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欒斌
摘要:環境設計手繪創思在課堂實踐當中還處于探索應用階段,教學實踐需要繼續完善和發展。針對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教學現狀進行分析,表現在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單項性、盲點忽視性、教學固定化、思維定式化、題材程式化這4個方面。這4個方面明顯制約了手繪創思應用型課堂的發展。針對這些制約存在的問題,對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應用型課堂進行研究。研究內容包括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教學多樣化、盲點連帶性、思維擴展性、思維立體化、題材無風格化這5個部分,最后環境設計教學中,手繪創思應用的問題,教會學生在應用型課堂中主動發現問題、善于分析問題與積極解決問題。
關鍵詞:環境設計 手繪創思 應用型課堂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2(b)-0000-00
The environment design hand-drawing creative thinking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needs to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of hand-drawing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from four aspects: The singleness of creative thinking of hand-drawing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the neglect of blind spot, the fixation of teaching, the stylization of thinking and the stylization of subject matter. These four aspects have obv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d-drawn creative thinking applied clas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se constraints,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hand-drawn creative application-oriented classroom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The research content includes five parts: the diversity, the connection of the blind spot, the expansion of think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thinking and the stylization of the subject matter. Finally, in 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the proble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eative thinking in hand painting, teach students to actively find,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an application-oriented classroom.
Environment design; Hand-drawn creative thinking; Applied classroom; Teaching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在課堂應用研究當中逐步得到重視,因為手繪創思是設計構思的前期階段,反映設計方案的第一思維。之前有一些專家學者在手繪方面通過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將手繪創思與課堂應用相結合還處在探索性階段,特別在教學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手繪創思在課堂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課堂實踐應用來解決教學中的難題。
1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教學現狀的分析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教學現狀表現在4個方面,這4個方面對應用型課堂教學研究其鋪墊基礎的作用。
1.1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單項性
存在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單項性的核心是信息不開闊與信息不連貫兩個方面。在環境設計手繪創思的教學中,信息不開闊通常表現為對學生的引導過程中,對學生作業的要求只是針對某一信息點進行思考,沒有按照這一信息點進行手繪創思的則認為是跑題。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學生將接受來的造型語言、色彩語言、照明語言與材料語言進行嫁接,甚至采用照搬的固定的設計元素,缺少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信息不連貫通常在環境設計教學實踐中,通常涉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和景觀設計這5個方向。在專業方向和分班上將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嚴格區分,學生在調研過程中由于專業方向的嚴格局限,很難在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當中綜合思考,建立與手繪創思相關的關聯性思考方式。
1.2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盲點忽視性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盲點忽視性源于對手繪本身的不理解,具體表現在錯誤地理解手繪涂鴉藝術和風格的模仿性。通過目前高等學校手繪教學中創思理念的開展,聯系到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規定,基礎性教學依據畫法幾何、透視學原理、透視基礎評價規范不等。教師的理念和思維干涉學生創思的現象很多,對學生原創性思維起到了破壞作用。尤其是手繪涂鴉藝術經常被人認為是幼稚的兒童畫,兒童畫成為貶義繪畫的代名詞。按照這個標準評價學生課堂作品,使學生的想象空間受到嚴格的限制,作品存在千篇一律的套路化,原創型作品越來越少。手繪創思存在套路化現象,課堂采用拿來主義和套路化作品比較多,課程設計上偏重技術法規和技法表達,學生畢業后針對實踐項目的任務書缺少分析的經驗,通常是對手繪創思的思考和前期積累不足,具體體現在沒有針對設計的受眾來思考,缺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能力。
1.3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教學固定化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教學固定化阻礙了應用型課堂的發展。環境設計手繪教學關系到學生對下一個專業知識的學習,是設計構思的入門課程。在高等院校的教學中,手繪創思通常表達生活化、風格化、專業化、程式化、趣味化的主題。在課程設置上具體表現在對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的創意概念與設計實踐。學生按照這5個階段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進行操作,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讓學生錯以為手繪就是繪畫,技術規范和設計法規的嚴格套路影響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樣的理念帶到后續的課程,嚴重阻礙了學生設計的多元化思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其橫向變化難以開展,比如:不同課程的應用比對與統一課程的連帶關系往往缺少放在整體的教學拓撲圖中整體分析,更加難以判斷手繪創思在應用型課堂的整體開展,有時在高等學校手繪創思教學中采用一套培養模式,忽視受眾對象的特點。
1.4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定式化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定式化具體表現在不良的思維習慣和約定俗成的經驗化判斷模式。人的思維定式形成了人的思維習慣,經過后天的發展逐漸成為不以改正的行為模式,對后天心理活動造成了阻礙性的發展。即使在同一個環境下,人們能夠很好解決問題,一旦環境發生了變化,原來的思維定式模式成為阻礙環境設計手繪創思的屏障。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思維定式進行思考,忽視了事物的變化。約定俗成的經驗化判斷模式是教學實踐中經常遇到的阻礙應用型課堂發展的思維觀念,環境設計手繪創思課堂實踐中憑經驗評判學生的水平屢見不鮮,但是如果針對新奇的創思設計,或者具有一定理念的實用型設計,依據約定俗成的思維去理解,評價的結果會呈現不客觀的結果。特別是針對手繪創思中的快題設計表達,構圖的程式化是思維評價的正常邏輯。
1.5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題材程式化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題材從實踐教學來看,存在著手繪題材程式化的現象。大多集中在對歐式傳統建筑、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思維定勢上,學生在訓練的時候受到有些任課教師刻板教學理念的影響,沒有做到解放思維定式,擴展思維理念,表現方式缺少一定的藝術性,具體表現在線稿組合、構圖布局、色彩表達上。特別是針對畫面表現,采用畫面滿鋪表現還是留白處理,以及在同一個主題場景表達時對畫面視覺中心主體的理解。在寫生過程中,學生創作題材程式化主要集中在寫生的內容和實景一樣,甚至把畫面處理得和照片一樣,缺少對手繪藝術的理解。在設計表現過程中,學生設計題材程式化主要集中在室內、景觀、建筑等固定題材上,例如家居空間、展示空間、辦公空間、餐飲空間、酒店空間、景觀空間、廣場空間等。對一些空間和人類活動的盲區缺少必要的手繪表現性思考。
2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應用型課堂研究
手繪創思是手繪效果圖的創造性思考的表達方式,是思維進化過程的圖示語言與表現方式,在環境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環境設計專業要求具有一定的美術表現與環境設計理論基礎,將二者結合通過手繪創思能夠表達相對理想的藝術與設計創作。針對一些高校中環境設計手繪創思如何在應用型課堂開展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內容來進行研究。
2.1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擴展性
對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擴展性研究理解為領域圈子的擴展和看似不相關事務的關聯性。這要求在應用型課堂中訓練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探索能力。環境設計的內容本身是從現象到本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邏輯分析過程。例如:在思考公共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從涉及的第一思維向第二思維轉化,進而細化設計理念;從表面的色型材到設計思想的深化;從造型語言到空間立體語言;從色彩語言到對色立體的研究;從材料語言到施工工藝;照明語言到照明器的物理環境研究,依據不同的方式采用不同的設計。對看似不相關事務的關聯性采用發散性思維。特別是在應用型課堂當中,如何尋找對應的信息點,將不同的事物串聯在一起進行思考。例如:對小橋流水人家的聯想,從國畫中找到思維的答案,進一步推導為如何在環境設計中將這幾個看上去不相關的元素進行組合。如果進一步擴展,可采用跨界融合的思維方式,在應用型課堂當中讓學生展開,這樣研究的手繪創思更具有深度。
2.2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盲點連帶性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盲點連帶性包括涂鴉意向創思邏輯和哲學意向思維兩個方面。手繪創思從理念上理解是自然主義的再現,將客觀觀察的事物通過主觀創意抽象提取,元素的組織和運用,從二維平面到三維立體的過渡,再現成藝術作品后獲得的另外一種創造性的真實。在原有作品的創思過程中運用一種新組合構圖的手法,也能夠創造出新的組織理念。在應用型課堂開展過程中可以發揮學生多點創思的思路,任課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引導學生進行擴展設計思維,特別針對環境設計的創思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從哲學意向思維的角度講,以直覺的視覺效果作為設計的第一思維模式,同時也針對應用型課堂中發現缺失的問題進行舉例說明,手繪創思依據當時的教學理念完善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客觀教學環境的變化,完善的理念又出現了缺失的狀態,進而進行完善。這種教學理念在應用型課堂中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無限循環,是不斷與時俱進的發展變化。
2.3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教學多樣化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教學多樣化從多種角度去思維,在變化中求規律。思維的產生是根據一個信息點擴展到多個信息,問題的答案不具有固定性。在應用型課堂中可以讓學生展開聯想,對環境設計手繪創思進行探討,能夠提取有價值的信息點。在應用型課堂訓練基本的手繪技法外可滲透設計基礎理論,原有的基礎線稿表達、色彩表現技法合并為手繪基礎表現,設計基礎表達、設計寫生表達合并為設計與寫生。實訓過程為手繪表現基礎、設計與寫生和綜合設計3個階段。隨著能力的提高,將手繪創思和設計方案的融合更加緊密。變化中找到創思的規律,環境規劃手繪創思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在設計實踐中針對幾個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案。在針對統一快題方案設計中,快題創意的概念部分是設計推導的核心。針對快題設計的理念提出涉及的預案,將平面圖和效果圖同時進行遞推,立面圖和剖面圖是在效果圖的基礎上推出來,這樣能夠在方案變化中看到手繪創思的規律。
2.4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立體化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思維立體化主要包括擴展性思維的習慣和經驗的格式化。針對習慣思維來源于對思維定勢的打破,培養學生在應用型課堂中創新性思維模式,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因勢利導,采用多樣化思維的歸納和演繹,在授課過程中舉一反三,從概念聯想到設計可能性,最終到設計作品的成型,積累經驗后再做進一步的環境設計手繪創思。從設計經驗的格式化角度講,設計經驗得和技術性相結合,發揮所長。在應用型課堂中,如何用經驗和理性相結合對環境設計手繪創思進行客觀深入的評價。這樣有利于簡化手繪創思概念邏輯,讓創思的過程更加簡潔。在原有繪圖表現技法的基礎上,使評價的效率提高在客觀性和主觀性之間找到相對正確的評價方式。將經驗上升為理論,尊重設計規律和手繪創思的規律。對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應用型課堂的研究思維評價從思維定式上升到思維立體化,需要一個思維認知的過程,這樣更好在課堂上便于開展,指導學生的學習和設計。
2.5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題材無風格化
環境設計手繪創思題材無風格化從寫生類手繪教學和設計表現類生路會教學兩個層面解讀。寫生類手繪教學主要以熟悉歐式傳統建筑、中國傳統民居結構作為練習的基礎,讓學生在理解全因素素描和結構素描的基礎上,去寫生生活中的細節,把控生活片段,以及對素材的圖片或影響剪輯,按照沒有固定的風格重新組合與構成畫面,打破傳統寫生教學的理解和思維定式,充分發揮學生對題材的進一步想象力。設計表現類手繪教學主要是在寫生教學的基礎上,同時具備設計知識的鋪墊,對室內空間、建筑空間、景觀空間與城市規劃空間進行合理化的題材表達。特別是對手繪創思的盲區進行無風格化的表達,這樣與設計的實踐相結合,做好輸出教學和輸入教學相結合,達到與教學相適應的目的。
3 ?結語
對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應用型課堂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包含4個方面: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應用型課堂需要將思維擴展,打破單向性的局限發展模式,采用歸納和演繹相互遞推與轉換;用盲點連帶性讓學生認識到手繪不局限在一種表達方式而是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手繪創思教學多樣化打破傳統程式化的教學模式,對設計概念在應用型課堂教學的開展具有促進作用;手繪創思思維立體化代替思維定式化的過程,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環境設計手繪創思最終為設計服務,應用型課堂的教學模式的推廣潛力很大。
參考文獻
[1] 陳明.手繪效果圖課程教學互動平臺模式的實踐[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21):56-57.
[2] 路照林.手繪效果圖[J].建筑結構,2020,50(3):140.
[3] 沈禹琪.景觀手繪效果圖[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0(4):127.
[4] 秦玉.《客廳手繪效果圖》[J].上海紡織科技,2018,46(12):111.
[5] 黃磊.景觀手繪效果圖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2):154-155.
[6] 鐘淑娟.鐘淑娟作品[J].美術教育研究,2019(3):185.
[7] 楊建華.酒店大堂 手繪效果圖[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7):117.
[8] 姚令華.手繪效果圖[J].藝術評論,2017(10):180.
[9] 張帥.張帥手繪效果圖[J].藝術評論,2017(12):175.
[10] 鄭家鑫.手繪效果圖《植物組團》[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35(1):161.
[11] 王瑞.環境藝術專業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的教學研究[J].美術文獻,2019(3):71-72.
[12] 肖萍.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課堂教學管理的要素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5):110.
[13] 柳友榮,項桂娥,王劍程.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模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5):64-68.
[14] 黃懿,李永光.手繪效果圖表現[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8:1.
[15] 劉宇.室內外手繪效果圖[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19:6.
[16] 鄧建國,黃于音. 環境觀察啟發產品創作構想之研究——以香港為例[C]//實踐大學設計學院.2012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失序中的秩序論文集.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實踐大學設計學院,2012:275-289.
[17] 智英斌.室內外手繪效果圖[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19:5.
[18] AMBIKA Z.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Curators Specific Responses from Australian Museums and Art Gallerie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21,24(5):651-667.
基金項目:該文系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藝術技法課應用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創建策略與實踐》的結題成果(項目編號:YB201815)。
作者簡介:王威(1979—),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環境設計教學與研究。
欒斌(1974—),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