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王雯婧

綠色為克拉瑪依城市環境增添勃勃生機。圖/李浩然
市井街巷,早晚高峰車如長龍;辦公樓宇,職場員工忙碌工作;街頭巷尾,商鋪攤販生意興隆;油田一線,復工復產高效推進……
作為一座新疆準噶爾盆地荒漠中建起的石油城市,克拉瑪依是國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新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
2021年,克拉瑪依搶抓機遇,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2.13億元,增長5.5%,經濟總量邁入千億大關,取得歷史性突破。
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克拉瑪依妥善解決了一批各族群眾牽腸掛肚、急難愁盼的問題。
為了讓城市更安全、更美麗、更宜居,克拉瑪依堅持將“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落實到每一個細節。去年,全市8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1年,克拉瑪依發布就業崗位20931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718人,創業帶動就業1837人,“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始終是克拉瑪依努力的方向。除了就業方面,克拉瑪依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續取得新進展。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克拉瑪依扎實推進“雙減”工作,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落實課后服務全覆蓋。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方面,也有突破,新疆第二醫學院首批739名學生順利畢業,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雙高”建設納入自治區職業教育“十四五”規劃,克拉瑪依開放大學完成綜合改革。
為保障群眾健康,該市持續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待遇逐步提高,全民參保計劃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
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克拉瑪依圍繞教育惠民、就業創業、城市美化、衛生健康、文化惠民、深化改革、通訊建設等領域,確定了“新建幼兒園、小學”“老舊小區改造”“舉辦線上線下文旅活動”等服務民生十件實事。
如今,大學生創業實訓(創業孵化)基地、4所幼兒園、便民活禽屠宰點均已建成投用,克拉瑪依醫學基地部分投用,西南科技小學完成主體建設,古海生態公園建成10公里綠色漫步道,建設晨晚練點190個、5G基站236座。
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方面,克拉瑪依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全力以赴打造文化潤疆引領示范區,開展文化惠民活動440場,成功舉辦中國詩歌秋晚。因為成績突出,該市獲得“新疆石油文化之城”“全國圍棋之鄉”等榮譽稱號。
克拉瑪依還努力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截至去年底,95%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9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市通辦”,8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立足新發展階段,克拉瑪依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堅持“為油服務”不動搖,克拉瑪依全面啟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石油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全力支持駐市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穩產上產,累計生產原油1370萬噸、開采天然氣42.6億方,油氣當量突破歷史新高。
按照“延鏈、補鏈、拓鏈、強鏈”的原則,克拉瑪依以駐市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為龍頭,著力推動千億產業集群發展,累計開發項目121個,投資218.2億元,建成投產14個,全市千億產業集群實現產值1580億元。
圍繞城市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克拉瑪依補齊短板、鍛造長板,著力提升產業鏈價值鏈水平,從而實現城市發展質量效益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堅定“一主多元”產業發展方向,該市著力在找準、破解制約全市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上下功夫,產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據介紹,“一主多元”,即石油石化產業為主,旅游、商貿物流、數字經濟、航空、金融、新能源等相關產業多元發展。
在多元發展方面,亮點頻頻,從旅游產業發展可見一斑。去年,克拉瑪依累計接待游客1120.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1.4億元,分別增長61.1%和94.2%。
伴隨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增長,該市旅游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烏爾禾國際自駕房車露營地成功創建5C自駕車旅居車營地,黑油山和獨山子大峽谷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匯嘉濱河廣場成功創建自治區旅游休閑街區,獨山子老煉油廠、克拉瑪依油田入選國家工業遺產,烏爾禾查干草村成功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克拉瑪依區、烏爾禾區獲批自治區全域旅游示范區。
科技創新驅動,是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的重要引擎。
過去一年來,克拉瑪依有28家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一家企業獲得“科技小巨人”稱號,20個項目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獎,3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獎,22項專利獲得自治區專利獎。
同年,克拉瑪依烏爾禾通航機場完成校飛,克拉瑪依機場改擴建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工程主體完工,航空產業基金組建工作全面啟動。
堅持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克拉瑪依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城市改革開放力度大,創新成果多。在推動科技創新的同時,克拉瑪依不斷提高開放水平。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3.1853億美元,同比增長62.3%,利用外資776萬美元,全疆排名第四;全年進出港旅客40.4萬人次,增長12.8%。
首屆新疆名優特農產品展銷會暨旅游資源推介會、北疆特色產品展銷會、北疆春季房車展等特色展會成功舉辦,絲路臻選直購中心順利開業,全疆特色商品在克拉瑪依集中展銷。
在此基礎上,克拉瑪依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建立重點儲備項目庫,建立企業對口聯系機制和外商投資服務機制,成立絲綢之路創新發展研究院,中科院大學中亞學院項目納入自治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項目庫,絲綢之路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基本形成。
通過健全完善招商引資工作體系,克拉瑪依制定招商引資考核獎勵辦法、以商招商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項目洽談數增長170.2%,年內234個新建、續建項目全部開工,供熱老舊管網改造、輝煌世紀綜合樓、江蘇天合光能等95個項目建成投用。
據介紹,克拉瑪依全年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80.8億元,增長76%。其中,區外到位資金增長134.7%,增速位居新疆第二。
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群眾,克拉瑪依在全疆首推行政執法“四張清單”,推進包容審慎精準監管,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平均壓縮57%以上,即辦事項比例達40%,商事制度改革典型經驗做法獲國務院表揚。
克拉瑪依堅持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下大力氣破障礙、提效能,“千人入千企”活動常態化開展,為市場主體持續釋放活力。
據介紹,2021年克拉瑪依累計解決企業困難問題近千個,124家企業實現“小升規”,金融支持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71.7億元,在冊企業、個體工商戶實現雙增長,企業活躍度達81%,位居全疆首位。
為減輕企業負擔,克拉瑪依規范建設用地市場管理,優化調整城鎮標定地價、農用地基準地價和集體建設用地基準地價,以先租后讓、彈性出讓等方式供應工業用地,降低企業初始用地成本近8000萬元。
在國企改革方面,克拉瑪依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完成市屬國有企業股權劃轉工作。截至目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任務完成率達95%,考核評為優秀等級。
過去一年,克拉瑪依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8.92億元,增長27.39%;上繳稅費6.7億元,增長24.07%;實現凈利潤8.46億元,增長147.37%。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幸福。
克拉瑪依將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形象、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徑,統籌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精細管理、更新美化,城市面貌逐步改善。
2021年,克拉瑪依有序推進市區兩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創新劃定油氣生產區,高水平謀劃城南商務旅游區、金龍湖、大漠公園等重點區域規劃設計,完成1.8萬宗涉油土地歷史遺留問題清理清查,為城市可持續發展預留了土地空間。
在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方面,克拉瑪依完成52個老舊小區年度改造任務;22個“四供”維修改造項目有序實施;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866套,逐步解決新市民無房人群周轉性住房需求;新增停車位1.1萬個,增設花箱、景觀小品88處,城市環境更加美化。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克拉瑪依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施地方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三線一單”落地應用。
去年,克拉瑪依全市新增綠化面積8794畝,人工造林4000畝。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91%,PM2.5平均濃度下降11.5%,消除了重度污染天氣。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通過國家終審,碳達峰、碳中和納入全市發展規劃整體布局,重點行業企業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