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陵

有這樣想法的患者在門診屢見不鮮,女性大都覺得自己因為生理原因,貧血是應該的;部分老人認為自己年紀大了,有點貧血也很正常。因此,他們即使體檢發現貧血,也不去醫院咨詢或者就診。還有一部分人發現自己貧血后不看醫生,就開始大“補”大棗、花生衣、阿膠、紅豆之類紅色“補血藥”。那么,貧血真的是小事嗎?單純食補就可以好嗎?
通俗地說,貧血就是人體內紅細胞少了。紅細胞是攜帶氧氣的“搬運工”,而氧氣是人體所有器官都須臾不可缺的。紅細胞減少,氧氣供應不足,身體各個器官都有可能出現缺氧狀態,從而引起乏力、頭暈、胸悶、食欲不振等貧血癥狀。
人體各個器官都需要血液的供應,需要紅細胞運輸氧氣。因此,長期貧血容易造成器官功能障礙。那些長期貧血的患者機體適應了缺氧狀態,日常一般活動沒有任何癥狀,因而常常忽略了貧血。豈不知這時人體是通過“小馬拉大車”的形式在代償活動,表面上看上去沒有什么癥狀,等到有一天“拉”不動了,疾病就嚴重了。這時來醫院,治療難度明顯加大了,有的甚至需要輸血。
我們為什么會出現貧血,貧血補一下行不行?中醫認為,患者如有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心悸多夢、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后期或經閉、脈細等癥狀,即屬于“血虛”“萎黃”范疇。元代《世醫得效方》用“醋煅針砂”治療“積黃”“黃腫”;明代《張三豐仙傳方》對“伐木丸”功效解釋為“治脾土虛弱,肝木氣盛,肝乘脾土,病胸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服此能助土”;《串雅內篇》用“加味綠礬丸以治大小男女黃病”。這即是用中醫藥治療貧血相關疾病的記載。但這并不是說明,只要是貧血,直接用一些“補藥”去補補就好了。所謂“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血虛”的治療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針對病因長時間調理?!爸尾∏蟊尽逼鋵嵤侵嗅t和西醫共同的準則。
中醫理論基礎是建立辨證分析基礎上,通過辨證去分析患者體質、疾病所處的階段、藥物的君臣佐使的配伍,有時候是“補氣生血”,有時候可能是“滋陰生血”。通過辨證用藥,使人體達到健康狀態,讓“血虛”癥狀改善或消失,貧血的癥狀得到糾正。
就西醫角度,貧血不分情況自行“進補”不去看醫生,同樣不合時宜。即便是因為營養物質缺乏引起的貧血,比如過度減肥、挑食或者胃切除的部分患者,造成缺鐵或者維生素B、葉酸等造血原料的缺乏,這時就需要通過口服或者靜脈補液去補充缺乏的營養元素。雖然很多食物中也含有鐵、葉酸、維生素B之類的營養物質,但對于已經有明顯營養缺乏的患者,僅僅通過食補不僅會因為見效太慢而造成臟器缺氧時間過長,出現并發癥,還可能忽略一些已經存在的隱匿疾病,如胃腸道腫瘤而導致的營養元素吸收障礙或慢性失血。這類疾病僅僅食補不但療效差,而且會耽誤診斷。所以,即使是最簡單的營養性貧血,也需要遵從醫生的意見,不僅做到缺啥補啥,補到合適的程度,還要去抓住貧血背后的疾病,既治標,更要治本。
以缺鐵性貧血為例,每個缺鐵性貧血的背后必然有一個導致缺鐵的“元兇”。只是補鐵不去找醫生幫助找到“元兇”,他日這個隱秘的“兇手”必將再次“犯案”。當然,我們也要考慮解決眼前的問題,那就是補充所缺的鐵元素。人體每天至少需要15毫克鐵,通常缺鐵性貧血的患者需要每日口服補鐵50~180毫克。臨床常用的硫酸亞鐵緩釋片含鐵量50毫克,每天服用1粒;健脾生血顆粒每袋含鐵20毫克,每天3次,每次1~3包。這樣的補鐵量至少需要3~6個月。
很多人認為只要是貧血,根據“以形補形”的原則,用一些紅色的食物,比如阿膠、紅棗、紅豆、花生衣之類補品就行了。這樣的觀點是不可取的。例如缺鐵性貧血,且不說植物中的鐵不僅含量沒有想象的那么高,重點是能吸收的還很少。動物來源的鐵比植物來源的鐵吸收率高了,但含量還是不能和專門補鐵的藥物相比。而且很多肉類雖然含鐵相對高,但膽固醇也高,如果按照應該補鐵的量去吃,不長胖甚至不被撐壞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還有些“補藥”人們雖然都說它能補血,但它在補鐵領域其實根本算不上“專家”!例如《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阿膠,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吨袊δ苁称吩匣境煞謹祿怼分袑懙溃海颖緛碜酝侍茫┟?00克阿膠含蛋白質73克,其中維生素B20.09毫克,鐵4.7毫克,葉酸34.1微克;而阿膠每日推薦量不超過15克。以此推算,如果缺鐵性貧血的病人想單純通過用阿膠去補鐵,每天最少需要1千克阿膠,不僅僅是經濟壓力承受不起,而且最后也會虛不受補!而中醫常用的補血方如當歸補血湯、歸脾湯、四物湯,都沒有阿膠。臨床上阿膠常用于一些需要止血的合并虛癥的疾病,并且是和其他藥物聯用的,并沒有將阿膠作為關鍵的補血藥。又如紅棗、紅豆或者炮制后變成紅色的藥物,在大眾認知里也是補血的。其實,花生衣的紅色來自于原花青素,藍莓、桑葚中都有,含鐵量十分之少,并不那么補血。其他常被認為可以補血的食物,筆者查閱資料后證實每千克干棗含鐵約23毫克,鮮棗12毫克,大紅豆約22毫克。它們雖然是紅的,但含鐵量還沒有菌菇和葡萄干多。再說容易吸收的動物鐵,每千克豬肝含鐵226毫克,鴨血300毫克,豬血87毫克,牛肉39毫克??梢钥闯?,如果真的是因為缺鐵引起貧血,食補一定不如專業補鐵藥物!
有的貧血是其他疾病繼發引起,例如溶血性貧血、部分血液系統疾病,這種貧血補充營養基本沒有什么作用。如果僅僅是大魚大肉或者各種補藥來補,可能只會提高肥胖的概率,而疾病只會進一步加重。
因此,貧血非小事,治療需及時,小病不要拖,大病立即治。不要盲目迷信食補,積極尋找病因對癥治療,方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