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平 石佳鈺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旅游逐漸成為社會最受歡迎的休閑娛樂方式和主要經濟活動。冰雪旅游將冰雪產業和旅游產業相互融合,以冰資源、雪資源以及天氣作為依托,以游客服務為載體,以觀賞冰雪、冰雪運動為主要表現形式,是一種將觀賞性與參與性兩者結合而成的新型旅游方式。2022 年冬季奧運會的成功申辦更是對進一步發展冰雪旅游產業起著積極的促進效用,使冰雪旅游產業進一步成為我國戰略匯集點和地方發展經濟的主要力量,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更是成為世界經濟產業體系中生機勃勃的一部分。冰雪旅游主要是各地方利用其冰雪優勢,將“冷資源”進一步轉變為“熱經濟”,以促進地方旅游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目前我國關于冰雪產業的研究多集中于冰雪產業的發展路徑和冰雪體育運動等方面,利用知網數據庫(CNKI)收集文獻資料,使用CiteSpace 可視化軟件繪制科學知識圖譜,客觀揭示冰雪旅游產業研究現狀、核心力量、研究熱點及其演進趨勢,希望可以為學者們研究冰雪旅游產業提供切實、有價值的參考。
分析的數據來自于中國知網(CNKI)學術期刊數據庫,檢索的主題為“冰雪”和“旅游產業”,來源類別為“全部文獻”,包括期刊、報紙以及國際會議,時間為2000 年到2021 年,共計1643 篇文獻。
CiteSpace 是在數據可視化和科學計量學基礎上慢慢衍生而來的一個用于分析文獻的可視化分析軟件。利用可視化的辦法將文獻的知識結構、規律和分布情況展現在大家面前,通過這種辦法分析得到的可視化圖表叫做“知識圖譜”。知識圖譜包含“圖”和“譜”的兩種特征,以應用數學、計算機技術和統計學為基礎,可用來分析當前研究領域的熱點和前沿問題。利用CiteSpace 可視化軟件對選中的1643 篇文獻展開分析,得到冰雪旅游產業的研究熱點,演變趨勢并對其進行展望分析。
如圖1 所示,冰雪旅游產業研究的年文獻量從2000 年的0 篇增加到2021 年的142 篇,增長十分迅猛,發文量也是呈波浪式逐年遞增,這足以說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冰雪旅游產業,并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從時間上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0 年-2008 年,2008 年是北京奧運會年,由于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了體育的重要性,大量學者意識到了體育的重要性,開始嘗試對冰雪旅游產業、冰雪體育產業展開研究,研究數目和文獻發表也呈顯著增長態勢,而2009 年則相對于2008 年呈現下滑趨勢。第二階段:2009 年—2015 年,這一階段學者們的研究增長量相對平穩,在2011 年達到一個小峰值之后,研究開始處于下降階段。第三階段:2016年—2021 年,自從2015 年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后,國家開始越來越重視冰雪產業與體育運動的結合,同時冰雪產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也更加被重視,國內學者對冰雪旅游產業的研究越來越多,直至2021 年,對冰雪旅游產業的研究達到了新的峰值,發展潛力巨大。但是其冰雪旅游產業的研究目前還比較局限,多數集中于對黑龍江省的研究,尤其是對哈爾濱的冰雪產業的研究。

圖1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年發文量
借助文獻作者及其發文量二者的共現關系得出該學者對這一主題所做出的貢獻、各作者間的合作情況以及這一領域內相關主題當前時期的研究現狀。為了探究冰雪旅游產業領域的主要研究團隊和科研中堅力量,展開這一領域作者和發文量的共現網絡分析。每個節點代表一位作者,每個節點之間的連線越復雜表明各作者間聯系越密切,由圖2,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作者分布,看出作者之間的聯系并不密切,但是部分作者之間依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整體結構呈“整體分散、局部集中”狀態。如王博為中心的合作團體、以胡艷麗為中心的合作團體、以宋曉雨為中心的合作團體,等等。另外,從圖3 我們可以看出,被引頻次最多的作者為各個報紙評論員,89 次;畢瑋琳,88 次;尹媛媛,48 次;王博,47 次等等。由圖4 我們可以看出,在冰雪旅游產業方面發表文獻排名前三的國內作者為:哈爾濱師范大學徐淑梅、齊齊哈爾大學王誠民和黑河學院張大春。

圖2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作者分布

圖3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作者被引頻次

圖4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中國作者分布
研究機構是研究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展開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其合作網絡關系更是研究領域的關鍵要素,對發文機構進行聚類分析,可以更容易地得出國內冰雪旅游產業領域的主干科研力量和重要影響力的分布情況,對學術研究和學者之間的交流有著重要的支撐力量。由圖5 到圖7 我們可以看出,冰雪旅游產業文獻的發文機構主要集中于黑龍江省,其中哈爾濱商業大學的發文量在2000 年到2021 年間最多,共計118 篇,其次是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和齊齊哈爾大學,發文被引頻次最多的為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共計66 次。這表明這幾所高校對我國冰雪旅游產業方面的研究相對較高,且其研究成果相對于其他機構更具有參考價值,給我國冰雪旅游產業方面的進一步探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珍貴科研成果。

圖5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發文機構分布

圖6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發文機構被引頻次表

圖7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發表機構分布
從發文作者、和發文機構的知識圖譜分析,兩者的網絡密度都很小,相互之間的聯系強度很小,分散性很高。發文機構大多匯聚在東北地區,尤其是哈爾濱地區,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如8 所示,冰雪旅游產業文獻來源主要集中于黑龍江日報、中國旅游報、冰雪運動和吉林日報,且黑龍江日報于2010 年發文量達到頂峰。在2000 年到2021年期間,我們引用全部文獻1643 篇,其中全部期刊為839 篇,核心期刊為108 篇,于2020 年達到峰值,CSSCI 為71 篇,CSCD 為8 篇,碩士論文為243 篇,博士論文為15 篇。如圖9 所示,這二十年間,核心期刊數量存在幾個峰值,主要有2007-2008 奧運會期間、2015-2016 冬奧會申辦成功期間以及2020-至今,冬奧會即將舉行,冰雪旅游產業以及冰雪運動引起了不少學者的關注與研究。圖13 表明冰雪旅游產業文獻學科分布主要集中于旅游53.52%和體育29.40%。

圖8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來源分布

圖9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核心期刊發文趨勢

圖10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學科分布
研究文獻的主題和關鍵詞不只是科研研究主旨的體現,更是文獻中心主旨的高度凝練,是對文獻內容的高度概括,反應文獻主題。一個關鍵詞假如重復出現,就表明這一關鍵詞在這一領域被廣泛研究,屬于研究的熱點話題。在一篇文章中關鍵詞的數量通常是3到8個,來表現文章的主旨內容,從全文內容的研究重點中凝練而出。關鍵詞共現講的是不同關鍵詞共同出現在同一文獻內,共現頻率越高,則表明不同關鍵詞之間所展先主題間的聯系越緊密,關鍵詞共現通常用于學科研究熱點的探索。對某一科研方面文獻關鍵詞展開聚類共現的可視化分析,能夠反映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話題,如果結合時間線一起看,關鍵詞聚類還可以展現出這一領域研究重點的動態變化態勢,為大量學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方向引薦。
由圖11 我們可以看出在2000 年到2021 年期間出現的主要關鍵詞有“旅游業”、“冰雪旅游”、“冰雪文化”、“黑龍江省”、“冬奧會”和“滑雪旅游”等。通過分析圖12 我們可以看出知識節點之間的關聯緊密程度,即網絡密度,圖中容易看出Q 值大于0.3,說明聚類顯著,高頻詞之間聯系緊密,研究具有一定的整理性和系統性。在這里我們對幾個高頻關鍵詞展開分析。

圖11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關鍵詞分布

圖12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關鍵詞可視化算法
1.旅游業
有關旅游業的文獻發文趨勢自2000 年起呈現逐年遞增趨勢,且在2010 年達到峰值。從研究的主題分布來看鄉村旅游、全域旅游、旅游發展、旅游開發、體育旅游、旅游經濟、文化旅游居多,對于冰雪旅游、冰雪體育旅游方面的研究偏少,還需要學者們進行進一步的關注與研究。
2.冰雪旅游
關于冰雪旅游主題研究文獻的發文趨勢在2000 年到2010 年期間,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其中核心期刊的峰值為2008 年和2010 年各215 篇,2010 年到2015 年呈遞減趨勢,2016 年開始回轉,到2021 年12 月預計發表427 篇核心期刊。從分布的主題詞上看,研究的主題詞主要集中于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旅游、黑龍江、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等,其中關于“黑龍江省”這一主題詞的核心期刊高達380 篇。
3.冰雪文化
冰雪文化這一主題詞有關的研究文獻在2000 年到2005 年之間幾乎無增長,2006 年到2010 年期間才開始緩慢增長,2010 年達到第一個峰值,和核心期刊數量為93 篇,后又呈下降趨勢,直至2016 年,開始呈現穩定增長態勢。研究的主要主題也分布為冰雪運動、黑龍江、哈爾濱、冰雪旅游、冰雪產業等,但是對于文旅結合方面的關注較少,發表的核心期刊也偏低。
4.黑龍江省
關于黑龍江省這一關鍵詞的研究發文量呈現“凸”型,于2010 年達到峰值,發文量高達17036 篇,但是從2010 年之后,就開始呈現下降趨勢,這說明近些年專家學者們對黑龍江省的關注逐漸減少,對其研究的主要關注點也多數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農作物、宏觀經濟管理和經濟體制改革等,對于黑龍江省旅游業的研究更是占比極小,僅占2.76%。有關黑龍江省旅游業的發文趨勢于2013 年之前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其中發文量最多的年份為2013 年28 篇,2009 年僅為5 篇,但是在2013 年之后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19 年迅速遞增為291 篇,跨度十分明顯。
5.冬奧會
有關冬奧會這一關鍵詞的發文量呈現波浪式上升,2015 年申請成功之前,被關注的極少,首先在2014 年突然從23 篇增加至418 篇,后又下降至2016 年的252篇,隨后又開始遞增,到2020 年增至639 篇,預計2021 年依舊會遞增,且增加量偏高。
根據圖13 冰雪旅游產業關鍵詞時間和節點聚合的可視化整合圖譜我們可以看出,2000 年的時候各個學者最先關注到的是體育旅游,隨著時間的推進,旅游業、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慢慢被大量學者關注并投入研究,黑龍江省、吉林省作為冰雪旅游圣地也開始被研究,隨著奧運會和冬奧會的申請成功,冰雪產業更是于2008 年之后迅速發展,直至2021年被研究的越來越多。

圖13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關鍵詞時間和節點聚合的可視化整合圖譜
突現詞分析一般用于對冰雪旅游產業研究的熱點主題的分析研究和關鍵詞研究變化趨勢的判斷,某一熱點主題在制定時期里出現次數的突增程度叫做突現強度,我們可以從突現強度中得出這一科研范圍內的學者主要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學科前沿。圖14 中可以看出2000 年到2021 年期間居于前二十位的突現關鍵詞的情況。此外,為了可以更好表現冰雪旅游產業各個時期的熱點問題和學科前沿,我們使用CiteSpace 可視化分析冰雪旅游產業研究成果中出現的高強度突變詞和高頻次關鍵詞,得到2000 年到2021 年間冰雪旅游產業研究領域的時區圖譜,根據關鍵詞的共現分析結果,大致將冰雪旅游領域研究劃分為3 個進程。

圖14 2000 年-2021 年冰雪旅游產業文獻中心性最強關鍵詞突現圖
第一階段:萌芽階段(2000-2007)
2000 年到2007 年間,突現的主要關鍵詞有“旅游業”、“對策”、“現狀”、“哈爾濱”、“發展對策”、“開發”,不難得出,在2008 年北京奧運會之前,學者們的研究多傾向于對黑龍江省單一的旅游業的開發和發展,雖然對黑龍江省“冰天雪地”這一特色關注不多,對旅游業的多樣化探索較淺,但其對旅游開發、旅游業發展對策的研究,為后來學者們研究冰雪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結合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其發展和開發提出的指導和建議,也給今后冰雪旅游產業領域的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先進思想。
第二階段:成熟階段(2008-2015)
在2008 年到2015 年期間,突現的關鍵詞有“競爭力”、“開發”、“旅游開發”、“新疆”、“旅游”、“冰雪體育”、“冬季旅游”。這足以說明自從2008 年北京奧運會之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到體育、冰雪體育以及冰雪旅游的結合,研究如何利用某地的特殊優勢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感,使其沉浸在旅游中。而“冬季旅游”和“旅游開發”的突現也表明,這一時期的研究熱點已經逐漸朝著冰雪旅游演化,學者們進一步意識到將冰雪這一特色與旅游結合的重要性,關注到其市場競爭力,開始對二者的融合發展投入越來越多的關注,對發展特色旅游提出政策和建議,提升其核心競爭力。而“新疆”這一關鍵詞的涌現則表明,關于冰雪旅游這一特色旅游項目的視野已經被打開,開始不僅僅局限于東三省地區,尤其是黑龍江地區,其他地區也可以利用其冰雪特色開發旅游業,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來促進經濟的增長。在這一階段學者們所做出的努力,為今后研究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的動力機制和實現路徑的研究和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第三階段:擴展階段(2016-2021)
2016 年到2021 年突現的關鍵詞有“全域旅游”、“冬奧會”、“冰雪產業”、“問題”、“發展路徑”、“冰雪經濟”、“遼寧省”、“產業融合”。這表明學者對冰雪產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開始認識到冰雪旅游給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的不和或缺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冰雪經濟這一關鍵詞的提出,更是表明隨著時代的發展,旅游業特別是冰雪旅游業在經濟增長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僅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增長,對全國經濟的增長也貢獻了很大一份力量。學者們對其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探究逐漸深入,對其產業的發展路徑和產業融合也逐漸清晰,正在努力從中探索出一條更有利于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新方式。
以知網文獻為數據源,使用信息可視化軟件CiteSpace 對冰雪旅游產業領域的科研成果展開梳理和信息挖掘。通過知識圖譜的繪制,歸納匯集了冰雪旅游產業領域的研究熱點及其演進規律,得出如下研究結論:
(1)冰雪旅游產業研究的文獻數量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從2000 年開始經歷了萌芽發展期(2000-2007 年)、成熟發展期(2008-2015 年)和擴展發展期(2016-2021)年。
(2)發文量多且影響力高的科研作者依舊缺乏,骨干學者較少,不同學科之間學者交流較少。研究機構之間得合作度低,合作交流的頻率較少。
(3)雖然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上述問題,但是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于旅游、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并呈現聚集交叉的網絡形態,研究體系逐漸完善,研究對象和研究視角都逐漸朝著多元化、深入化和豐富化方向發展,研究優勢逐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