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楠 張紫藝
近年來,在各領域專業人才的努力下,折紙藝術已經邁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大眾對折紙的觀念正在逐漸轉變,折紙也因其具備的設計美學不斷吸引著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關注,并在設計作品中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折紙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門起源于西漢的古老藝術形式,最早在民間被當作祭祀用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極高的歷史價值。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唐朝時折紙逐漸由我國傳入日本,日本的折紙藝術家吉澤章被稱為“現代折紙之父”,他與美國的薩姆·蘭德利特一起發展了一套國際通用的折紙圖解術語,使折紙的傳播突破了語言文字的障礙,促進了折紙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和發展,同時也豐富了傳統折紙的內容。[1]
現代折紙不再僅僅是簡單的兒童玩具,而是成為一項相當復雜、考驗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耐心的藝術形式。與傳統折紙不同,現代折紙具有更大的寬容度,在創作時允許對紙張進行裁切、粘貼甚至是組合,也允許使用剪刀、膠水等輔助工具,“箱子打褶法”“濕折法”等理論也為折紙創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現代折紙與多學科融合,在藝術、數學、工程、醫學等領域均有重要的跨學科發展。在數學上,根據對折紙的研究發展出了芳賀定理等折紙幾何原理;在航天航空領域,折紙被用來設計自旋展開式折疊太陽帆等;在醫學上,折紙原理被用來設計水雷結構心臟血管支架等;而在與藝術相結合的方面,折紙與現代設計中的平面設計、家具設計、服裝設計、文創設計等相結合都取得了創新成果。
折紙運用到的主要材料是紙,紙張本身具有的色彩、肌理、厚度、密度、紋理等特性能夠為設計師提供靈感和創作空間,而不同材質的紙張也能滿足設計師對不同產品質感和內涵的要求。
除了材料本身的美之外,折紙作品的外在形態也具有特殊的美感,折紙作品可以模仿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物品形態,呈現出提煉、概括之美;也可以展現抽象的幾何形態之美,如日本折紙藝術家布施知子設計的折紙花球,就是通過多個重復的模塊拼接組合形成的復合折紙作品,使折紙在重復中呈現出均勻、規律的美感。
折紙只能通過折疊這一種形式來塑造紙張,而簡單的折疊卻可以創造出千變萬化的,甚至是極繁的效果。折痕圖是折紙作品的靈魂,也是決定其形態的基礎,閱讀折痕圖,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折紙作品運用到的折疊方法,正是一條又一條簡單的山線和谷線匯集在一起,形成平行褶、V型褶、X型褶等結構,才改變了紙張本身平坦的形態,賦予了紙張生命力。另一方面,將二維轉變成三維的過程蘊含著跨維度的結構之美,折紙作品內部的穿插、轉折等也能體現出空間結構和力學的美感,折紙富有邏輯性和力學特性的內部結構能有效地為設計師提供借鑒。
折紙起源于勞動者和勞動生活中的實踐,是一種充滿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創造性活動。早期的折紙作品是勞動者生活經驗和實踐經驗的結合,能充分地體現出勞動人民樸素的生活智慧和藝術思維,盡管現代折紙具有的藝術性正在不斷提升,但是折紙能給人帶來的樂趣仍然不變,不同形式的折紙作品能給人帶來不同的趣味性體驗。將這種趣味性因素引入設計之中,能激發設計師的創造性思維,給產品帶來一定的提升,同時充滿趣味性的產品也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情感體驗。
折紙藝術具有的形態美和結構美,能很好地與平面設計相契合。在平面設計中加入折紙的元素,能為設計師提供更開放的創造性設計思維,設計師根據需要對不同材質的紙張進行選擇,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有質感的視覺感受和更具趣味性的觸覺感受。同時,紙作為一種可以循環使用的環保材料,運用在平面設計中也符合當前社會追求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將折紙運用在包裝設計中,既滿足了包裝設計的藝術性,也能兼顧牢固耐用、方便批量生產的實用性。[2]
2020年日本雀巢KitKat巧克力的包裝,使用更環保的霧面紙張外包裝替換了原本的塑料薄膜包裝,這種替換預計每年將會減少380噸的塑料垃圾,除此之外,包裝上還印刷了折紙說明,鼓勵消費者在食用完食品后將包裝進行二次利用。其中的海鹽限定口味紙質包裝(圖1),在設計上結合了海洋的元素,將藍色和粉色的水彩作為背景,主體則是海龜、海豹、海豚和 魚四種海洋動物,同時印刷了相對應海洋動物的折紙說明,讓消費者在吃完食物之后還能通過折紙獲得趣味性體驗。

圖1 2020日本雀巢KitKat巧克力海鹽限定口味
該包裝的內在和外觀高度一致,在平面設計中將折紙藝術形式與日本地域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增強了平面設計中的特色文化屬性,展現了日本海洋文化;環保材料既節省了制作時間和生產成本,也與包裝設計上保護海洋生存環境、提醒人們重視海洋塑料廢棄物問題相呼應。
當今的家具設計不僅要滿足消費者在功能性與實用性上的需求,也要符合消費者在時尚感和藝術感上的追求,富有創意和個性化的家具正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而折紙藝術具有的形態、結構美感和趣味性,也為家具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將折紙相關元素融入到家具設計中,二者的相互碰撞,能增加家具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折紙造型能為家具增添時尚感、設計感、藝術感,而將折紙的折疊和支撐原理運用在家具設計上,能夠為家具提供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抗壓性。[3]
國內家具品牌十八紙設計的風琴圓凳(圖2),就是將折紙藝術與折疊家具相結合的例子。圓凳使用防水環保材料,使用時將產品展開圍成圓形,風琴頁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受力均衡的蜂窩力學結構,可以承受300kg的壓力,還可以在頂部加上坐墊,提升使用的舒適感,折疊之后凳子的整體厚度只有6cm,方便收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人群對家具便攜功能的現實需求。該設計體現了折紙藝術中蘊含著的精妙折疊原理,同時也體現出高度的藝術美感。傳統椅子家具原本的使用模式被打破,被賦予了更加靈活的形式,環保材料的使用讓凳子擁有了更長的使用壽命與更大的堅固程度,同時也傳遞出了設計師與品牌獨特的設計理念。

圖2 十八紙風琴圓凳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服裝的重視程度也逐步提升,服裝設計也正朝著滿足當代人在消費上的個性化需求方向發展。服裝設計與折紙藝術的一致性,在于二者都是將平面的材料加以一定彎曲、折疊等手法,使其呈現出立體的形象,這也正是二者結合的契合點。而想要將折紙真正合理巧妙地運用在服裝設計上,不是僅僅在服裝設計時簡單地加入折紙元素或是對折紙作品的形態進行模仿,而是應該在設計時深入了解折紙的折疊特性,精準概括和提煉出與具體設計相契合的折紙手法,才能將其運用在服裝上,在保證服裝的支撐結構的基礎上,對服裝進行創造性設計。[4]
荷蘭服裝品牌Viktor&Rolf,服裝設計風格狂放大膽,同時帶有巴洛克式的浪漫風情,其2016春夏高定中的超現實雕塑藝術系列(圖3),結合了折紙等多種紙藝元素,服裝為清一色全白設計,在白色POLO襯衫的基礎上,用3D的手法將布料重構,折線、褶皺、荷葉邊、畢加索式的抽象五官拼接在一起,呈現在服裝上。這一系列服裝的風格夸張,充滿超現實主義的怪誕和張力,同時又不失童心,延續了設計師作品中一貫的戲謔與緊張感。

圖3 Viktor&Rolf2016春夏高定 超現實雕塑藝術系列
可見,服裝設計師在設計服裝時結合折紙的理念和元素,能使服裝具有更獨特的現代性和立體美感,增強服裝的結構性,使其更具品牌化、個性化和風格化,同時這也是一種向世界展現東方折紙魅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手段。
隨著近年來文創設計市場火爆,越來越多的文創產品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其中以紙為基礎的文創紙品是文創市場的一個重要分支,紙質材料成本低廉,印刷制作的明信片、紙膠帶、筆記本等產品數量眾多,但這類文創產品也面臨著同質化的問題,將圖形或插畫印刷在文創產品上,形式過于簡單,缺乏對文化符號的提煉,無法給用戶帶來更深層次的體驗,也無法讓用戶對相應的文化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結合折紙元素的文創產品避免了同質化的問題,具有相當的趣味性,消費者可以在開啟、折疊、反轉、組合等過程中獲得多感官的娛樂體驗。
故宮的文創產品設計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的文創設計中處于前列,其文創產品吸收了故宮藏品中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用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設計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產品范圍廣泛,涉及文具、服飾、家居用品、美妝、食品等領域。[5]
宮廷祥瑞系列的有鳳來儀紙藝燈(圖4),是一款DIY創意折紙小夜燈,產品的靈感來自中國古典祥瑞之鳥鳳凰,取其無所不在的靈性寓意與燈具相結合,消費者需要根據說明書將元素自行拼裝,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體會到手工的樂趣,也能近距離觀察鳳凰、祥云、樓宇等吉祥元素,還能在拼接折紙燈球時感受到折紙結構的獨特魅力。這類文創產品不僅具有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神韻,豐富的趣味性,也符合當代消費者的審美以及對產品的實用功能的需要,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大眾化。

圖4 故宮文創 宮廷祥瑞系列有鳳來儀紙藝燈
隨著現代折紙不斷發展,折紙理論研究不斷深入,折紙的獨特魅力正不斷展現出來,折紙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有利于折紙向更大范圍傳播,讓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這一項傳統古老非遺?,F代設計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也正是通過跨學科融合為設計帶來更多的靈感和提升。折紙的發展傳播不僅需要設計師的努力,也需要讓大眾對折紙蘊含的美感、藝術性和探索空間有更深的了解,改變認為折紙只是簡單兒童玩具的看法,才能真正讓折紙藝術在現代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