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副娟
摘要:面對當前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個人防護意識及能力、亦或專業能力不足難以勝任崗位工作的情況,本文將從概述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危害性展開,分析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進行繼續醫學教育的意義,進而探討如何良好展開繼續醫學教育,并提出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繼續醫學教育;意義;
客觀來講,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醫院醫療服務、護理工作質量及病人的安全性。在當前醫院消毒供應室工作內容增加、工作要求提高的情況下,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是非常必要的。為了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應正確認識到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圍繞工作人員的實際情況來規劃和展開教育活動,以便逐步提高他們的專業水準。
一、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職業危害因素
(一)工作人員自身因素
消毒供應室在控制醫院感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卻可能給工作人員自身安全帶來一定的危害。所以,需要工作人員注意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專業素養,一方面能夠規范化、標準化地展開本職工作,另一方面能夠加強自我保護,維護自身安全。但部分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薄弱,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落實切實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導致自身安全深受侵害。
(二)生物因素
消毒供應室內需要每日回收大量被病毒或者病菌污染的醫療器械、器具。雖然各科室在具體應用醫療器械的過程中會對其予以消毒處理,但消毒不夠徹底,依舊存在污染源。此種情況下,消毒供應室內的工作人員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很可能感染病毒,使自身安全遭受威脅。
(三)化學因素
消毒供應室內除了回收醫療器械之外,還會接觸到化學消毒劑使用,也就是利用化學消毒劑來處理醫療器械,消除病毒或者細菌,以便再次回收利用醫療器械。那么這就意味著工作人員會每日接觸化學消毒劑,它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在空氣中揮發,被工作人員吸收后,可使他們支氣管受損,長此以往可能誘發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可危害工作人員的眼睛,比如出現模糊、視力減退等現象[1]。
(四)物理因素
消毒供應室是一個噪音污染比較嚴重的科室,工作人員在科室內工作容易遭受物理因素的影響,使自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比如預真空高壓蒸汽滅菌器的應用,雖然能夠有效殺菌、滅菌,凈化醫療器械,但該設備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噪音,超出人體聽覺系統的承受范圍,會使工作人員的聽力受損,同時也會使工作人員的心血管遭受一定程度的損害,容易出現血壓升高的現象。
二、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進行繼續醫學教育的意義
伴隨著我國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消毒供應室的應用需求不斷提高,積極引用先進的設備及化學物品等,滿足消毒需求,但也給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帶來較大的危害。此種情況下展開繼續醫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提高消毒供應室工作的專業性
在我國醫療業務不斷拓展,醫學模式不斷更新的情況下,醫院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這就使得消毒供應室應用需求大大提高,需要拓展消毒供應室的工作內容、提高工作要求,以便專業化、規范化、合理化地展開消毒處理工作,以達到不斷提高的工作目標。而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保證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與工作實際要求相匹配。為此,詳細了解工作人員日常工作實際情況,明確他們存在的不足,積極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即可有針對性地教授他們醫學知識、相關制度內容等,使之能夠正確認識到本職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按照制度要求,規范化、合理化地展開醫療器械消毒處理,即可保證醫療器械使用的安全性,為提高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創造條件[2]。
(二)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上文分析已經充分說明了消毒供應室工作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會給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若不能做好相關的防護工作,那么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將會遭到威脅。為了盡量避免此種情況發生,還要積極地組織消毒供應室內工作人員進行繼續醫學教育,詳細講述化學消毒劑危害、消毒設備的危害等等,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防護意識。按照醫院相關防護制度要求,在每次執行工作之際都要做好自身防護,避免自身安全遭受侵害。
三、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進行繼續醫學教育的措施
(一)明確繼續醫學教育的目標及內容
消毒供應室的服務宗旨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雖然沒有直接護理病人,但卻通過提供安全有效的消毒滅菌工作來為病人該提供優質的服務。為了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良好地展開繼續醫學教育。而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首先應當合理規劃教育目標及內容。也就是明確當前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要求及消毒供應室工作實際情況,尤其是工作人員的表現,進而提出適合的、可行的教育目標,比如 專業知識目標為提高工作人員的基礎理論知識、相關法律法規、與本專業相關的安全知識、防護知識等等;專業技能目標為提高工作人員的基本操作技能、新的專業技能等;職業道德目標為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敬業精神等;人文知識目標為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更新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在此基礎上合理地規劃教育內容,包括預防感染的工作要點,比如特殊感染物品、器械的處理、儀器設備的操作與小樣;應急物理情況的處理;清洗消毒隔離的正確操作方法,比如CSSD各項工作流程、操作及質量控制;個人防護知識等等[3]。
(二)創新繼續醫學教育的方式方法
為了保證圍繞工作人員展開的繼續醫學教育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應當改變以往陳舊、傳統的教育方式方法,以便提高該項教育的有效性,良好地教授和培養工作人員,提高他們的整體水平。為了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可實施分層教育培訓,也就是結合消毒供應室內實際崗位要求,根據入科時間、職稱等情況,確定培訓層次及人數,在此基礎構建分層培訓小組,并且由護士長作為總負責人,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合各個培訓小組的培訓方案,進而展開針對性的、有效性的繼續醫學教育,如此勢必能夠使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在學習、問題分析及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提升自身的整體水平,能夠勝任崗位工作,并且注重個人防護,保護自身安全[4]。
結束語: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醫療行業有很大程度的進步,醫院方面為了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對消毒供應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此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工作人員能夠勝任崗位工作,并且注重個人防護,應當積極展開繼續醫學教育。經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認為真正做到這一點,應根據消毒供應室工作實際情況,尤其是工作人員的表現,制定可行性的教育目標及內容,之后展開分層教育培訓,勢必能夠提高每個工作人員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程俊,李靜,周剛.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職業暴露情況調查及預防措施研究[J]. 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8):201,203.
[2]盧春偉,馮惠芝. 基于崗位勝任力的分層培訓在消毒供應中心人員中的應用及效果[J]. 浙江醫學教育,2020,19(5):25-27.
[3]陳美,萬莉. 消毒供應中心新進人員專科崗位培訓模式構建與評價[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3):430-432.
[4]周輝. 消毒供應中心員工職業素養改進的價值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3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