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艷文/Quan Yanwen
以黑衣壯干欄民居為題材的水墨文化,通過水墨文化藝術展示了黑衣壯世代傳承、不斷完善改進、極富民族特色與文化含量的典型民居,是展示與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早已超越一般的水墨文化藝術表現形式,成為表征黑衣壯干欄民居的一種重要的藝術形態。黑衣壯干欄民居坐落于大山之中,“世代相傳,是人同過去和自然聯接的紐帶”[1]。對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特色展開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不僅有利于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的展示,同時還對揭示民族地區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及其教育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干欄又被稱之為葛欄,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摩兵布洛陀》中提到因鉆木取火管理不當出現,“拿去屋檐下,掛在廊檐上。城寨著了火,燒甘歌干欄”[2]。在《韓非子·五蠹》中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3]“四竿為柱,上覆茅草,有屋檐,當是最簡陋的干欄。”[4]282這些都是典籍中最早關于原始社會時期干欄的記載。
伴隨時代進步、人類社會不斷的發展,干欄民居也在進行相應的完善,大約在中原王朝的漢代時期,干欄民居就脫離了原始狀態,“粵俗有火災,復起屋必以大,用勝服之”[4]282。需要指出的就是,這時候的干欄民居的構造還是相當簡單的,在《魏書·僚傳》中曾經提到:“僚者,蓋南蠻之別種……種類甚多,散居山谷……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蘭’。干蘭大小,隨其家口之數。”[3]此后在一些地方在這種“依樹積木”基礎之上建成了吊腳干欄,又被稱為吊腳樓。
而后,各朝的相關史書典籍中都有關于干欄民居的明確記載,比如明朝的田汝成在其著述《炎徼紀聞》中就明確記載:“壯人,五嶺以南皆有之,與瑤雜處,風俗略同……居舍,茅緝而不涂,衡板為閣,上以棲止,下畜牛羊豬犬,謂之麻欄。”[4]283又如清朝的黃均宰《金壺七墨》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廣東俍壯居室架木為之,兩層如樓,上以棲人,下棲畜物。”[4]283很顯然,這些都是壯族地區富有民族特色干欄民居的明確記載。
黑衣壯干欄民居,是采用石頭、木材、瓦片等材料所建的具有雙斜面屋頂的民居。黑衣壯干欄民居的設計都是柱架結構,整個民居的支架以柱狀木材,將木柱豎立在石墩上,需要指出的就是,這里的木柱并非長短一致,而是需要依據氣候而定,通常這些木柱都有1米7、1米8左右,有的甚至2米多高,為了防止雨水濺到木柱上影響其使用年限,豎立木柱的石墩也得依據氣候雨量而定其高低。
歷經數千年的傳承發展,建造黑衣壯干欄民居的工序已經相當完備,“干欄的結構為多面山墻的結合體,其建造過程頗為復雜,要經過備料、擇基址、興工、作料、上梁合攏、整修、做磚瓦、落干欄”[4]283。黑衣壯干欄民居總體上來說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主要用來飼養牲畜。由于黑衣壯人所生活的地區石山比較多,為此黑衣壯人就地取材,用石料制造各種形狀的牲口盛器。第二層次主要用于居住人。一般會至少高出地面2米,從第一層到第二層有木制的樓梯,樓梯直通第二層的陽臺,為保障安全,陽臺有木制欄桿。從陽臺向里走,一般可以看到3個門,從中間的正門進入,可以看到被木板隔離的臥室及生火做飯的“廚房”等。第三層次主要用于放雜物。在兩開間的2米以上鋪設橫條即為第三層,通往第三層也需要木梯。
在黑衣壯干欄民居中住所不是隨意分配的,住所的分配是依據長幼而定的。年輕小輩一般是居住在正門左右的小房子,長輩父母一般住在后房,但是正門神臺后面的房子是專供老人居住的,已婚的住在前面的房子,若多子家庭結婚就按照長次順序從左到右依次排開。
黑衣壯干欄民居的形成既與自然環境、地理條件、氣候等有關,同時還與黑衣壯先民的聰明才智緊密相關。“干欄建筑具有離地而居和避猛獸、干燥、通風、防潮濕等特點,適合在炎熱多雨、地面潮濕、瘴氣重和猛獸多的自然條件下居住。”[3]伴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已經用鋼筋水泥土代替原來的木制干欄,將傳統干欄與現代建筑材料有機結合,使干欄建筑變得更加堅固、舒適與美觀。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運用水墨文化藝術詮釋了黑衣壯人的生存智慧。黑衣壯干欄民居的出現是其先民探尋生存智慧的體現。黑衣壯先民生存的山區環境極其惡劣,而干欄民居就建成于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比如《新唐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樓居、梯而上、名曰干欄。”[4]282要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中生存,就必須學會面對氣候炎熱、瘴氣彌漫、地面潮濕、叢林茂密、蛇獸橫行的極其惡劣的生存處境。黑衣壯先民充滿生存智慧。他們順應自然,在自然中遵循規律,在鳥兒樹上筑巢自然現象的啟發之下,進行干欄民居雛形的初步設計。不可否認,最開始的干欄民居的設計相當簡單,然而對于他們所處的惡劣山區環境來說,這種能夠有效抵御惡劣生存環境的干欄民居無疑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早期的干欄民居為黑衣壯先民生存提供了既能夠抵御蟲獸侵害,又能夠抵御惡劣氣候的安全且溫暖的“家”,而干欄民居“家”的出現,不論是對于個體、家族還是族群來說,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美國的阿爾溫·托夫勒明確指出:“在嚴酷苛厲、充滿饑餓和危險的世界里,家,即使有時候不過是一間簡陋的茅舍,也是人們主要的避難所。”[1]其讓黑衣壯先民在惡劣的山區環境中得以生存,而以黑衣壯民居為題材的水墨文化無疑是對黑衣壯先民生存智慧的詮釋。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運用水墨文化藝術展示了黑衣壯人的精神信仰。黑衣壯先民認為萬物有靈,他們堅信對神靈的信奉與敬拜,可以使其得到神靈的庇護。為此,在黑衣壯民居中,從村寨到居室都設有神靈,他們希望在神靈的庇護之下,既可以確保村寨與居所的安寧,又可以確保人丁興旺,過富足的生活。
與我國其他少數民族相同,黑衣壯族也有著對本民族祖先崇拜的傳統,比如有學者曾明確指出:“壯族住宅無論是干欄、平房或者土官的官邸生活區,都嚴格遵循一個規矩,這就是以神龕為中心,火塘輔之。神龕在家中是至高無上的,它居于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顯示出祖先崇拜的莊嚴、家族傳統的威力和男子的至尊。”[5]
不可否認,從今天馬克思唯物主義觀點來看,這種信奉神靈有著消極的迷信色彩,使人民群眾終日沉浸在迷信的氛圍之中。然而,回顧黑衣壯先民艱辛生存的歷史可以發現,正是這種信奉神靈,使得他們不畏極端惡劣的山區環境,利用自然,快樂地生活。另外,對于本民族祖先崇拜是中華民族自古就具有的優良傳統,供奉祭奠祖先的活動,不僅可以用來教育后人,同時也可以用來增強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運用水墨文化藝術體現了黑衣壯人的創新進取。黑衣壯干欄民居不僅是黑衣壯人在繼承本民族干欄民居建設經驗基礎之上的不斷進取完善,同時還是在借鑒各民族民居建筑優點基礎之上的不斷創新。“從原始簡陋的窩棚式巢居逐步向結構合理、緊密穩固、平衡對稱、功能優良的干欄建筑發展;在建筑材料中,因材施用,使得干欄建筑結構日趨豐富多樣、穩固耐用。”[3]
一代代黑衣壯人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積極發揮主動性,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正是這種不斷創新進取,才使得黑衣壯干欄民居得以不斷地完善和改進。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運用水墨文化藝術表達了黑衣壯人的和諧共生。有種關于建筑模式的觀點認為:“建筑和環境具有在‘天’和‘人’之間進行能量轉換和調節的重要作用,因而被古人稱為‘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6]
黑衣壯干欄民居在不斷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在遵循自然、利用自然思想的指導下,對所處的自然環境與可以充分利用的物質系統進行適當的選擇與構建,以實現最大限度地為人類提供服務,以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能夠充分地借鑒吸收優秀外來文化服務本民族,是一個民族與他民族之間和而不同、和諧共生的體現。正是由于黑衣壯人始終具有這種人與自然、民族與民族之間和諧共生的認識,黑衣壯干欄民居才得以不斷完善發展。
在鑄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的今天,黑衣壯干欄民居所蘊含的不畏艱難、創新進取的精神,“蘊含著豐厚的民族文化內涵,體現著其民族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反映了其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共同心理素質”[3],無疑在筑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是通過水墨文化形式詮釋黑衣壯干欄民居的,由于是對黑衣壯干欄民居的一種水墨文化詮釋,為此黑衣壯干欄民居的特色也就決定了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所具有的特色。而黑衣壯干欄民居不僅是一代代黑衣壯人在惡劣山區生存環境中積極探尋適合本民族居住方式的結晶,同時也是一代代黑衣壯人生存智慧的結晶,黑衣壯人是黑衣壯干欄民居的創造者,黑衣壯人的特色決定了黑衣壯干欄民居的特色。而黑衣壯人是典型生存在惡劣山區環境的少數民族,身上具有濃厚的民族性,為此這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民族性。也就是說,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民族性,從根本上來說是由黑衣壯人的民族性所決定的。需要指出的是,這里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民族性是一般意義上的民族性,現實中具體的民族性還需要由水墨文化創作個體的選題視角、表達技巧等綜合藝術素養而定,也就是說,水墨文化創作個體對于現實具體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民族性詮釋具有重要影響。為此,在看到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所蘊含民居性的同時,還應該看到水墨文化創作個體對民族性的詮釋能力。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是運用水墨文化藝術形式展示黑衣壯干欄民居,由于是采用水墨文化藝術形式展示的,為此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具有藝術性。任何藝術都是來源于現實社會,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表征,水墨文化藝術亦是如此,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一種表征。對于具體以黑衣壯干欄民居為題材的水墨文化藝術來說,其是對現實中黑衣壯干欄民居的一種表征。雖然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藝術性,是對現實中黑衣壯干欄民居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然而,由于現實中具體的水墨文化創作個體的繪畫藝術視角、藝術表達方式等藝術綜合素養的差異,為此同樣的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在不同的水墨文化創作個體繪畫創作中會表現出具有差異的藝術性。除了水墨文化創作個體藝術表達的差異外,黑衣壯干欄民居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自身所具有的藝術性,也會對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藝術性具有重要影響。當然黑衣壯干欄民居自身的藝術性是以一種隱形方式存在,其藝術性的體現最終取決于水墨文化創作個體的挖掘利用程度。正是由于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水墨文化藝術表達形式與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都具有藝術性,為此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具有藝術性。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是通過本土的水墨文化藝術方式來表達或者體現本土的黑衣壯干欄民居,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具有本土性。從黑衣壯干欄民居方面來講,黑衣壯干欄民居是一代代黑衣壯人在惡劣的深山老林環境中,與這種惡劣環境積極抗爭過程中形成的,是與黑衣壯先民所生存環境高度適應的民居形式,其建造所選的材料也是就地取材,黑衣壯干欄民居建造環境、建造材料、建造者都是立足于黑衣壯本土的,也就是說,由于黑衣壯干欄民居是土生土長的民居,為此黑衣壯干欄民居具有本土性。從水墨文化方面來講,水墨文化是本土美術史獨特的產物,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彩陶墨繪,歷經各朝各代的完善發展,最終形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本土藝術表達方式,當然這里的典型代表性不僅是指水墨文化產生于本土,還在于水墨文化這種本土藝術表達方式在傳承發展過程中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借鑒吸收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正是因為水墨文化產生于本土且依賴本土文化得以不斷發展,最終形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本土繪畫藝術表達方式,水墨文化自然具有本土性。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是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與水墨文化藝術表達方式二者的有機結合,且二者都具有本土性,為此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具有本土性。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是通過具有創新性的水墨文化來表達具有創新性的黑衣壯干欄民居的,為此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具有創新性。從水墨文化方面來講,作為一種繪畫藝術表達方式水墨,從最初新石器時代出現的彩陶墨繪到今天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本土繪畫藝術表達方式,這是水墨文化不斷發展的體現。任何藝術表達方式都是特定時代的藝術表達方式,時代發展變化決定著藝術表達方式必須發展,對于水墨文化這種表達藝術來說亦是如此,也就是說,水墨文化藝術表達方式不斷發展是由時代發展所決定的,除了由時代發展所決定外,水墨文化藝術表達方式的發展還是一代代水墨文化創作個體在傳承前人經驗基礎上不斷創新決定的,正是這些決定了水墨文化具有創新性。從黑衣壯干欄民居方面來講,從上古時期極其簡陋的干欄民居到今天設計極其復雜的干欄民居的變化,這體現了黑衣壯干欄民居的創新性,而黑衣壯干欄民居的創新性,從根本上來說是由黑衣壯人決定的,一代代黑衣壯人在繼承本民族干欄建筑精華基礎之上,不斷借鑒吸收他民族建筑優點,使得黑衣壯干欄民居不斷發展。由于黑衣壯干欄民居水墨文化是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與水墨文化二者的水乳交融,二者都具有創新性,為此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具有創新性。
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在文化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教育的根在民族文化。”[7]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通過水墨文化藝術方式詮釋了黑衣壯人不畏艱難、創新進取的民族精神,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價值選擇,在民族特色挖掘與傳承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1.民族特色挖掘的教育價值
彼民族之所以能夠與此民族區別開來,是因為彼民族與此民族之間具有差異,而能夠將彼民族與此民族區別開來的差異,就是彼民族或者此民族的特色。民族特色不僅是民族存在的根本,同時也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內容。黑衣壯干欄民居是黑衣壯人世世代代在惡劣山區環境中形成的適合本民族居住的民居形式,黑衣壯干欄民居的選材、設計及建筑形式等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就是運用水墨文化的藝術表達方式來挖掘黑衣壯干欄民居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將黑衣壯干欄民居在選材、設計及建筑形式等方面的民族特色,通過水墨文化的藝術表達方式詮釋出來。通過水墨文化的藝術表達方式挖掘黑衣壯干欄民居的民族特色,給人們提供挖掘民族特色的新視角、新啟迪,對于如何通過藝術表達方式來開展民族特色挖掘具有教育價值。
2.民族特色傳承的教育價值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不僅具有民族特色挖掘的教育價值,同時還具有民族特色傳承的教育價值。而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民族特色傳承的教育價值是以前面提到的民族特色挖掘的教育價值為前提,同時也是民族特色挖掘教育價值的進一步加深。之所以具有民族特色傳承的教育價值,從根本上來講,是由于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所詮釋的黑衣壯干欄民居特色具有傳承的教育價值所決定的,黑衣壯干欄民居特色不僅僅是一代代黑衣壯人民族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黑衣壯人貢獻給中國乃至世界的人類生存智慧,為此具有傳承的教育價值。而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就是通過水墨文化這種藝術表達方式,將黑衣壯干欄民居特色詮釋出來,用藝術圖畫生動地傳承下去,提供了傳承民族特色的新視角,為此具有民族特色傳承的教育價值。
水墨文化屬于美術史的范疇,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屬于美術范疇,為此其具有美術教育方面的價值。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美術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感受美、創造美的教育價值。
1.感受美的教育價值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通過水墨文化藝術表達方式,將黑衣壯干欄民居所蘊藏的物質觀、精神觀、價值觀等完美地展示出來,通過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人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黑衣壯人不畏艱難、積極向上、創新進取的精神,及那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選擇,此外還能夠使得人們對于黑衣壯人的生存智慧具有更為深刻清晰的了解,而通過水墨藝術方式讓人們了解黑衣壯干欄民居蘊藏價值的過程,其實也就是讓人們感受美的過程,蘊藏著感受美的價值。當然除了所選題材具有感受美的教育價值之外,其表達藝術也具有感受美的教育價值,通過追求神似的水墨文化表達方式,匠心獨運地將黑衣壯干欄民居的民族、藝術、本土、發展等特色呈現出來,自然具有感受美的教育價值。
2.創造美的教育價值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通過水墨文化將黑衣壯人創造的干欄民居展示出來,具有創造美的教育價值。黑衣壯干欄民居是黑衣壯先民在極端惡劣的山區環境中深受鳥兒筑巢啟發創造出來的,且經過一代代黑衣壯人在繼承前人建筑精華基礎之上,學習借鑒他民族建筑優點不斷改進完善的。“從原始簡陋的窩棚式巢居逐步向結構合理、緊密穩固、平衡對稱、功能優良的干欄建筑發展。”[3]世世代代黑衣壯人不畏艱難、積極主動探索大自然、發揮創造才能,不斷創新完善的黑衣壯干欄民居是黑衣壯人創造精神的體現。正是由于黑衣壯干欄民居蘊藏創造價值,為此用水墨文化藝術表達方式展示的黑衣壯干欄民居,自然具有創造美的教育價值。
從根本上來講,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是由水墨文化創作個體在繪畫實踐中創造出來藝術作品,由于是人創造出來的,為此也屬于文化的范疇。由于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屬于文化范疇,為此也就具有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教育價值。
1.文化保護的教育價值
黑衣壯干欄民居是由黑衣壯人在惡劣的山區環境中創造出來的,同時黑衣壯民居的布局、居住分配等都體現出了黑衣壯人的生活文化,也就是說,這種由人創造出的民居及使用都帶有強烈的黑衣壯文化色彩。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通過水墨文化藝術方式將黑衣壯干欄民居背后的文化色彩完美地呈現出來或者揭示出來,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過水墨圖畫的方式了解黑衣壯文化,這無疑是保護文化的一種新視角、新嘗試。也就是說,通過運用水墨文化藝術方式呈現黑衣壯文化,提供了文化保護的一種新視角、新嘗試,對于如何進行文化保護具有教育價值。
2.文化傳承的教育價值
黑衣壯干欄民居是因為一代代黑衣壯人不畏艱難、創新進取,不斷吸收他民族建筑優點并加以繼承,才得以不斷地發展。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通過水墨文化藝術方式將黑衣壯干欄民居所蘊藏的文化傳承方法揭示出來,對于當前進行文化傳承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具體來說,文化傳承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本民族或者本國的文化繼承上,在繼承本民族本國優點的基礎之上,同時還應該學習借鑒他民族他國的文化優點,這樣才有利于文化傳承。除了通過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獲取教育價值之外,還可以通過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獲得啟示。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自身就是一種傳承,是對黑衣壯干欄民居與近現代水墨文化的有機傳承。因此,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具有文化傳承的教育價值。
黑衣壯干欄民居屬于一種建筑,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具有建筑教育的價值。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的建筑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建筑理念、建筑方法方面的教育價值。
1.建筑理念方面的教育價值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通過水墨文化藝術方式將黑衣壯干欄民居建筑理念詮釋出來,那就是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里所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理念就是在建筑過程中,要認識且遵循自然規律,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達到人所搭建的建筑與自然天然和諧的一種建筑理念。黑衣壯干欄民居就是黑衣壯人在對自己所面臨的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行認識的基礎上,受到大自然鳥兒筑巢規律的啟發,充分發揮黑衣壯人的能動性,利用自然條件,建造出與所處自然和諧的干欄民居。黑衣壯干欄民居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筑理念的典范,詮釋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的水墨文化,自然也就具有建筑理念方面的教育價值。
2.建筑方法方面的教育價值
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通過水墨文化藝術將黑衣壯干欄民居建筑布局、材料、位置選擇等建筑方法呈現出來,為此具有建筑方法方面的教育價值。黑衣壯人在極端惡劣的山區環境中不畏艱險地進行建筑選址、材料選擇、建筑布局、建筑結構等方面的設計與構建的方法技巧都值得學習借鑒。另外,一代代的黑衣壯人不僅學習前人干欄民居建筑方法還學習其他民族建筑方法的優點,這種在建筑方法上相互學習的態度,值得學習借鑒。除此之外,黑衣壯干欄民居建筑方法方面體現出的不斷改進完善的開拓進取精神,也是值得學習借鑒的。黑衣壯干欄民居是民族建筑方法的智慧結晶,學習黑衣壯干欄民居題材水墨文化還具有傳承民族建筑法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