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靖芳 劉燁燁

“雙減”實施后,哪些變化悄然發生?“學生人均圖書借閱量由不足兩本增加到5本,體測優秀率增加近10%,視力不良率下降8.63%,超重率下降1.81%。”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十二中學聯合學校總校校長李有毅,用這組數據回應家長。她告訴《民生周刊》記者,上述數據全是調查所得。作為一名從教40多年的老師,她感嘆,除了1978年恢復高考,還沒有感受到哪一項改革如此受關注。
在李有毅看來,“雙減”減去的是不必要的、機械的、重復的學業負擔,而個性、創造、責任、夢想和愛不會減。“我們的家長、老師、社會一定要擰成一股繩,共同幫助孩子們去開發自己,成就自己。”
“雙減”后,北京十二中在作業統籌管理上下了大功夫,減去不必要的重復的作業負擔,發揮作業在服務診斷教學課堂方面的積極作用。“老師們一起交流探討,什么樣的作業能減負增效;教研組不斷去檢查,督促布置優質作業,精益求精。”李有毅介紹。
此外,“雙減”也在敦促課堂教學提質增效,“我們有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及良好的運行機制來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常態化線上線下開展各級部大教研,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可以資源共享,觸發大家多思考,集思廣益。還有一些公開課、示范課、研究課,都在有條不紊進行。”
李有毅說,北京十二中有一套使用多年的成熟教學模式,即“引問、解問、追問、新問”的“四問”模式。“這是我們自己研磨出來的教學模式,積極創設生態智慧課堂。”
李有毅坦言,“雙減”對學校的治理提出新的挑戰。學校對現有編制人員要進行適當調整,“老師們工作量增加了,這就要我們去合理整編,適度打開原有崗位分工界限,從而讓‘雙減’政策達到更積極的效果”。在課后服務方面,“下一步會探索讓家長們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家長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不少精英骨干,并且責任心很強,這些都是很好的資源”。
她強調,家長們的觀念一定要轉變,“家長首先要把自己解放出來,否則即便現在我們學校解放了孩子,家長們不解放孩子,最后還是事倍功半。”
李有毅認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僅僅獲取知識已遠遠不夠,更要保持好奇心,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解決問題,才能擔負起時代的重任。“雙減”的實施就是推動教育回歸本質,讓學生有時間、有動力全面發展,把基礎教育引向培養德才兼備創新人才的正確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