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琰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屈光參差性弱視作為臨床較為常見的弱視類型之一,其能夠造成雙眼視網膜像清晰度及大小不等,融合難度較大,且會造成視覺中主動抑制模糊影像從而導致屈光度較高形成弱視。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的健側眼視力相對較好,難以被發現,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1-2]。因此,在該病被診斷后應及時給予患兒正確的治療以取得最佳療效。屈光矯正作為目前治療屈光參差性弱視最為基礎的方法,已有大量文獻表明證實其能夠促進患兒視力的恢復,但仍有部分患兒會因其他因素導致治療失敗[3]。鑒于此,本探究將回顧性分析2018 年1—12 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60 例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臨床資料,探討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及其影響因素,以為臨床提高治療效果提供參考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研究上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回顧性分析2018年1—12月收治的60例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臨床資料。其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齡3~12 歲,平均年齡(6.31±3.72)歲;弱視程度:輕度22例,中度26例,重度12例。
納入標準:(1) 符合《弱視診斷專家共識(2011年)》中相關診斷標準[4]。(2)均為單眼弱視。(3)病歷資料的抽取及閱讀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排除器質性病變者。(2)排除斜視患兒。(3)臨床資料殘缺者。
所有患兒均進行常規外眼、眼前節、屈光間質及眼底等檢查,給予患兒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沈陽興齊眼科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70423,規格:0.4 mL:0.04 mg)10 g/L 涂眼,佩戴合適的眼鏡矯正屈光不正。在佩戴好眼鏡后對檢測眼進行單眼遮蓋,時間為全天遮蓋。此外,進行常規的增視、脫抑制治療及雙眼視立體訓練,增視治療則采用PBH-11 型增視明目儀進行治療,1 次/d。雙眼視、立體訓練則按照增視能光盤系列提供的訓練方式,15 min/次,1次/d。
(1)統計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弱視程度、屈光參差類型等。比較兩組上述資料差異性,找出影響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的因素。(2)參照相關文獻[5]評價兩組治療療效,以屈光矯正治療后視力提升≥2 行者為視力有進步,以屈光矯正治療歸于視力提高<2 行者為無進步。弱視程度:經治療后矯正視力為0.6~0.8 為輕度弱視;矯正視力為0.2~0.5 為中度弱視;矯正視力<0.2 為重度弱視。治療依從性:采用本院自制治療依從性問卷,其中好表示能夠配合治療護理順利進行;一般表示經干預后能夠勉強接受治療或護理;差表示對治療護理具有抵觸,無法進行治療或護理。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采用多項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0例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中,其中治療有進步的有43例(71.67%),將其納入進步組,無進步的有17 例(28.33%),將其納入無進步組。
經卡方檢驗初步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治療依從性、屈光參差程度、及弱視程度均可能是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影響因素(P<0.05),見表1。
將表1 中比較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自變量并為其賦值(表2),將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進步與未進步作為因變量(1=進步,0=未進步),經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得出,治療依從性差、屈光參差>4 D、及中重度弱視均是影響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3。

表1 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的單因素分析 例

表2 自變量賦值表

表3 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屈光參差性弱視是臨床導致兒童弱視的常見誘因,該病在臨床多以雙眼屈光度不一致為主要表現[5]。目前,針對該病的治療多采用佩戴矯正眼鏡、健眼遮蓋及壓抑健眼進行治療,其中遮蓋健眼的屈光矯正治療被認為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但仍有部分患兒會出現治療效果不佳或失敗的情況發生[6]。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得出,治療依從性差、屈光參差>4 D、及重度弱視均是影響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如下:(1)治療依從性差。由于患兒年齡相對較小,在接受遮掩治療期間,會由于美觀的問題產生抗拒治療心理,繼而降低治療依從性,影響治療效果。大部分患兒家長缺乏對疾病危害性的認知,導致患兒無法及時接受治療[7]。此外,由于該病的治療周期相對較長,且接受早期治療患兒的視力提升相對明顯,此階段的患兒及家屬會失去治療耐心[8]。因此,針對治療依從性較差的患兒應多與患兒家屬積極溝通,普及疾病常識,使患兒及家屬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2)屈光參差程度及弱視程度。本研究結果中表明屈光參差程度越高,且弱視程度越嚴重則治療的效果越差。弱視程度越嚴重則會導致視覺細胞及神經長期脫離外界物象的準確刺激而發生衰退,若未接受及時的防治則會造成單眼弱視斜視,甚至視力永久低下,影響治療的效果[9]。有文獻表明[10],弱視的程度與屈光參差的程度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故應針對屈光參差程度越越高及弱視程度越嚴重的患兒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定期回院進行復診并要求患兒家屬能夠全力配合。
綜上所述,治療依從性差、屈光參差>4 D、及中重度弱視均可能是影響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屈光矯正治療效果的風險,臨床應針對存在風險者進行積極干預,以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