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潔

摘要:目的:探究前置胎盤患者予以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以及對SDS和SAS評分的影響。方法:篩選2020年2月-2021年5月期間在我院診治前置胎盤的患者91例開展此次研究,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探究組46例,對照組予以基礎護理干預,探究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率與心理評分。結果:數據分析:探究組患者臨床護理效率與對照組比較高,心理情緒SAS與SDS評分探究組小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用于前置胎盤患者臨床護理中,可以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緒,臨床護理價值較高,值得予以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前置胎盤;SDS;SAS
前置胎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妊娠并發癥,多發生在妊娠28周以后,其可誘發產婦出血,對孕婦與胎兒產生影響,因此對產婦造成的心理壓力較大,患者易出現恐懼、無助、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每位患者性格與所處環境差異,具體影響患者的因素不同,因此患者的具體狀況不同。人性化護理能夠以人為中心,針對患者的狀況進行心理干預,在實際臨床中的應用效果較好[1]。本次研究選取我院91例患者,研究前置胎盤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內容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共91例前置胎盤患者開展本次研究,選用信封隨機抽取方式予以分組,探究組46例,年齡低值為20歲,高值為39歲,平均值為(30.4±2.1)歲;對照組45例,年齡低值為19歲,高值為40歲,平均值為(29.5±2.0)歲,兩組年齡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院方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開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義。
選取標準:選取B超檢查確診為前置胎盤的患者;選取對研究內容知情且自愿參加的患者;排除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探究組予以人性化護理干預,內容包括:(1)術前:在進行手術治療前開展健康指導,對前置胎盤相關的健康知識進行說明,簡單表述手術治療過程,告知手術存在的相關風險以及院內對這一病癥的治療狀況,表述手術治療后需要進行的護理以及所需要的準備的東西;(2)術中:手術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配合手術醫生開展相應的治療,同時注意觀察與記錄患者的生命指標變化,對出現異常狀況的患者護理人員需及時告知手術醫生,促使手術順利完成;(3)術后:手術治療后對患者的疼痛狀況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飲食喜好以及習慣,指導患者增加鐵劑含量高、熱量高和蛋白高的食物,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同時注意飲食禁忌,忌生冷辛辣以及油膩飲食,適當增加飲水量[2]。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臨床護理效果和心理狀況,護理效果分為有效、一般以及無效,心理狀況采用SAS和SDS量表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用軟件SPSS26.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n(%)行X檢驗;計量資料( )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檢測標準。
2 結果
2.1探究組與對照組護理效果的比較
探究組患者護理有效率大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探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心理情緒的比較
探究組患者SAS與SDS量表評分均顯著小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前置胎盤對產婦與胎兒的健康威脅均較大,大部分患者在了解病癥后會出現焦慮和抑郁情緒等負面情緒,常規護理干預方式相對比較籠統,對具體影響因素分析較少,護理針對性相對較低,不能有效達到人性化護理目標[3]。
此次研究結果為:人性化護理用于前置胎盤患者中,既能良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還能提高整體護理效率,有顯著的護理應用價值,分析為人性化護理方式在術前、術中和術后均能夠依據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護理干預,且在進行護理干預前能夠有效分析患者的具體狀況,在實際臨床中能夠良好因人而異開展護理干預,可見人性化護理方式在臨床中的應用優勢,可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綜上:前置胎盤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方式,在臨床中可達到提升護理效率,降低心理焦慮和抑郁評分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1]易汝紅.人文關懷護理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34):158-159.
[2]張曉靜,戚亞蘭,張書敏,等.前置胎盤專案管理模式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1,49(12):1487-1491.
[3]崔麗娜.DVT風險因素評估表聯合預防性護理模式對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剖宮產術后下肢DVT風險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21,22(0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