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通過微信搖到一條陌生人信息,說是可以讓她“錦鯉附體”,每天手機點一點就能有錢賺,這樣輕松好賺的錢自然讓小蘇心動不已。
小蘇通過好友驗證,“錦鯉大神”開始向她介紹工作任務,只需要小蘇提供收款銀行卡、微信收款二維碼、支付寶收款二維碼,幫助其收款再給指定賬戶匯款,可以給小蘇2%的提成。
一開始小蘇也有過懷疑,會不會是電信詐騙,可是想想自己微信、支付寶、銀行卡余額加在一起也沒多少錢,自然也沒啥可騙的。然而,在為“錦鯉大神”提供轉賬服務期間,小蘇的銀行卡多次因涉嫌犯罪被凍結。可是,隨著提成一天天漸漲,小蘇經不起金錢的誘惑又陸續辦理了多張新的銀行卡,繼續幫助“錦鯉大神”進行信息網絡犯罪,累計獲得3萬余元提成。
此案后經新疆博州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小蘇因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事實犯罪,仍為其提供幫助,該行為涉案金額大、人數多,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日前,小蘇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電信網絡詐騙帶來的巨額利潤,讓更多的犯罪分子鋌而走險,方式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案件也隨之逐步增加。對此,刑法第287條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事實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介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 ?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