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
摘要:當前青少年肥胖率逐年攀升,在肥胖作用之下會誘發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基礎疾病的產生,并且肥胖與當前社會的審美需求不相符,給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不利于生理及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為了解決青少年肥胖問題,倡導采用運動的方式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以便能夠將身體中的脂肪控制在標準范圍內,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肥胖青少年;科學減肥;控制飲食;有氧運動;飲食習慣
前言:當前肥胖已經對我國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需采取科學減肥措施,以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為出發點,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完善的減肥對策。在科學減肥中合理膳食尤為重要,在不影響正常生長發展的前提之下,將遏制體重增長作為目標,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體內脂代謝水平。
一、青少年肥胖類型及原因
1 遺傳性肥胖
遺傳因素是影響肥胖產生的主要原因,若家族存在肥胖人群,那么子女發生肥胖的幾率就會增高。有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剛剛出生的嬰兒體重直接關系到進入到青少年時期的體重。
2 繼發性肥胖
繼發性肥胖的出現是因為身體中的新陳代謝出現紊亂所致,一些內分泌代謝紊亂者,出現肥胖的幾率越高。同時還有一些青少年肥胖的產生與胰島素分泌量多、腎上腺功能亢進等影響所致。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若服用了過量的激素藥物,也會有較高的肥胖發生幾率。
3 單純性肥胖
單純性肥胖作為青少年肥胖中發病率較高的類型,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是因為現在的生活水平條件好,造成營養過剩運動量太少引起的。在青少年時期身體發育速度較快,為了能夠滿足機體的生長發育需求,可采用做運動的方式來實現。并且肥胖青少年相較于體重正常的青少年,在食物攝取上熱量類的食物進食量更高,由于食物中的熱量較高,從而導致脂肪在身體中大量堆積,從而出現肥胖癥狀[1]。
二、肥胖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對心理的影響
肥胖會給青少年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基于社會上審美觀的原因,引起青少年心理自卑,缺少自信,內心孤獨,對于集體活動不愿參加,不愛社交,導致社交能力差,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嚴重者還會引起精神障礙等異常。
(1)對身體的影響
青少年若出現肥胖,會加重骨骼和肌肉的壓力,造成活動步協調,容易受傷,大多數肥胖青少年中,由于機體的新陳代謝出現明顯的異常情況,使代謝物堆積無法排出,從而對其正常的發育成長造成了阻礙。此外肥胖也會給心肺帶來壓力,而容易引發呼吸困難和心臟過早衰竭,還可能引發糖尿病,血壓升高和其他疾病。
(2)對未來發展的影響
現如今,社會中的各個崗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也有了較高的標準,例如航空服務人員、鐵路服務人員對體能有一定的要求,若青少年出現肥胖癥狀,將會對未來擇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以上要求不存在輕視和歧視,是社會整體大環境導致的,從就業崗位來說,肥胖的青少年在未來競爭中不存在太大的優勢。
三、肥胖青少年科學減肥措施
(一)合理控制飲食
合理對飲食進行控制的最根本目的是對熱量攝入進行控制,相較于原來的飲食需要將熱量控制在85%,并指導青少年做有氧運動,確保其在無饑餓狀態下達到熱量負平衡,將每個月的體重下降度控制在2-3kg。6-15歲,攝入的總熱量不可少于日需量的80%。16-20歲,攝入的總熱量不可少于日需量的70%,以避免對正常的生長發育造成極大的影響。需要對青少年及家長“減肥不能吃肉”這一錯誤認知進行糾正,以便能夠攝入足量的肉類,以此來攝入多不飽和脂肪酸、優良蛋白質、鈣、卵磷脂、鐵和鈣等營養素,滿足機體生長發育需要。例如,可進食一些馬肉、瘦豬肉、禽肉、兔肉。若青少年喜歡甜飲料,可使用豆漿和牛奶替代。進食鯽魚、鰱魚和鯉魚等魚類。進食面包和雞蛋,以此來替代熱量高的甜點類早餐。在蔬菜上可選擇苦瓜、冬瓜、油菜、小白菜、芹菜等,以此來完成對纖維素的補充。對青少年的不良飲食習慣進行轉變,在飯前可喝湯,以此來增強飽腹感[2]。
(二)開展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類型包括慢跑、步行、游泳等,需每周參與5次有氧運動,每次的快走時間控制在50min,確保每周的減重量控制在0.4-0.5kg。青少年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有氧運動方式,例如,慢跑運動需要在車輛少、空氣清新及平坦的地面處進行。對于一些重度肥胖青少年,由于本身的身體負荷較重,在做有氧運動時可堅持跑-走-跑交替運動方式,并逐漸過渡到慢跑運動。快走運動可隨時隨地進行運動,運動時間及運動速度容易控制。在初期運動期間,可采用快-慢走交替運動方式,并不斷對快走時間給予延長,使運動負荷量得以增加。游泳運動,有助于加速熱量的消耗和脂肪的分解,可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泳姿[3]。
(三)改變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
為了能夠控制青少年的體重,改變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尤為重要,將每日玩游戲、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2h。不可躺著看電視和看書。晚餐不要吃的過飽。在學習期間,每學習50min,便要起身活動10min。每日的運動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每日做半個小時的家務,日常生活自理。要求青少年應堅持定時定量進食原則,在用餐時應集中注意力,并確保情緒的穩定,防止遭受到不良環境的刺激。在進食時應細嚼慢咽,在吃飯時需要將自己應該吃的食物放入到餐盤中,其余的食物不吃,在會餐時需遠離誘人的食物。在飯前若出現饑餓感,可選擇吃一些蘿卜,不可進食蛋糕和點心等食物[4]。
結論:肥胖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倡導采用運動減肥方式,合理攝入能量,摒棄錯誤的減肥理念,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參與到有氧運動中去,糾正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養成規范化的減肥方式,以此來取得良好的減肥效果,提升青少年的未來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譚思潔.科學的理念指導肥胖青少年運動減肥[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01):234-235+238.
[2]周文龍,郭良志.“健康中國”背景下青少年健康減肥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01):63-64.
[3]季成葉.肥胖青少年科學減肥策略和綜合措施[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4(02):14-16.
[4]孫緒貴,閻智力,殷榮賓.對單純性肥胖大學生健身運動處方的考量[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8,1(6):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