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力
開創“雙奧之城”先例,北京經驗、中國風范永載奧運史冊。北京2022 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會”)是我國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復雜形勢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舉辦的重大標志性活動,也是繼《奧林匹克2020 議程》通過后第一屆申辦、籌辦和舉辦“可持續·向未來”和“創造奧運會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新典范”的奧運會,具有里程碑意義。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現實要求,是為實現我國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外部條件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迫切需要。北京冬奧會為踐行綠色辦奧理念、加強全球科技創新協作、落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世界生態文明建設、強化體育競爭與合作、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作出示范性實踐,推進了世界各國在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共同發展,打造了奧林匹克運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良性互動、相互促進的最佳局面,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體同譜寫了新的篇章。因此,北京冬奧會致力于倡導、踐行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行動,并以此作為中華民族的時代使命、歷史責任、未來擔當。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主旋律,合作與共贏仍然是當今時代潮流,如今時刻是人類命運緊密相連的時刻,如今時刻是各國利益深度融合的時刻,如今時刻是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威脅和挑戰的時刻。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是世界人民在歷史正確的一面,堅持奧林匹克精神,堅持國際體育公正和道義,不僅推動人類體育事業邁向了新臺階,也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革新發展。
2021 年7 月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要持續推進全球共同治理。必須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原則,遵循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境界,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我國向國際社會作出的碳達峰、碳中和重要承諾,扎實推進奧林匹克精神深入世界人民心中,帶動全社會全人類精神文明全方位提升,為不斷推進全球共同治理和人類文明共同進步提供中國行動。
北京冬奧會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加強了世界各國對話與協商,有利于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也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推動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著力共同解決全球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問題,著力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沖突此起彼伏等問題,著力共同解決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蔓延問題,致力于解決全球性問題、不斷推進全球穩定發展、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世界共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北京冬奧會孕育和發揚的偉大民族精神,不僅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更好更全面推進現代化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全力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事業的行動支撐。
中華民族是一個“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偉大民族,北京冬奧會孕育和發揚了這一偉大民族精神,使其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北京冬奧會成功籌辦舉辦,展現了廣大冬奧建設者、工作者、志愿者心系祖國、承擔使命、肩負責任、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積極工作精神,也展現了廣大賽會服務保障人員、醫療防疫人員、城市保障人員以及全國各行各業從業人員雍容大度、熱情好客、真誠友善、文明包容的友好友誼精神,還展現了廣大冬奧建設者、辦賽人員等苦干實干、知重負重、迎難而上、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進一步體現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設計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外事工作者、氣象工作者以及其他各條戰線上的全體工作人員執著專注、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精神,更加突出了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協同聯動、緊密攜手、共創未來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和睦友善、團結合作、和諧相處的偉大民族。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 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兌現了中國人民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體現了中華民族言必信、行必果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為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重要貢獻,體現了中華民族追求和平、和睦、和諧、友善的偉大民族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作走向未來、文明交流共同進步、共克時艱提振信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就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一方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積極“走出去”;另一方面,向世界張開熱情的臂膀,展現中國人民的真誠友善,錨定既定目標,積極“引進來”。“一帶一路”是我國“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合作倡議,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貢獻的高舉合作共贏旗幟、引領開放變革潮流、造福各國人民的全球公共產品,也是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保障。堅持自信開放之勢,有利于提高“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質量,明確“一帶一路”未來合作方向、重點合作領域和行動路徑,開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局面。堅持自信開放之勢,有利于增強“一帶一路”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暢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打開共創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而不斷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共創未來之態加快建設新型國際戰略關系。順時代之潮流,應世界之趨勢,堅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面、人民利益的一面、人類進步的一面,堅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平等的基本準則,加強團結合作,促進交流互鑒,推動攜手進步,為打造更高水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高的貢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是中華民族同世界各族人民一道,不斷推動奧林匹克精神向前發展,豐富奧運文化系列產品與活動,推廣奧運文化傳播,進一步拓寬奧運人文交流,增加全世界各國人民國際體育舞臺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為加快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創造了有利條件。堅持以共創未來之態“一起向未來”,有利于維護和諧穩定消除分歧、加強交流合作消除隔閡,實現世界和平、團結、公平、包容、非歧視,推動加快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堅持以共創未來之態團結緊密攜手有利于更加準確把握國際格局和世界潮流的發展趨勢,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信心,實現合作共贏、互助共享的共同治理目標,筑牢新型國際關系的基礎,開創世界新格局。
“天下一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天下為公”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憧憬,“協和萬邦”是中華民族的歷來主張,中華民族始終堅守為世界謀大同的天下情懷,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為推動人類自由解放,始終堅持公平正義;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始終堅持合作共贏。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符合世界歷史潮流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選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建設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發展、維護國際秩序的直通大道,必須持之以恒、毫不動搖地堅持。隨著全球化、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人類的命運更加緊密相連,要繼續發揮“冬奧效應”,加快推動構建更高水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將是我國新的征程上的重要一環。因此,回首過去,立足現在,面向未來,我們堅信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必定愈走愈寬廣,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勢必定愈來愈雄壯,我們始終踐行著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世界的理念。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一直以來,我們秉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原則,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持久發展、持久進步的世界。秉承奧運理念,促進世界文明進步。
縱覽歷史長河,5000 多年來,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傳承團結世界各國人民、共同攜手前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偉大民族精神,近代中華民族奮斗史見證了這一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努力史見證了這一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改革開放實踐史也見證了這一偉大民族精神。堅持奧運精神,普及奧運知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傳承世界文明、推動世界發展、促進人類進步的統一體,是植根于全人類、反映全人類意愿、適應世界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條路能行得通、走得遠、發展得更快更好。中華民族是當今世界最有理由自信的民族,只要我們堅定奧運意志,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積極學習借鑒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歡迎和接受一切有益的建議和善意的批評,完全有理由相信中華民族有條件和有能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做好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