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范玉輝
“全媒體”一詞在新聞界和學術界尚未有明確的定義,近年來眾多學者一直在討論和研究,眾說紛紜。毫無爭議地說,全媒體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論斷,從此社會全面進入以“四全”為主導的全媒體時代。從廣義的范疇上講,全媒體是傳播形態的多和全,是結構上的介質聚集和規模效應,是用數字產業的邏輯和數字技術的潛能來重新打量一切。[1]全媒體既有傳統媒體傳播的話語權壟斷優勢,又有新媒體內容傳播的快、全、靈、多,兼有自媒體傳播的便捷。全媒體的優勢為中國武術格斗賽事傳播提供了新的空間和機遇,同時也帶來了考驗和挑戰。武術格斗賽事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化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倫理觀念,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神文化符號。武術格斗賽事的傳播不僅關系到武術的發展,在意識形態上也決定了中國武術文化的根基。因此,搶抓傳播機遇,合理規避傳播風險與挑戰,探求全媒體下的傳播路徑,將中國武術格斗賽事運營成為全球性的頂級賽事,具有理論指導價值和現實意義。
互聯網絡誕生之前,大眾獲得武術格斗的相關信息大多是以圖文形式呈現的,借助于武術名家傳授的圖文,或者是武俠作家編著的書籍,人們借助圖文加以想象發揮,也能修煉出自認為的“降龍十八掌”。圖文的傳播方式要求受眾群體須有書籍在手,傳播速度慢、范圍小。借助電影、電視、互聯網傳播后,視頻影像和語音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加快了傳播速度,人們看到直觀詳細的武術格斗場景和畫面,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特別是互聯網的傳播,使受眾群體更加廣泛。
從傳播主體層面來說,全員媒體的到來使得人人皆媒傳播平臺更加豐富多樣,原有的專用傳播器械被一部手機取代。移動客戶終端產生的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入戶門檻低、方便快捷、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和物質,便于大眾理解和接受。編輯武術格斗視頻,無須具備專業視頻制作技能,憑借簡單的道具和錄制設備,操作者只需將武術技能在攝像范圍內順利完成,通過互聯網終端將其發送至網絡,視頻瞬間可以傳遍世界各地,實現了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及時性、新穎性。
傳統武術源于農耕社會,歷史悠久,拳種繁多,包括套路、散打和功法等主要練習內容,以家傳或師徒傳承為主要方式。[2]傳播主體身份單一,往往形成師父、長者、幫主等權威的傳播者,傳播內容加之主體個人意志修為,傳播效果優劣難以有統一的評判標準。經過實踐錘煉檢驗傳承世人公認的武術文化和技能,造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武術絕學存在受眾偏少甚而絕跡的可能。由于歷史的原因,形成權威且唯我獨尊的單一傳播主體,加之封建社會“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對傳授者不敢有妄評亂議。傳統媒體時代的到來,主體根據社會主流導向選擇傳播內容,主導時代的輿論導向權威明顯,傳播方式自上而下,未形成有效的溝通互動與反饋。全媒體時代主客體之間的身份界限模糊化,打破了階層、職業、地域、文化程度等的身份屏障,主客體的平等性促進了多元文化內容的交流互動,多元文化吸引不同群體的參與,采用豐富的表達方式和運用全媒體的不同渠道守護自身話語權,這為我國武術格斗賽事提供了更多具有話語表達權的傳播主體,主體身份多元化發展更利于武術格斗賽事的傳播繁榮。
新媒體的傳播方式給大眾提供了一個虛擬的社交平臺,“人人皆媒體”“人人皆可評”,任何人都可以對武術格斗文化賽事進行創作、評論、點贊和轉發,發布者和評論者可以互動、互為粉絲,互相交流心得體會,通過這種社交屬性,促進了武術專家大師和武術愛好者的人際交流和優質資源的迅速傳播,同時刺激武術格斗的網絡達人主動求變、推陳出新,創造出更為流行和富有深意的格斗視頻,提高了自身流量和關注度,給普通武術愛好者提供了以公開、透明、溫暖、和諧的方式響應與踐行平等的對話環境,吸引了大批草根民眾積極投入,提升了用戶的參與度,習武練武言武更加平民化。
話語權是指主體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在全媒體語境下,話語權是指一種信息傳播主體潛在的現實影響力,影響力的大小取決于主體的智慧、學識、實力。[3]武術格斗在通過全媒體傳播時,武術傳播主體和主流傳播平臺不時受到不同人群和媒介的侵擾,試圖分散和分流削弱武術主流話語權。
武術格斗在長期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出現特定時局下的人物、規則、言論指引從武者的修煉導向,從武者以導向為目標潛心苦練欲成為世人典范,具有導向性質的“人”或“物”就代表當時的主流話語權。如武術家階層所組成的“武林”,代表俠義精神的 “一諾千金”“一言九鼎”“精忠報國”“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等,具有指導習練目的的“習武技術者,以增強體質為宗旨”“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壽不老春”等[4],約定俗成的規整武術格斗健身健康積極向上的發展理路,占據著頂流武術發展的話語權。主流話語權對習武者的態度、思想、行為起到了無形的規范和約束,引導習武者歷練成為大俠大師,繼而提煉傳承更高層次的武術精髓。歷史演繹過程中形成的“權威”確保了武術格斗自身的信譽,具有良好的影響力和公信力,使得從武之人相戒相守。而全媒體覆蓋全球以來,國家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文明的巨大進步。全員媒體的產生,體現了民主化時代的特征,體現了多元話語共鳴對一家獨大局面的取代。[5]眾多媒體的多元化發聲,打破了話語傳播的壁壘,各種話語觀點在無障礙地進行傳播,引起了武術組織、表演、競賽發展話語的百家爭鳴,也出現了一些“隔墻打人”“踏雪無痕”“成仙化神”等封建迷信邪說,聚焦流量焦點,不斷沖擊和削弱主流武術格斗話語權。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低俗被定義為低級庸俗,媚俗是迎合于世俗,兩者常指個人言語、作風、認知的低級化傾向。低俗媚俗化傾向的興起是受眾對通俗的過分解讀[6],而對主流和權威發起挑戰,好奇心、獵奇心及占有欲旺盛,企圖利用另類的方式、異常的舉止刺激作用于大眾的感官神經,試圖用短暫狂歡的快感來混淆傳統與叛逆。眼球經濟和利益的驅使使得無良商人、媒介平臺和主播忽視媒介本身的社會傳播功能,將全媒體作為獲取利益的工具,借機包裝炒作假大師等制造低俗媚俗場景誤導大眾認知。追求流量犧牲質量,追求利益嘩眾取寵迎合觀眾的獵奇口味,給人以中國傳統武術文化野蠻低俗、唯利是圖的感受,讓中國傳統的尚武精神退化成為市井的約架表演,卷入現代化商業的利益茍合爭奪中,逐漸走向小眾市場化。
目前,我們國家版權保護政策和法規還有待完善,對版權保護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尚需進一步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是武術格斗傳統文化可有效參考的版權保護法規之一,它不僅能保護武術的和諧健康發展,還可以保護文化傳承自身的利益,有利于更好的武術創作。傳播主體通過全媒體平臺對武術格斗賽事進行傳播,首先,自身存在侵權概念模糊不清,版權意識、法律意識薄弱的情況,在相關平臺上不自覺地進行了相關文字視頻的創作和發布,侵犯了所有者的著作權,沖擊了規范市場下的武術傳播。其次,全媒體APP傳播平臺為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編審審核把關不嚴,忽視作品的出處與來歷,為了點擊流量和聚焦觀眾視線,無節制地復制粘貼高流量作品,在自身平臺加以展示,造成侵權事件的發生。最后,傳播主體在制作手段、制作技術相對粗糙達不到最佳的境界時,不具備對文字視頻及時深度加工處理的能力,而刻意追求傳播內容的高效性、及時性、新穎性,采用剪輯其他相關體育視頻內容,拼湊、照搬照抄等發布到相關平臺,因此侵犯了著作權。
堅持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新聞媒介觀,堅持黨領導下的新聞黨性觀和宣傳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確立武術格斗核心價值觀權威,將保家衛國和習武練武強身健體作為目標,以武術格斗者在未來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為導向,更以捍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使命追求。武術格斗只有確定應有的話語權威,才能確保武術格斗保持正確的傳播方向,主導武術發展的未來。確立傳播內容權威、傳播效果權威、傳播方式權威,弘揚正氣,主導社會輿論。
新媒體的傳播方式迎合當下受眾群體感官視覺的審美。中華武術格斗項目借助新媒體優勢傳播手段,結合當前受眾的心理特征、生活習慣、欣賞品位和社會文化背景,選擇科學合理的文化內容、競技防身教育視頻、專業競技、地域特色的人物或歷史傳承等內容,在新媒體上揚長避短地宣傳推廣,以滿足觀眾生活、娛樂和文化的需求。
武術精神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武術格斗在新媒體的傳播過程中,應該根植于中國武術傳統文化,從禮儀、服裝、場地、術語等方面凸顯傳統文化的特點[7],注重對人的教育作用,注重人格的培養,讓傳統的武術格斗成為以武會友的舞臺,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武術文化展示的窗口;采用簡化規則要求,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女子防身術、擒拿術等常見實用的見招拆招的格斗技巧、受眾喜聞樂見的各種鎖技等,豐富傳播內容,博取不同受眾群體的眼球,逐漸擴大受眾群體,惠及普通民眾;借助抖音、微信客戶端編輯的視頻可以從專業角度,對中國武術文化、歷史源流、武術套路、武術門派等進行詳細的闡釋;注重培養“武林高手”“大俠”“大師”等品牌,樹立明星效應,有效匯聚注意力、擴大和提升影響力。
傳統媒體是“主導受眾型”且具有一定壟斷性質的媒體。現代武術格斗利用傳統媒體編審嚴格的特征,樹立權威話語導向,傳播優秀的中國武術文化、歷史積淀、風俗風貌,使社會上形成良好的尚武風尚、強身健體的武術價值觀以及精忠報國的思想意識。利用新媒體和自媒體挖掘整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的、民族性的武術資源,破除交流不便、溝通不暢、門派之爭和思想束縛的偏執觀念,加強武術格斗的文化交流和傳承,適時、快速、大容量地將具有特色的民族武術文化及武術技巧進行高效傳播,創造新的前沿武術文化,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特性,加強武術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傳播主客體是指武術格斗賽事的傳播者與受眾,是傳播的關鍵因素,直接決定傳播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傳播效果的成敗。傳播主體應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選擇優質的傳播內容,編輯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言語視頻等,通過合理的平臺向不同階層有針對性地有序發布。平臺從專業角度把控信息的傾向性及其傳播效果,去偽存真,運用云算法將傳播內容推送給定位人群,避免信息等級階層的誤擾。受眾客體接收信息后,結合自身現狀、生活經驗、社會閱歷和文化程度對內容加以甄別和判定,從傳播內容是否適宜、定位人群是否合理、是否滿足受眾群體需求和興趣的角度,將一系列效果反饋給主體,此舉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低俗媚俗以及侵權行為的發生,將不良勢頭撲滅在萌芽狀態。通過互動思想交流,主體優化調整傳播內容、途徑、方式等,采用“傳播+反饋+優化”的方式,達到主體傳播效果最佳,而客體獲得滿意信息的雙贏效果,擴大武術格斗傳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