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俊
南陽市中心醫院血管超聲科,河南 南陽 473000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7 萬名女性被診斷為乳腺癌,其中7 萬人死于乳腺癌,分別占所有新發癌癥病例的15.1%和所有女性癌癥死亡人數的6.9%[1]。腋窩淋巴結狀態是乳腺癌患者治療的最重要預后因素,合理篩查程序有利于腋窩淋巴結陰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診斷[2-3]。在乳腺癌中,一線原發性腫瘤引流淋巴結,即所謂的前哨淋巴結,是腫瘤特異性T 細胞激活的部位,同時也是腫瘤誘導的免疫抑制直接干擾免疫激活的部位,對乳腺癌的預后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3-5]。目前,大量診斷方法如磁共振、超聲等技術主要集中在對乳腺癌的檢查中,這些技術在乳腺癌轉移性前哨淋巴結中的應用較少[6]。因此,研究對比常規超聲和超聲造影在診斷乳腺癌轉移性前哨淋巴結中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南陽市中心醫院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均為女性。患者均先采用常規超聲,在患者體表對前哨淋巴結進行標記,再例行超聲造影,對可疑前哨淋巴結進行穿刺,并做病理組織學檢查。患者年齡29~72 歲,平均年齡(48.68±6.87)歲;體重45~78 kg,平均體重(58.32±4.32)kg;腫瘤直徑6~55 mm,平均直徑(24.51±8.24)mm。本研究獲得醫院基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乳腺癌臨床診斷標準[7]。臨床資料完整。自愿接受常規超聲或超聲造影。>18歲。簽署該項研究的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腋窩處觸及腫大的淋巴結。對造影劑過敏。有淋巴或乳房區域手術史。
常規超聲:使用Acuson Antares 多普勒超聲儀(德國西門子)進行診斷,探頭頻率7~10 MHz。向患者解釋超聲掃描程序,患者仰臥位,并在患者的肩膀下放置一個中等大小的枕頭,以支撐乳房和同側腋窩。將同側手置于患者頭部后方,腋窩充分暴露。用探頭對患者乳房和腋窩進行掃描,準確記錄淋巴結大小、內部回聲等。轉移性淋巴結以內部回聲不均勻、未見淋巴門、淋巴結縱橫比小于2、向心性寬闊型淋巴結皮質為特征,當患者具有上述兩個以上特征時為轉移性淋巴結[8]。將掃描到的可疑前哨淋巴結標記,確保超聲造影、術中病理學檢查的前哨淋巴結為同一個淋巴結。
超聲造影:配制造影劑的生理鹽水混懸液,注射在乳房發生腫瘤部位皮下,按摩后,使用Acuson Antares 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頻率設置為4 MHz,編碼成像系統,對乳房及腋窩進行掃描,觀察標記的可疑淋巴結情況,進行病理學檢查[9]。
(1)以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為金標準,統計常規超聲、超聲造影診斷結果,與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進行對比。(2)比較兩種診斷手段的靈敏性、特異性。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病理組織學檢出轉移性前哨淋巴結40例,常規超聲轉移性前哨淋巴結檢出率為47.50%,超聲造影轉移性前哨淋巴結檢出率為85.00%,超聲造影轉移性前哨淋巴結檢出率高于常規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轉移性前哨淋巴結檢出率情況
常規超聲的靈敏性為35.00% (14/40),特異性為90.57%(48/53),超聲造影的靈敏性為55.00%(22/40),特異性為77.36%(41/53),見表2。

表2 常規超聲診斷結果
超聲造影的靈敏性為55.00% (22/40),特異性為77.36%(41/53),見表3。

表3 超聲造影診斷結果
超聲造影的靈敏性、特異性與常規超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乳腺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且有低齡化的趨勢[10]。淋巴結轉移是乳腺癌患者常見的轉移途徑之一,乳腺癌患者淋巴結狀態評估對于預后意義重大[11]。常規超聲減少不必要的活檢,直觀展現患者淋巴結的狀態,但該技術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不能顯示前哨淋巴通道和引流途徑,因此,新的診斷手段替代常規超聲的需求迫在眉睫[12]。超聲造影是利用造影劑使后散射回聲增強,明顯提高超聲診斷的分辨力、靈敏性和特異性。不僅如此,研究表明,超聲造影能夠觀察到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的血流灌注情況[13]。目前,超聲造影技術也應用到乳腺癌的診斷中,能夠降低診斷的假陰性率[14],但仍處于初步階段。
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造影轉移性前哨淋巴結檢出率高于常規超聲,在以病理組織學檢查為標準的前提下,兩種檢測手段的靈敏性、特異性無差異,與田京麗等[15]人的研究結果相似。超聲造影能增強前哨淋巴結回聲,淋巴管顯影,提高前哨淋巴結的診斷率,與常規超聲相比靈敏性、特異性無明顯變化可能與樣本量較小有關,也可能和診斷部位和疾病種類有關。部分患者對超聲過程中使用的造影劑存在過敏反應,經皮注射造影劑應密切掌握禁忌證,常規超聲過程不涉及造影劑,因此,常規超聲安全性優于超聲造影。
綜上所述,超聲造影在診斷乳腺癌轉移性前哨淋巴結中的診斷率優于常規超聲,但靈敏性、特異性二者間無明顯差別,可以將超聲造影作為常規超聲的一個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