率,護理人員的穿刺技巧和經驗不足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穿刺部位選擇不當。臨床上常見的穿刺部位為患者的手背,但是醫學研究表明患者的橈骨莖和遲骨莖最上緣4cm處以及前臂內側是最有效的穿刺部位,不僅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手背,同時患者發生液體滲漏的幾率也明顯低于手背穿刺;第二,護理人員的穿刺技術水平較低。護理人員穿刺技術較低,常出現穿刺不成功,反復穿刺,導致產婦血管內壁破損,造成液體滲漏和感染的情況發生;第三,穿刺部位的固定方法不正確[3]。固定是保障穿刺部位在輸液過程中不發生移位或滑落的關鍵,而不正確的固定方法,在產婦頻繁活動的情況下,就會導致針頭在碰撞過程中將患者的血管損傷,導致組織出血,液體滲漏的情況出現。
三、避免產科產程中靜脈輸液滲漏的措施以及處理方法
為了避免產婦在產程過程中發生靜脈輸液液體滲漏的情況,可采用以下幾點措施進行有效的預防:
3.1 減輕產婦的痛苦,提高身體素質
首先,護理人員要理解處于待產狀態的產婦的身體和心理異常的情況,采用專業和溫柔的語言來疏導產婦的情緒,減輕其緊張和恐懼的心情,向產婦講解成功的案例,使其了解治療的方法和原理,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4];其次,要合理計劃產婦的飲食,確保產婦充足的食物攝入,保證營養豐富。
3.2 給予隨從人員護理知識和護理技巧的指導
護理人員要引導隨從人員對產婦的身心情況進行了解和理解,指導其采用正確的護理方法來幫助產婦進行治療,對產婦的靜脈輸液穿刺進行觀察,做到及時發現,及早治療。
3.3 護理人員要提高穿刺技巧和處理方法
3.3.1 提高穿刺技巧
護理人員要從以下幾點來提高自身的穿刺技巧:第一,選擇正確的靜脈穿刺部位。要選擇血管粗大,充盈的血管來進行穿刺,同時對于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的患者要選擇血管粗大,血流豐富的血管來進行穿刺,滿足患者的給藥需要。要合理選擇穿刺部位,避免對同一穿刺部位進行反復穿刺;第二,優化穿刺方法。護理人員可采用握手法來對產婦進行靜脈穿刺,護理人員要輕握產婦的手關節處,放松患者的手部,使得患者的手部靜脈得到有效曝光,降低患者手部表面的張力過大的情況,提高穿刺效果;第三,改善固定效果。在穿刺完成后,要根據產婦情況,合理進行膠布的使用,防治因活動而導致針頭滑落或出血的情況。
3.3.2 液體滲漏的處理方法
在發現產婦發生靜脈輸液液體滲漏之后,要立即停止輸液,及時更換輸液部位。同時給予產婦藥物濕敷,采用新鮮蘆薈汁、馬鈴薯、生姜以及新潔爾滅等來對患者進行濕敷,增加藥物的吸收,或進行局部按摩來減輕產婦的組織水腫、疼痛的情況;同時和給予產婦紅外線局部照射來進行消炎治療,或對滲漏部位進行細菌檢測,避免細菌感染的發生。
四、總結語
靜脈輸液肺給藥無疑是當下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高效給藥方式,但是臨床發生靜脈輸液滲漏的情況的發生率也較高,在產婦產程過程中發生靜脈輸液滲漏會導致產婦發生血管破損,造成組織水腫、疼痛、組織出血或壞死,增加感染的幾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的生命健康。因此,通過對產婦和隨從人員的心理疏導,護理知識和技巧的指導,提高護理人員的穿刺水平能夠有效降低產婦靜脈輸液滲漏情況發生的幾率,提高產婦用藥的效果,減輕產婦的痛苦。
參考文獻:
[1] 黎佩釗.在產科無痛分娩中采用微量催產素靜脈滴注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23):128-130.
[2] 周麗娜.催產素在無痛分娩中應用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