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村養老服務供需問題研究
——以甘肅省蘭州市農村地區為例

2022-03-23 09:37:56包福存
社科縱橫 2022年6期
關鍵詞:養老老年人農村

包福存

(蘭州工業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特別是農村人口老齡化發生了許多新變化。2018年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提出,“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總體部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我國面臨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全國總人口的18.70%;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農村60歲、65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別為23.81%、17.7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個百分點、6.61個百分點,說明農村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農村人口老齡化加劇。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遠離鄉土、進城務工,在“家庭核心化”背景下,“留守型”“空巢型”家庭逐漸增多,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農村老年人面臨生活照料缺失、精神孤寂等問題,由于農村老年人口收入低于城鎮老年人口,農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養老壓力。

農村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逐漸下降,對上門看病護理、康復訓練、生活照料有強烈的養老服務需求,如何更好地滿足農村老年人美好生活的需要成為養老服務領域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巨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和有限的養老資源供給使得農村的養老形勢更為突出。鑒于此,系統分析農村養老服務供需現狀,剖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探索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建設的路徑,成為本文聚焦的核心問題。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是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對于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養老服務供需的文獻綜述

關于養老服務供需的文獻,學術界主要圍繞養老服務供需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建設路徑等方面展開研究。林寶指出,社區服務在養老服務體系中處于關鍵位置,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存在供給不足、服務項目少、覆蓋面窄等問題[1]。盛見指出,養老需求的個性化、多元化特征使供給側對養老需求的響應難度增加了[2]。鄭文換指出,應建立以社區為依托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3]。姚兆余指出,結合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村老年人消費能力,構建以政府為主導、家庭為支撐、社區為依托、社會組織為輔助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4]。陸杰華等指出新時代農村養老制度設計的主要思路,在完善基本生活保障體系的基礎上,要關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社會參與[5]。朱慧劼等指出,針對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必須推動老齡事業與老齡產業、基本公共服務與多樣化服務的協調發展[6]。王輝等指出,農村留守老人的關愛服務社會支持機制比較單一[7]。陳顯友認為,優化農村養老服務的供給管理,以鄉村產業振興推動發展農村養老服務業、建設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構建鄉村養老社會支持體系,同時對農村養老服務的需求實現精準管理[8]。

綜上所述,已往對農村養老服務供需問題的研究從宏觀方面研究的較多,大多從養老服務供給主體、供給內容與供給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究,或者從養老服務需求角度進行研究,研究影響需求的因素;已往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較少,對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供需關系、對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整體發展思路的研究相對較少。然而,不同地域,不同村莊因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化結構、勞動力流動規模、老齡化程度的差異,老年人有不同的養老服務需求,要精準識別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就需要去實地調查,深度訪談,傾聽農村老年人真實的想法??傮w來講,本文嘗試立足于蘭州市農村地區的實地調研材料,系統梳理農村地區養老服務供需存在的問題并剖析其原因,精準把握當前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形勢,探索農村養老服務供給的路徑,為我國西部農村地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思路。

三、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在蘭州市榆中縣、皋蘭縣、永登縣等農村地區,使用分層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出5個村莊進行調查。根據各縣人口比例以及老年人的狀況來分配調查問卷的數量,抽中的村莊有蘭州市榆中縣三角城鄉化家營村、王家營村,蘭州市永登縣蓮城鎮東河沿村、民樂鄉寬溝村,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調查對象為年齡在60歲以上的具有農村戶口的老年人,最終被調查的有效的研究對象為121名農村老年人,其中,男64人,女57人;年齡分布在60—90歲及以上;文盲43人,小學42人,初中24人,高中(含中專)11人,大專及以上1人。

(二)研究方法

課題組采用自行設計的農村老年人養老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1.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子女個數、身體狀況、居住情況、目前主要從事的勞動或工作;2.經濟情況,包括現在的收入來源、月收入、基本生活支出需求等;3.日常生活照料情況及需求,包括生活自理情況、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幫助、今后的生活起居打算由誰照料,是否愿意在家照顧村上的老年人等;4.社會保障及醫療健康需求,包括對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滿意程度、參加過哪些形式的體檢、對鄉鎮衛生院提供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在醫療健康方面最需要哪些服務等;5.精神文化生活及希望的養老方式,包括平時參與哪些文化娛樂體育活動,對村上組織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的滿意程度,養老經濟來源、養老居住地、養老是否與子女同住等。

調查工作由經過統一培訓的11名本科生作為調查員,對蘭州農村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面對面訪談式的調查。問卷現場發放,課題組共發放問卷140份,經審核有效問卷共121份,有效率86.4%。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各村的老人、養老需求以及養老服務體系進行整體了解,但對一些失能老人或者患有嚴重疾病的老人,只能依靠面談和對8位村干部進行深度訪談的方式,走訪老年人,與老年人聊天,通過觀察和深度訪談,調查員收集老年人養老需求信息,了解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識別老年人最強烈的需求,整理訪談資料,歸納總結出農村老年人面臨的養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改善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建議。

四、農村養老服務供需現狀

(一)家庭供給能力弱化不能滿足老年人家庭養老的需求

與城市相比,農村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更深,人口流動導致空巢、留守型家庭增多,家庭規模的小型化、結構的核心化以及空巢化,使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面臨挑戰,家庭養老模式無法滿足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需求[9]。在農村,子女是老年人獲得物質幫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養老支持的重要主體,對蘭州市農村地區老年人的調查顯示,老年人自我對身體狀況的評價中,認為身體健康的占38%,患慢性病的占44.6%,接受治療的占8.3%,親人照顧的占9.1%??梢姡r村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較高,多數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識不強,尤其是農村高齡患病老人更需要獲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支持。隨著家庭規模的縮小和子女的流動,家庭提供的支持進一步弱化。課題組在對農村老年人的調查和訪談中發現,老年人與配偶居住的占28.9%,與子女居住的占42.1%,與配偶、子女共同居住的占13.2%,獨居的占14.9%,與親戚朋友居住的占0.8%,可見,一些農村老年人雖然跟子女一起居住,但事實是子女外出務工,不能照顧留守、空巢老人的生活,留守的老人自己照顧自己,獨自看病就醫,或者與老伴相互照顧。農村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者缺失,農村家庭不能承擔養老服務的照顧責任,而老年人對生活照料有較高的需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面臨挑戰,精神孤寂問題凸顯,家庭的養老資源無法滿足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需求。

GZM,男,71歲,有兩個兒子,一個姑娘出嫁了,大兒子一家單獨生活,小兒子常年在外打工。訪談如下:我和老伴種了幾畝地,每年都要種些菜,賣菜的錢用于生活開支。這幾年,種的菜少了,多了忙不過來,老伴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腿也疼得厲害,老伴每年都要住院一次,住院治療腰疼,兒子們都出門在外,也沒時間來照顧,一年回家的次數不多,過年過節的時候來看看我們,人老了最怕生?。↙市H村,郭某,男,71歲)。

農村老年人的家庭觀念濃厚,家庭養老意愿強烈,大多數老年人把將來養老的希望寄托在家庭。在課題組設置的問題:假如將來生活不能自理了,日常生活起居希望誰照顧中,調查顯示,希望配偶照顧的占17.4%,希望子女照顧的占75.2%,可見,大部分農村老年人希望子女照顧自己。就養老經濟來源來看,調查顯示,希望養老靠子女的占66.9%,養老靠自己的占9.1%;就養老居住地來說,希望居家養老的占83.5%。可見,農村老年人家庭觀念濃厚,但農村家庭的養老支持逐步減弱,無法發揮其真正的養老作用,導致農村老年人養老出現困境。

(二)農村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與需求不平衡

農村社區養老服務主要包括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文化生活服務等。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需要社區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公共基礎服務配套設施,同時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組織保障才可持續發展[10]。蘭州農村地區的社區養老服務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蘭州農村地區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一方面農村老年人的老齡化程度形勢嚴峻,另一方面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還不夠成熟。

調查顯示,農村老年人生活完全自理的占46.3%,部分自理的占47.9%,完全不能自理的占5.8%,可見,半失能老人占的比例較大,老年人對上門護理、陪同看病及取藥等服務有較高的需求,希望得到上門護理、陪同看病及取藥等服務的老年人占71.9%;在醫療健康方面,希望降低住院費用與藥品價格的老年人占80.2%,希望加大慢性病報銷額度的老年人占70.2%。農村老年人渴望村衛生室能提供更多的醫療服務。生活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對生活照料和健康護理有強烈的需求,在未來發展農村社區養老服務時,必須重點考慮這部分老年人。目前,被調查農村地區的村衛生室可以為老年人提供簡單的醫療服務,但鄉鎮(村)衛生院(室)提供的醫療服務很有限。農村社區供給的養老服務大多停留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日常生活,社區服務中也存在服務項目少、水平低、設施差和覆蓋面小等問題,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影響了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的實現[1]。老年人精神生活、情感需求的慰藉、醫療護理、老年社會價值的開發等服務內容是缺失的。農村社區沒有專業的社會工作者,大多是村委會工作人員提供一些簡單的服務,上門看病、提供康復訓練等養老服務項目缺乏。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受制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農村社區養老服務發展還不成熟。總體來說,當前農村社區養老服務的現實供給與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不平衡,農村社區養老無法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同步,社區服務在養老服務體系中處于重要位置,但發展滯后。

(三)養老供給主體單一,籌資渠道缺乏多元化,社會力量參與不足

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補貼,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超過了城市,農村老年人規模眾多,農村老年人實際享受的養老公共服務設施、養老服務項目等養老資源低于城市老年人,公共財政在農村養老方面的投入少于城市,致使農村養老服務的基礎設施落后。

隨著農村老年群體數量的不斷擴大,長期依靠政府有限數量的投資無法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集體經濟提供的資金支持少,籌資渠道單一,依賴于政府的財政撥款。正如有學者所說,社會組織等主體給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項目供給目前尚處于起步探索當中,現有的養老服務無法有效滿足老年人的需求[11]。社會組織以其互益性和志愿性等特征,在養老服務體系中應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社會力量在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提供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很有限。

社會力量的缺乏導致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內容的單一化,養老供給主體無法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高質量的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失能半失能老人最需要的醫療、護理、心理慰藉、康復訓練等專業化需求供給不足。每位老年人由于人生閱歷、家庭環境的不同,需求的側重點也不同,就農村的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來說,由于每個村莊所處的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動規模不同,“留守”“空巢”型家庭的類型和數量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存在差異。“留守”“空巢”型家庭,老年人對生活照料、精神文化娛樂的需求較高,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對生活照料、醫療服務有強烈的需求,他們最希望得到的服務是康復訓練、上門護理等。

去年老伴腦梗了,兩個兒子,一個在城里上班,周末或節假日才能回來;一個在縣上打工。老伴一個胳膊、腿腳不靈活,生活不能自理,我都要幫他做飯,進行康復訓練,扶著走路,白天、晚上我都是一個人照顧他,很累了,有時候覺得自己一個人實在是太累了,兒子們偶爾回了會替換一下我,但大多數時間是我一個人在照顧,老伴狀態好的時候,他一個胳膊能用點力,我能把他扶起來,有時候,老伴狀態不太好,他的胳膊使不上力,我費很大的勁才能把他扶起來。我年齡也大了,照顧自己,還得照顧老伴,生活能自理的時候,日子過得還行,像這樣(老伴)臥病在床,一直需要照顧,可把我累壞了。

有一次,老伴摔倒了,我一個人扶不起來,在村子里找了個人,給我幫了個忙才把他扶起來,老年人生病,生活上特別需要人們的幫助,像這種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如果能提供康復訓練,家屬就會輕松一些。(L市W村,王某,女,70歲)。

我生病了,需要到縣里的大醫院去治療,子女們外出了,靠他們(他們)也沒時間陪,子女們經常打視頻或電話來,把生活費(轉)給我,現在還能走得動路,自己還能自理,大多數時間我自己去醫院看病,有時候找不到科室,從一個樓層到另一個樓層,大醫院看病程序多,腿疼、腰疼,走路也很費事,要是醫院能提供上門看病就好了,像我們這些老年人,子女們常年外出,生活都得靠自己,對上門看病、上門護理還是很需要的(L市H村,李某,女,76歲)。

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使養老服務對養老的供給難度增加了。

(四)農村養老資源不足

由于我國農村養老服務起步較晚、發展不夠成熟、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社區所提供的養老服務大多僅停留在日常生活上;服務人員大多是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服務人員的數量跟不上農村需要服務的老人的數量,專業化、職業化的社會工作服務隊伍缺失,本鄉本土的老人服務志愿者隊伍缺乏,對社區和農村的志愿者隊伍進行培訓的機制尚未建立。與城市相比,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醫療、文化、娛樂等配套輔助設施不完善,服務水平不高。

冬天大家都比較閑,過年的時候,村里會組織跳廣場舞,村里的一些低齡老人會參加,其他時間村里很少去組織娛樂活動,老年人大多數的娛樂就是看看電視、聊聊天;男性老年人喜歡打牌,沒地方去打牌,村里的老年活動中心能容納的老年人也不多。老人在空地上支個桌子,提幾個小凳子就可以打牌了(L市K村,劉某,女,61歲)。

由于農村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更快,加上農村青壯年人口的外流,留守、獨居和失能老人的照護需求激增,而部分地區養老機構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能力較弱,無法真正滿足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需求,農村養老服務供給不足。

總之,農村家庭養老供給能力弱化,農村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與需求不平衡,只能滿足老年人低層次的養老需求。養老供給主體單一,籌資渠道缺乏多元化,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導致農村養老服務供需不匹配,那么就有必要對供需不匹配問題產生的條件和根源進行深入分析。

五、農村養老服務供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不能精準識別老年人的養老需求

一些農村老年人的觀念沒有轉變,覺得養老是家庭、子女的事,與社區沒有關系,不想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部分老年人由于受教育程度和表述能力的限制,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在課題組在訪談設置的問題“您在日常生活照料中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幫助?”“您在醫療健康方面最需要哪些服務?”中一些老年人說:“什么都需要”或者“什么都不需要”,可見,一些農村老年人不能精準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農村老年人的基礎信息不完整、不全面[12]。建立老年人養老需求檔案,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居住情況、家庭環境、家庭供養能力進行登記、評估、整理,使養老服務能夠精準供給。正如有學者所說,精準把握老年人社區養老服務的需求,綜合評估其養老服務需求層次,并結合老年人自身健康狀況、能力的限制,是保障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與需求平衡的重要前提。在養老服務供給時需要考慮納入需求偏好顯示機制[13]。精準識別老年人的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對農村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家庭結構、醫療保障等信息進行集成化管理,才能精準地供給養老資源,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二)經濟發展水平影響了農村養老供給體系的建設

農村社區養老服務滯后,客觀上主要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受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的影響,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起步晚,缺乏資金。雖然近年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高于城鎮居民,但是農村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相比城市仍然較低,城市養老服務體系要優于農村,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影響了農村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中資金缺乏,經濟投入能力較低,影響了農村養老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和服務,進而影響了老年服務項目的吸引和推廣。

(三)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消費能力不足

調查數據顯示,幾乎所有的農村老人都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農村老年人都能享受到養老保險的保障。參與調查的老人中,養老保險能滿足基本生活支出需求的占19.8%,剛剛好的占33.9%,不能滿足生活支出需求的占46.3%,可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只能起到基礎保障作用。雖然當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地區差異較大,由于農民經濟收入的限制,大多數農民參加養老保險選擇較低檔次繳費,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只能起到基礎保障作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應該發揮家庭、社區、社會的養老功能[14]。調查顯示,老年人的收入來源中,收入來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占80.2%,來自商業經營所得的占7.4%,來自農業勞動所得的占36.4%,來自打工的占5.0%,來自子女資助的占59.5%;老年人的月收入在100—500元的占 42.1%,月收入在 500—1000元的占30.6%??梢?,大部分老年人的收入不高,老年人可自我支配的經濟收入不足,子女是老年人經濟支持的主要提供者。老年人經濟能力決定了對購買社會化養老服務的消費能力,經濟收入低,對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的消費能力不足,在應對養老問題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大多數老年人對“上門看病、上門護理”有強烈的需求,然而,老年人認為自己的經濟支付能力有限,對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缺乏消費能力。

(四)現有的農村養老供給體系創新不足

隨著我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社區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養老資源,但社區本土的養老資源沒有被整合起來有效發揮作用,現有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創新不足。建設養老服務體系需要人力、物力和財力,在農村地區,年輕人大量外流到城市,留守老人數量巨大,發揮低齡留守老人的專長和潛能,發展老年人之間的互助養老,只要挖掘其潛能、有適當的激勵機制,就能為農村養老工作作出重要貢獻。調查顯示,老年人目前無勞動能力的占27.3%,賦閑在家僅從事家務勞動的占38.3%,從事商業經營的占2.5%,從事田間勞動的占37.2%,打零工的占4.1%??梢?,賦閑在家僅從事家務勞動、從事商業經營和從事田間勞動的農村老年人占有很大的比例,激發這部分老年人的潛能發展互助養老,是解決農村養老服務的一個重要思路。從實地調查的結果來看,互助養老并沒有發展起來,一些農村的棋牌室、老年活動中心利用率不高,社區的資源沒有被整合起來。

六、優化農村養老服務供給的路徑

(一)精準識別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增加對老人養老消費的經濟投入

在數字信息化時代,應做好農村老年人個體信息、家庭成員信息及已往服務消費信息的收集、存儲與管理,完善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表達機制,在農村養老服務的供給過程中,需要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家庭環境進行綜合評估。在此基礎上,搞清楚農村要發展什么樣的養老服務,發展的目標是什么[15]。精準識別老年人的需求,明晰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瞄準農村老年人最核心的養老需求,根據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特征,制定切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養老政策,對農村養老服務發展進行科學謀劃,構建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長效機制,對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需求進行精準供給,滿足農村老年人個性化、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二)推動農村養老服務供給體系的創新

積極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滿足日益增長的農村老年人的照料需求,就要推動農村養老服務供給體系的改進。農村養老服務亟待政府、社區、社會組織、家庭等多元主體的協同合作,通過農村養老服務供給體系的創新,推進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精準供給,提升農村養老服務供需匹配度,逐步有序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水平。首先,政府是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主體,政府方面應加大對農村養老事業的資金投入力度,保證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政府財政投入結構,形成從中央到地方支持農村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穩定的財政經費,向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傾斜,對養老服務資源不足的農村地區優先供給;拓寬養老資金籌措的新渠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升養老保障功能;做好頂層設計,對家庭養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引導農村家庭增加對老人養老消費的經濟支持力度,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良好社會環境;減少農村勞動力在流入地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制度性障礙,進一步推進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在更大范圍內的跨地區轉移,以方便農村老人和其外出子女在流入地城市共同居住[16]。在實現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推動農業產業發展,通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農村養老服務提供動力。建立一個廣覆蓋、多層次、服務內容多樣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要鼓勵政府、社區、家庭及社會組織等多主體參與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政府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要做好規劃引導、做好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全社會力量的作用,發展社區養老服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保障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大力發展老齡服務產業,開發農村老年人力資源,促進養老服務對象的社會化。

(三)大力推廣農村互助養老模式

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政府積極支持成立農村老年協會,通過舉辦宣傳活動,激發村民從事農村養老服務的潛能。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需要大量養老服務專業人才,而人才的培養既需要在國家層面制定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完善專業崗位培養體系,也需要在專業層面建立健全養老服務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并在教育培訓、工資收入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5]。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在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成立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協會,開展老年互助養老,整合社區資源,通過社區互助的方式解決資金、場所等問題,可以大力推廣互助養老模式,引導農村低齡老人、有意愿從事養老服務的志愿者、社會工作者進入農村社區為老人提供服務,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和助老活動;另一方面,加大對農村互助養老的典型經驗、理念和功能價值的宣傳力度,讓更多老人從心理上接受、認可互助養老服務模式,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程度、老齡化程度以及老年人需求等因素探索因地制宜的互助養老方式[7]。

培養農村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通過專業培訓不斷提高社會工作者專業化水平,打造一支有愛心、會經營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滿足農村老年人個性化、多元化的養老需求,實現社區居家養老。

(四)整合農村養老資源,建設智慧化養老支持體系。

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養老服務提供了機遇,各地區應根據自身實際、經濟發展特點,發展特色農業,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農村公共服務。整合農村社區養老資源,科學制定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規劃,社區養老服務能夠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針對農村“留守”“空巢”老人,加快社區配套設施建設,增加社區養老服務項目,增強社區支撐功能,以減輕家庭成員的照料負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需要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康復訓練、醫療護理、健康保健指導等服務。政府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互聯網融入傳統養老模式,但留守農村的老年人年齡偏大、學歷層次較低,部分老年人因學習應用能力和轉化能力較弱,導致其在享受養老服務方面受到限制,從而制約了他們的參與意愿。因此,提升老年人的數字素養,增強老年人數字信息獲取、管理和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尤為重要。應建設智慧化養老支持體系,為農村老年人提供智能化、系統化、全方位的養老方式。

猜你喜歡
養老老年人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認識老年人跌倒
保健醫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保健醫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保健醫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養生不是養老
基層中醫藥(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養老更無憂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養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會(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91九色最新地址|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青青久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欧美精品在线看|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婷婷中文在线| 亚洲人免费视频| 日本午夜影院|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欧美一级在线|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亚洲天堂久久|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性色一区| 亚洲午夜18|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91久久大香线蕉|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免费在线视频a|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97se亚洲综合不卡|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日韩免费成人|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性天天|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免费视频6| 婷五月综合|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91|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四虎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