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英
時下,日行萬步很風行,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國際衛生組織曾將行走定義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而日行萬步是根據大部分人每天攝入的熱量和維持生命正常體征所需的熱量來計算的。
相關數據顯示,成年人每天攝入熱量約2100千卡,而維持生命體征和日常活動只需要消耗約1800千卡,多攝入的300千卡熱量則需要通過運動加以消耗,相當于要行走9000~10000步。因而有“每日行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的說法。醫學研究證明,作為健身運動的行走,可以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延緩骨骼退化并減少骨質疏松的危險,還可以維護心肺的正常功能,有利于減少體內過多的脂肪,降血糖、降血脂(尤其甘油三酯)、降血壓,還有利于控制緊張情緒,減輕焦慮抑郁癥狀。總之,行走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運動。
但是,運動是一柄“雙刃劍”,有益也存害,行走亦然。48歲的胡女士下載了一款軟件,可以記錄每日步行的步數以及消耗的熱量。軟件里還設有專門的交流圈,可以分享走路的經驗。從此,胡女士每日都努力走上10000步,截圖之后發到圈子里“打卡”,有時候心血來潮,她還會走15000步以上。但最近一個時期,胡女士發現自己的右腳出現了問題,早上起床時腳后跟疼痛難忍,著地都難,單腿蹦上幾步,疼痛才得以緩解。胡女士到骨科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滑膜炎。醫生說,是因為她的運動過量所致,并給胡女士開了膏藥,同時要求她減少運動量。
從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盡管行走運動簡單便捷,但也要因人而異,切莫勉強為之。千萬不要把每天行走10000步當作必須完成的指標,更不要認為每天行走的步數越多就越好。其實,如果單純為了健身,應該結合本人的實際,如年齡、身體情況、進行運動的時間及運動后的反應等,合理確定自己的運動量。尤其是身體虛弱者、肥胖者、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處于經期的女性、65歲以上老年人等,在參加行走時更要多加注意。
另外,在參加行走運動時,切莫一開始就立刻暴走10000步,要根據自己的體能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鞋子要選擇彈性好、有足弓墊的運動鞋,以便有效地保護脊柱:衣服最好材質透氣、寬松,顏色以鮮艷的為主,或有反光條裝飾,以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每次行走前可先做些伸展活動,如活動膝關節和腳腕、原地慢跑等。在行走中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如昂首挺胸、收腹提臀、目光平視、擺動雙臂、腳跟著地、腳尖踢出等,并要控制好行走的速度。行走后不要立即停止活動,應逐漸放松,重復運動前的熱身動作,以緩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