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信仰共產主義,主張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1925年11月,32歲的毛澤東在填寫《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時這樣寫道。在這簡潔但鏗鏘有力的回答中,毛澤東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崇高理想和遠大志向,一如他當初樹立共產主義信仰時那般堅定不移。
“本人信仰共產主義,主張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1925年11月,32歲的毛澤東在填寫《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時這樣寫道,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
“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
1918年6月,“少年中國學會”由李大釗、王光祈等發起籌建,并于1919年7月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五四時期人數最多、影響最大、分布最廣、時間最長的全國性青年社團。學會以“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為宗旨,以“奮斗、實踐、堅忍、儉樸”為信約,創辦了《少年中國》《少年世界》《星期日周刊》等刊物,積極開展工農互助運動、組織工人運動、參與五四運動等,聚集了毛澤東、惲代英、鄧中夏等一大批意氣風發、憂國憂民的青年才俊。
1920年1月,毛澤東第二次到北京期間,在王光祈、李大釗等人的介紹下加入了“少年中國學會”。2月15日出版的《少年中國》第1卷第8期刊登了相關“入會消息”。原文如下:“本會于去年十二月今年一月共加入會員三人。”此三人就包括毛澤東。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毛澤東閱讀了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考茨基著的《階級斗爭》、柯卡普著的《社會主義史》這三本書,逐步建立起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1936年,毛澤東同美國著名記者斯諾談話時說:“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
一份特殊的調查表
1921年9月29日,正在長沙文化書社的毛澤東接新一屆學會執行部主任楊鐘健來示:“囑補填入會愿書。”當日,他便“照填并粘附小照奉上”,并手書信函一封致“鐘健先生”。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鐘健先生”在“少年中國”的旗幟下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成為了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古脊椎動物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925年11月21日,毛澤東再次就“少年中國學會”事宜致信學會發起人之一黃仲蘇,內件即是前文提到的《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相關問答主要內容如下:
對于目前內憂外患交迫的中國究抱何種主義?
本人信仰共產主義,主張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
入會以后之經歷請簡明告知。
(甲) 學業 ?研究社會科學,現在注重研究中國農民問題。
(乙) 事業 ?教過一年書,做過兩年工人運動,半年農民運動,一年國民黨的組織工作。
毛澤東在《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上填寫:本人信仰共產主義,主張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唯目前的內外壓迫,非一階級之力所能推翻,主張用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左翼合作的國民革命,實行中國國民黨之三民主義,以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買辦、地主階級,實現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左翼的聯合統治,即革命民眾的統治。他在調查表上還寫明:現在注重研究中國農民問題。后來,毛澤東在調查表上填寫的內容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一卷。
在這簡潔但鏗鏘有力的回答中,毛澤東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崇高理想和遠大志向,一如他當初樹立共產主義信仰時那般堅定不移。
在為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中,這份信仰在偉人的心中始終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毛澤東對教育、對當教員的熱衷
毛澤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他并沒有想到會成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領袖。我們可從另一份調查表上看到毛澤東對教育、對當教員的熱衷。
1921年底,已經是共產黨員的毛澤東在補填《少年中國學會會員終身志業調查表》時,在“終身欲研究之學術”欄中鄭重地填寫了“教育學”三個字,在“終身欲從事之事業”欄中填寫了“教育事業”四個字,在“將來終身維持生活之方法”欄中填寫了“教育事業之月薪報酬及文字稿費”。
從這份調查表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從事教育事業不僅目標堅定,而且有著清晰的、具體的實施計劃,這個志愿對毛澤東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他成為一名革命家和黨的領袖后,還曾多次談到自己當教師的志愿。
在1960年一次與朋友的談話中毛澤東說得更為詳細,他說:“我當時沒有錢進大學,我讀的是師范學校,是準備當教員的,我做過小學教員,也做過校長。”
1965年1月,毛澤東與斯諾漫談時也說過,他的職業生涯是從做小學教員開始的,當時他沒有想到打仗,也沒有想到成為共產黨人。但歷史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并將他鑄就成為中華民族的巨人。
這一生,他將一個積貧積弱、一盤散沙百余年之久的舊中國帶進新的發展時期,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他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打敗了形形色色的反動派和侵略者,他始終都行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滿懷崇敬地評價:“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紛然雜陳的各種觀點和路徑中,經過反復比較和鑒別,毛澤東同志毅然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選擇了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毛澤東同志始終都矢志不移、執著追求。”
毛澤東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不僅贏得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和敬仰,而且贏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進步的人們的敬佩。毛澤東的革命實踐和光輝業績已經載入中華民族史冊,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風范將永遠鼓舞我們繼續前進。
(《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