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美
兒童的年齡小,是接受教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自身心智成長的重要時期。對于兒童來說,自身的意識還不夠強,對于正確和錯誤的認知不夠清晰,很容易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根據兒童的性格和年齡特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兒童可以對愛國主義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兒童的愛國意識。教師在進行兒童教學的時候要認識到行動教育更為重要,教師可以從一些愛國活動出發,通過實踐的方式對兒童形成更大的影響,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找尋更多愛國教育的素材,通過視頻的方式讓兒童進行觀看,在觀看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為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兒童可以意識到這是自己需要提高的方面,自主探究愛國的意義。
一、通過升旗儀式宣傳愛國教育
升國旗是兒童在生活和學習中非常熟悉的。升旗儀式神圣而莊嚴,對兒童的影響非常大,教師要重視升旗儀式的重要性,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加入升旗儀式的影響,通過更加直接的方式幫助兒童在心中樹立起愛國意識。教師要認識到兒童對于升旗儀式的意義還不夠了解的情況,在升旗中為兒童進行科普,并且通過讓兒童自身實踐進行升國旗、唱國歌、國旗下講話等多個步驟,對升旗的重要性以及其背后的意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例如,升旗的時候,教師可以可組織兒童進行“光榮升旗手”的活動?;顒又?,孩子們應該被訓練確保隊伍整齊,升旗時儀式整齊,孩子們應該被教導儀式尊重祖國。同時,兒童們被教導伴著國歌的宏大節奏升旗。當孩子們在升旗儀式上掌握了需要注意的事情后,教師可以評估他們升旗的表現,選擇表現最好的孩子們。在整個升旗教育活動中,孩子們將學習尊重祖國,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唱國歌時,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一響起,孩子們就會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愛國心高漲。 在國旗下講話時,演說者的演講內容和時間可以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安排。首先,從說話時間的觀點出發,控制在約3分鐘。 第二,在演講內容中,需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征,盡可能選擇富有圖像的情感素材,將節日、紀念日結合起來。同時,要選用合適的名言、好文章、例子等提高情景魅力的東西,選擇可以喚醒孩子的熱愛祖國精神的“為中國崛起而讀書”等語言。還需要注意國旗下靈活演講的熱情,以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把握孩子們愛國心教育的機會。
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及教學材料的選取,增加愛國教育的意義
愛國教育是持續且漫長的過程,對兒童開展愛國教育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兒童內心培養良好的意識,才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教育的時候要考慮到兒童的性格特征和愛好,通過現在更加先進的信息技術對兒童進行教學,使兒童可以在學習中找到自己對愛國主義的認識。信息技術可以收集更多吸引兒童注意力的內容,將一些理論化的知識轉化為更加適合兒童理解的畫面,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實現兒童愛國主義意識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下載國慶閱兵的高清視頻,使他們感受到我們祖國軍隊的強大,深刻了解我們祖國的軍事力量,構建對國家的信心和自豪感,形成熱愛祖國的情感。另外,在教育孩子們擁有愛國心時,不僅要考慮教材,還需要考慮孩子的興趣。孩子們的年紀還很小,喜歡聽故事。因此,在愛國心教育中,可以通過信息整合給孩子們講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此外,2008年奧運會的視頻剪輯和嫦娥一號的成功都是很好的愛國教育資料,豐富孩子們的愛國教育,鼓勵他們慢慢培養熱愛祖國的精神,并將其作為一切行善的動力。
三、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不是教師簡單地向兒童介紹一些理論知識、觀看一些視頻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兒童在實踐中進行認知,融入到自身的行為當中,充分認識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教師需要挖掘在生活中存在的愛國教育素材,并為兒童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使兒童可以快速地投入到愛國教育的學習中,對愛國主義有自己的感悟。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兒童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感悟。
例如,在學習“漂亮的卡片”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兒童一起聆聽“卡片屋”的故事,并用友好的語氣傳達你的話。接下來,教師用故事剪輯的方式向孩子們展示:“小熊在母親生日時送了什么禮物?猴子為什么要給小狗寄卡片?”通過提問的引導,孩子們可以深刻理解到這張卡片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情,讓別人感受到愛。之后,在“給災區孩子們的信”和“祖國的美麗”等活動中可以設計成讓孩子們用卡片表達對災區孩子們的擔憂,講述祖國是多么的美麗。
四、區域活動滲透愛國教育
《指南》指出:“社會學習往往融合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幼兒園區域活動是當前兒童教育最主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契合了兒童的認知特點和成長規律,教學效果更令人滿意,那么幼兒教師也可以在區域活動教學中滲透愛國教育,讓孩子親歷整個活動過程,給孩子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例如,在美工區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兒童制作有關國慶節的標語、燈籠、宣傳板等等;在表演區教師可以讓兒童圍繞愛國主題策劃、表演一些戲劇活動;在角色游戲區兒童又可以扮演社會生活中各個職業、各個崗位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愛國情懷;在閱讀區中,教師可以給兒童準備有關祖國、歷史的各種繪本等等。在形式多樣的區域活動中,兒童的愛國體驗更加豐富而全面,其心智得以擴展,幼兒對社會生活環境的認識激發了他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各項品質也得到了良好的培養,兒童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有了足夠的發展空間。
五、積極參與社會愛國實踐
社會實踐活動是比較特殊的教育活動,它讓兒童的學習和發展不再局限于幼兒園之內,而是更多地走向戶外,深入社會生活之中,使兒童視野開闊、見識增長、體驗豐富,進一步促進兒童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指南》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境影響、感染幼兒”。當前的教育更加強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兒童教師也要對此提高重視,將愛國教育延伸至園外。例如,在“五一”勞動節期間,教師先給兒童介紹勞動節的來歷,讓孩子們認識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和兒童討論交流關于對勞動者和勞動行為的看法, 讓兒童深知勞動最光榮,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兒童的勞動意識,增強兒童的勞動光榮感和自豪感。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兒童在園區內進行義務大掃除活動,比如幫助老師擦桌椅、掃地等等,在兒童勞動時教師還可以為其播放《勞動最光榮》歌曲,調節氛圍。有了這樣的鋪墊,教師可以尋求一個恰當的時機,組織兒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到社區單位中為勞動者送花,慰問勞動者,向各個階層的勞動者致敬,感謝他們的辛勞付出,繼而對自己有所啟發。由此,兒童會積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成長過程中難忘的經歷,讓兒童可以具備更好的品質和精神,對其未來的發展十分有益。
六、家庭環境是兒童的第一學校,愛國主義教育要從家庭環境入手
1. 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和平溫馨的家庭環境
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將會影響到兒童一生的成長,家庭作為社會最基本的部分,它是兒童生活的起點。在這里,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互助、團結友愛,將會對兒童帶來巨大的影響。孩子在家庭里面能夠學會到和平、和諧、善良、團結、互助這些可貴的品質。《指南》中指出:“培養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父母必須意識到家庭是培養兒童愛國主義情感的第一學校和必備搖籃。因此父母在養育兒童的時候,必須要先為他們營造一種和諧的家庭氣氛,讓兒童在這種和諧的家庭氛圍之下,逐漸地樹立好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兒童認識到和諧和團結對于維持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2. 父母要通過閱讀書本等方式給孩子講述相關的愛國故事
對于兒童來說,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對于他們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在這個講述故事的過程當中,父母可以擴大閱讀面,這樣不僅有助于培養兒童的純真性格,更可以將愛國主義精神蘊含在閱讀書本和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在睡覺之前給兒童閱讀一些含有愛國主義情感的書籍或故事,引導孩子在潛移默化的聽故事的過程當中,樹立起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
3. 帶領兒童外出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家庭活動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在帶領著兒童外出進行社會實踐的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將實踐活動的地點選在具有教育意義的紀念館、展覽館這些地方。也許兒童在這一社會實踐的參與過程當中,就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面種下了一顆愛祖國、愛人民的種子,只待以后時間的積累,這顆種子就能變成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參天大樹。可以帶幼兒去參加一些紀念館、展覽館的參觀活動,引導兒童與這些活動進行互動,或者是帶領兒童去觀看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就在這些社會實踐過程當中,兒童就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培養起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人文素養。
4. 引導幼兒從熱愛自己的家和家鄉這方面出發去領悟熱愛祖國的情感
讓兒童以拼圖的形式,拼一幅祖國的地圖。并且在拼好之后,引導兒童思考自己的家和家鄉在這一幅地圖當中處于哪一個位置。當兒童思考出結果以后,教師對其進行指導,正確地找出自己的家和家鄉所處的位置,讓兒童對自己的家和家鄉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并且引導兒童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將其他地方的小朋友的家鄉全部組合起來會得到怎樣一個地區?最后得出結論,一個廣闊的中國是由無數個家庭和家鄉組合起來的,熱愛祖國的領土就要先熱愛自己的家和家鄉。告訴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就首先要從熱愛自己的家、熱愛自己的家鄉出發。
總結:在兒童的愛國教育中,教師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也是兒童愛國主義的啟蒙者。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對兒童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兒童的愛國主義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要以一些比較容易理解的活動為主,以理論知識為輔,使兒童可以在自己的親身感受中對愛國主義有更加全面的認識。教師還應該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以一些兒童可以理解的內容向兒童普及愛國主義,使兒童可以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愛國主義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