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莉
一、幼兒園德育中面臨的問題
(一)課程改革帶來的挑戰
目前幼兒園課程改革一直在進行, 幼兒知識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 游戲的時間相對減少,這給幼兒園品德教育發展帶來挑戰。教師需要對課程改革在品德教育中的影響進行思考, 課程改革中的一些具體條例給現在幼兒園的道德教育也帶來了一些啟發, 如可以適當地開設幼兒德育課程。課程改革中關于教學法的變革就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其中不但要求幼兒園教師不能進行灌輸式的教學, 還啟發教師應該與幼兒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 促進教師與幼兒的共同發展。
(二)幼兒園教師在德育中遇到的難題
幼兒園德育工作是較為復雜的, 它需要幼兒園以及教師方面進行合作以及協調,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 在落實德育目標以及培養幼兒綜合素質的過程中, 幼兒園教師的作用也需要得到更大的發揮。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工作不能只限于課堂教學, 在課下也應該與幼兒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 尤其是在對幼兒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創新, 并且將幼兒的道德教育更加的系統化以及規范化。幼兒園德育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將德育工作與日常教學緊密結合, 才可以使德育工作為幼兒園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這樣也可以使教學更為持久。
二、在幼兒園課程及一日活動中彰顯德育
(一)德育教育總體思路。幼兒品德教育要與五大領域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因為各領域課程教學活動本身包含著許多有價值的德育因素。比如,在語言活動中,要重視培養幼兒愛親人、愛祖國、愛自然的情感;在科學活動中應讓幼兒從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合作實踐中培養做事講方法、講順序、細致嚴謹、合作共享的探究合作品質;在藝術活動中通過歌唱、手工制作和創意作品展示對幼兒進行審美情趣陶冶等,這些都是很有效的德育途徑。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必須遵循入心入腦、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發展規律,必須遵循幼兒認知成長發展規律。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活動形式多樣,是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個性培養、發展個性傾向提供鍛煉的好機會。“生活活動教育化,教育活動生活化”,通過將生活活動和教育教學有機結合,培養幼兒獨立自主性、自信心及合作謙讓等品質。
(二)以思政課為載體實現幼兒德育良好發展形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幼兒園應將思政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融入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革命傳統教育應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沁入心扉。
1. 讀繪本——有故事的思政課
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選取合適的紅色繪本故事進行講述,在故事結尾處要進行總結升華,知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和富強,在幼兒心里播下一顆愛黨愛國的種子。
2. 去參觀——行走的思政課
激勵愛國情懷,重溫革命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前往紅色舊址、歷史長廊等進行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觀看歷史文物、聽講解等方式,了解歷史,從而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堂行走的思政教育課,通過優化幼兒園思政教育形式,幼兒從小建立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3. 動手制作——我筆下的思政課
疫情期間,可以以“中國加油”為核心,通過繪畫、手工制作等形式積極開展愛國思政教育。一幅幅為抗疫加油的畫作,一聲聲稚嫩卻有力的“中國加油”,一次次為防疫做出的熱心宣傳,均能表現孩子們一腔的愛國熱情和勇敢擔當的決心。
4. 神州飛船——與時俱進的思政課
思政課還應該與時俱進,教師要善于抓住時事熱點,如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之際,組織“致敬神舟 筑夢航天”的思政課活動,一起見證了又一個中國“太空夢”的實現。觀看結束后還可以鼓勵幼兒用畫筆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也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送上衷心的祝福。鼓舞了孩子們心中的航天夢,培養孩子們熱愛祖國、以祖國為豪的情感。
5. 家園合作——家長思政課
家長在幼兒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把家長請進幼兒園,擔任老師的角色,為幼兒上課,組織幼兒游戲,是一種全新的家園聯系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家園互助方式。家長助教活動是許多幼兒園挖掘家庭教育資源、形成家園共育的主要實踐活動之一。在家長助教活動中,教師扮演好“發起者、組織者、參與者”的角色,探尋有效的指導策略,以保證家長在思政課的活動中順利開展。家長助教,可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專業信息,增加生活經驗有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
“家長思政課”拉近了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距離,成為幼兒園教育中新的資源。家長們帶著自己特有的專業知識走進課堂,帶給孩們嶄新的、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彌補了教師在專業領域的不足,實現了家庭與幼兒園更為平等、更為廣泛的教育互補,家長思政課為教師和家長間提供了一個交流和經驗共享的機會:家長可以分享教師先進的教育觀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經驗,教師也可以從家長那里獲得更多有關幼兒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長對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從他們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中獲得幫助。
家長思政課的活動充分體驗了家園合作,于教師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家長家庭教育的開展都有非凡的意義,為幼兒的發展更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幼兒園教育中思政課程滲透效率的關鍵點
(一)增強教師的教學素質。首先是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教師應自主提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成長思想;其次是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幼兒教師應確保有目的性與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再次是內化思想課與幼兒學習活動滲透的意義,突破幼兒教師自身的職業狹小空間,把幼兒視作社會主義事業接班者充分培養,扎實地進行教學工作;最后是分析道德教育的關鍵點以及幼兒成長傾向,科學地開展德育教學工作。新課改條件下,幼兒教師要和幼兒一同成長,形成平等溝通的道德結構體系,落實教學相長的思想。樹立幼兒知識觀念與道德觀念,凸顯幼兒為中心的教學發展觀。另外幼兒園管理者要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的過程,組織教師參與實踐操作觀摩,增加教師思政課教學經驗。定期開展道德評比活動,不管是讀書沙龍還是經典名著的分析,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幼兒園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由此促進思政課有效滲透。
(二)設置德育教學內容。幼兒園教師在思政元素滲透過程中,應關注幾點原則的體現。
首先是科學性的體現,教師要思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促使教學內容更為真實與合理,凸顯幼兒園教育的價值;其次是可接受性的體現,關聯幼兒成長特征與成長規律,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幼兒都存在著知識經驗的不同與學習能力的不同,細致研究有效的教學形式,可促進教學有序化發展;最后是滲透性體現,社會生活中的內容應和自然環境息息相關,教育存在于生活中,教育也要存在于游戲中,不管是社會文化還是社會公德環境,都需求教師納入思政元素,確保多個項目之間有機融合。除此之外,教師要善于對資源進行開發,因為幼兒園教育資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選擇的機會比較多,在思政課元素滲透中要大力提倡和諧友好的教育環境支持,創設和幼兒成長相匹配的環境。這樣幼兒可自主參與活動,幼兒和幼兒之間互相溝通,交換情感,一同分享學習的歡樂,感知學習進步,由此隨時隨地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培養幼兒成長信心。
(三)注重家園一同教育。幼兒園在進行思政課元素滲透中,要體現幼兒園以及家庭教育的內在關聯,若幼兒園正面教育幼兒,而父母反面教育,幼兒很有可能失去成長的方向,不能真正地形成道德標準。德育教育實踐中,家園之間互相關聯,對幼兒德育充分延伸,開展家園共育活動,構建系統性的知識網絡。通過家庭和幼兒園形成一個結合體,大力給幼兒家長推廣對應知識,對家庭資源深層次進行挖掘,凸顯思政課元素滲透的意義。定期組織幼兒家長進行會議,分發家園聯系手冊,動態溝通與傳播消息,這樣綜合分析幼兒園的道德品質培養情況,個性化地開展思政課元素滲透活動。
(四)調動社區教育力量。站在幼兒教育教學的視角下,關系相對密切的環境應以社區為主,因為社區作為幼兒社會化品質發展的第三課堂。在培養適應社會創新需求人才時,要全面走向社會以及融入社會,全面借助社區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延伸幼兒成長學習空間,推動幼兒園教學進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的思政課是關系到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人生課,幼兒園應不斷致力于幼兒的思政教育,為幼兒健康成長護航。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教師應有意識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堅守教育初心,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工作,立德樹人,為幼兒園及幼教事業更好地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給幼兒幼小的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作者簡介:朱莉莉,女,1995年9月生,漢族,福建省泉州人,本科,二級教師,鯉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