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1日17時,姚某駕車時車輪壓到了路面上的一個礦泉水瓶,礦泉水瓶彈起砸到了倪某開著的車前保險杠,高高彈飛后徑直砸到了黃某駕駛的車前擋風玻璃,造成擋風玻璃碎裂,機蓋受損。
這起礦泉水瓶連環彈飛砸車事故發生后,交警出具了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此事故屬于交通意外,姚某、倪某和黃某均無責任。
黃某郁悶了,大家都沒責任,那么擋風玻璃的損失誰承擔?于是黃某將姚某、倪某及其兩車投保的保險公司訴至法院。
2022年2月15日,法院經開庭審理認為,首先,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無論機動車一方對交通事故的發生是否有過錯,保險公司均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其次,本案系交通意外事故,雙方均無責任,這屬于特殊的責任形式。對于本案原、被告雙方無責任的情形,若保險公司僅在無責任的范圍內承擔100元的賠償責任,則無責任的被保險人卻要承擔大部分損失,難謂公平。
最后,基于法律設定交強險制度系出于強制保險之防損避災和社會保障之功能,兩家保險公司應在責任限額范圍內賠償,即兩家保險公司各自賠償2000元。
那剩下部分如何賠償?
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本案系交通意外事故,雙方均無責任,若由受害人承擔不足部分損失或由無過錯的被告姚某、倪某承擔不足部分損失都顯失公平。鑒于此,根據事故發生的實際情況,認定黃某的損失共計7033元,判決姚某賠償黃某1233元,倪某賠償黃某900元,黃某自己承擔900元。
(《浙江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