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永鑫,王淑沛,伊 超,齊春蕓
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的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研究
欒永鑫1,王淑沛2,伊 超1,齊春蕓1
1.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273165;2.曲阜奎文學校,山東 曲阜,273165。
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能夠正確的全面的認識兩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是實現再融合再發展的大前提,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示范意義。運用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方法,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1)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測評指標體系并進行層次單排序和總排序,一致性比例CR<0.1,具備滿意一致性。(2)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進行綜合測評,得分為3.0374,總體處于較高融合階段,各準則因素處于非均衡狀態,測評得分分別為: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創新度(2.8177)、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依存度(3.55908)、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關聯度(3.28559)、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貢獻度(3.07047)。(3)針對測評結果提出以下融合發展對策:①以政策制度為保障,調整滯后產業政策,放寬對新的產業模式的限制;②樹立全域旅游發展觀,整合山東省內各項資源,實現山東省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及其他產業聯動發展,形成鮮明特色的整體化品牌形象,打造“全域空間”實現“全時四季”旅游新形勢;③發展體育旅游新業態,開發核心產品吸引物,增加新業態的類型、數量和收入,擴大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程度的廣度和深度。
山東省;體育產業;旅游產業;產業融合;融合度測評
產業融合思想最先由Rosenberg(1963)[1]提出:相同技術在不同產業中被應用、發展,逐步整合形成獨立化,進而帶來一個新的產業。產業融合發展是新時代我國社會、經濟實現穩定持續增長、促進結構調整、實現飛速發展的有效方式,是實現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在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國務院46號文件提出要求加快促進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文化產業、醫療產業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實現體育產業與社會經濟協調共進。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消費升級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程度已愈發加深[2],當務之急是科學全面的認識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內在規律,如何促進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給政府和企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要求我們對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和戰略進行再思考和再定位。
產業融合是指系統集成創新[3],其本質是一個自發組織的過程,不同的產業構成要素在相對開放的產業系統中,由于技術創新的滲透進而形成新型產業[4]。體育與旅游產業的產業融合的內涵應包括三個關鍵點:(1)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是兩產業、多因素交叉重組的過程;(2)體育與旅游產業交叉重組過程具有自發性;(3)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形成新的業態。
產業融合發展的驅動因素是多樣的,是由技術創新[5]、商業模式創新、需求結構升級[6]、供給結構改變與產業規制放松等因素引發[7]。從產業融合的經濟學視角來看,需求和技術創新是導致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的根本因素和關鍵因素,體育自身的資產通用性推動力是促進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內在動力,外部動力因素是旅游消費結構日趨多樣化的拉動力[8],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發展主要由資源、市場、資本和創新四個驅動因素[9]。基于需求供給和技術兩種視角下,產業融合的類型主要有機構型融合、產品型融合、橫向融合、改造性融合、互補性融合以及替代性融合,程度又分為完全融合、部分融合和虛假融合等[10][11]。基于產業融合的動因和類型,產業融合度常用技術融合度來衡量,常見的測度方法有赫芬達爾系數法、相關系數法、熵指數法、軌跡模擬方法、灰色關聯分析法、貢獻度測量法、投入產出法和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等方法[12],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都具有較高的融合性,也正因為如此兩產業融合測度又是一個復雜的綜合評價問題[13],選擇測評方法至關重要。AHP-模糊綜合評價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收據收集處理相對容易,且無放大效應的嫌疑,在測評過程中,指標體系包括眾多因素,評價更加全面。
產業融合是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山東省是我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其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捷、基礎設施雄厚,為實現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資源支撐[14]。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能夠正確的全面的認識兩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是實現再融合再發展的大前提,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示范意義。
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都具有較高的融合性,對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是一個復雜的綜合評價問題,測評指標的選取應當遵循科學客觀性、全面代表性、層次系統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則。
通過梳理前人成果,結合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的特性及發展現狀,從創新度、依存度、關聯度、和貢獻度4個維度構建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的層次結構。通過專家評價,構建了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指標體系的3個層次,即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其中準則層包含創新度等4個維度,指標層包含山東省傳統體育/旅游業態創新度等21個具體指標,詳見圖1。
圖1 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指標體系圖
2.2.1 判斷矩陣構造 根據Saaty(2001)[15]等人給出的9級評價指標,取判斷平均值進行兩兩比較后構建A-B、B1-C、B2-C、B3-C、B4-C共5個判斷矩陣,并以此來進行后續的一致性檢驗和指標權重計算。
(1)對判斷矩陣的每一列進行正規化,即:
(2)正規化后的判斷矩陣按行相加,即:
(4)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
(5)計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
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
(6)定義隨機一致性指標均值RI:
RI為隨機一致性指標,共有1—10階數,分別對應值為0、0、0.58、0.89、1.12、1.24、1.32、1.41、1.45、1.49,其數值選擇應根據所構建的判斷矩陣層級數量對應的RI階數選擇相應的數值。
(7)計算一致性比例
按照上述計算方法計算各指標權重,結果如下:Bn準則層相對于目標層的權重分別為(0.3936,0.0753,0.1375,0.3936);C1~C6各指標相對于B1準則層的權重分別為(0.3506,0.1901,0.1196,0.1901,0.0901,0.0595);C7~C10各指標相對于B2準則層的權重分別為(0.1098,0.0630,0.5267,0.3005);C11~C16各指標相對于B3準則層的權重分別為(0.0715,0.0474,0.2883,0.1675,0.2382,0.1871);C17~C21各指標相對于B4準則層的權重分別為(0.1574,0.3147,0.1574,0.2782,0.0924)。
表1 各層次指標間的一致性檢驗結果
表2 層次總排序
表3 指標層相對于準則層及對目標層的權重
從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情況來看(表3),在準則層要素中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創新度和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貢獻度的權重系最大,得分為0.3936,其次是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關聯度(0.1375),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依存度(0.0753)占比權重最小。在指標層要素中,山東省傳統體育/旅游業態創新度(0.137996)、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對生態建設貢獻(0.074823)、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對文化建設貢獻(0.1095)、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新業態類型(0.0636)、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新業態總收入增量(0.074823)、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對社會建設貢獻(0.061953)等指標的權重相對較大,是進行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評價的研究重點。
測評指標體系一致性比例值小于0.1,通過一致性檢驗,可以據此進行后續的產業融合度的評價。
采用模糊數學進行綜合評價,能夠解決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測評指標中存在的模糊性恩提問,使多因素、多層次的復雜問題評價結果更接近實際情況[17]。
3.1.1 因素集 根據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指標體系表得到模糊綜合測評因素集(詳見表4)。
表4 模糊綜合測評因素集
3.1.2 評語集 用V表示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這個結果的集合就是評語集:V={V1,V2,...,Vn},將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的測評結果分為5個等級,V={V1,V2,V3,V4,V5}={很高,較高,一般,較低,很低}。在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時,對模糊矩陣進行運算得到的結果是一個非具體數值的模糊向量,所以需要與評語集相對應對評價等級賦值形成數值集,用N表示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的數值,即N={N1,N2,N3,N4,N5}={1,2,3,4,5},若測評結果數值不為整數,則取兩個等級的中間數值進行模糊處理,測評結果數值大于該值則屬于上一測評等級,測評結果數值小于該值則為下一測評等級。分值區間如表5。
表5 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等級分值
3.1.3 權重集 在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度指標體系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權重計算分析的基礎上,得到準則層與目標層的指標單排序集合向量,即模糊綜合測評權重集詳見表6:
表6 模糊綜合測評權重集
3.1.4 建立模糊關系矩陣 從每個指標ui(i=1,2,……,p)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進行量化,即確定從單因素來看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對等級模糊子集的隸屬度(R|ui),進而得到模糊關系矩陣,如下:
其中,第i行第j列元素rij,表示某個被評事物ui從因素來看對vj等級模糊子集的隸屬度。
指標層各指標的相應權重與模糊關系矩陣的乘積即為模糊測評的結果,用S表示模糊綜合測評的結果向量,即:
(1)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創新度的測評
WB1=(0.3506,0.1901,0.1196,0.1901,0.0901,0.0595)
結果顯示,對B1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創新度的測評,有30.21%的專家認為融合度較高,有57.81%的專家認為融合度一般,有11.98%的專家認為融合度較低。
(2)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依存度的測評
WB2=(0.1098,0.0630,0.5267,0.3005)
結果顯示,對B2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依存度的測評,有44.09%的專家認為融合度一般,有55.91%的專家認為融合度較低。
(3)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關聯度的測評
WB3=(0.0715,0.0474,0.2883,0.1675,0.2382,0.1871)
結果顯示,對B3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關聯度的測評,有71.44%的專家認為融合度一般,有25.56%的專家認為融合度較低。
(4)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貢獻度的測評
WB4=(0.1574,0.3147,0.1574,0.2782,0.0924)
結果顯示,對B4準則層測評,有16.77%的專家認為融合度較高,有59.44%的專家認為融合度一般,有23.79%的專家認為融合度較低。
W總={0.3936,0.0753,0.1375,0.3936}
結果顯示,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的測評,有18.49%的專家認為融合度較高,有59.29%的專家認為融合度一般,有22.21%的專家認為融合度較低。
根據各測評等級賦值情況與以上計算結果,依次計算出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各準則層的得分及綜合得分。
表7 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結果
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程度綜合測評得分為3.0374,結合對產業融合度的等級劃分,總體處于較高融合階段(詳見表7)。各準則因素處于非均衡狀態,在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中,各準則層指標除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創新度(2.8177)的得分低于3分之外,處于融合度一般階段,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依存度(3.55908)、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關聯度(3.28559)、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貢獻度(3.07047)得分均在融合度較高的得分區間內,說明山東省在體育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依存度、關聯度和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等方面超過平均水平。
從研究結果來看,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的最終綜合測評得分為3.0374,處于較高融合階段,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貢獻度”測評得分為3.07047,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對社會建設貢獻、生態建設貢獻、經濟建設貢獻和文化建設貢獻所占比重分別為0.061953、0.123866、0.061953和0.1095,表明社會活動主體參與較多,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生態環境、經濟環境和文化環境對促進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對政治建設貢獻所占比重較小,僅為0.036369,變相說明政府對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扶持力度較低。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交叉重組的融合過程中,無論是形成了新的產業還是新的產業模式,都對已經存在的政策制度和獲利者形成沖擊,相關滯后產業政策應根據產業界限的變化做出及時調整,放寬對新的產業模式的限制,解決新業態與原有政策制度之間的沖突。同時加強管理部門之間的合作融合,打破體育管理部門與旅游管理部門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管理體制,解決行政審批繁瑣運行效率低的現狀。此外,相關部門要加快完善人力資源體系、建立人才規劃體系、健全人才開發體系[18],實現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綠色融合發展。
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中,“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創新度”的評價得分為2.8177分,產業融合度水平一般,有較大的的提升發展空間。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創新度中“山東省傳統體育/旅游業態創新度”、“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新業態類型”和“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新業態總收入”在21個指標中所占相對權重較高,分別為0.137996、0.074823和0.074823。在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體育旅游地依托的體育資源和旅游資源以及相關產業資源不盡相同,要結合旅游當地特色資源、文化、社會,有機整合體育資源和旅游資源以及其他資源,開發核心產品吸引物,完善產業結構,以增加新業態的類型、數量和收入。
新業態的數量和規模代表了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程度的廣度和深度,體育旅游新業態的出現以及傳統行業的創新,推進山東省體育旅游不斷發展,也是實現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徑。體育和旅游自身的輻射滲透能力不斷增強,消費市場的細分化和多樣化,使供給市場競爭激烈,樹立創新發展理念,通過大數據、互聯網、5G技術加快體育旅游新業態的創新,依托多樣化的新業態,帶動山東省體育旅游消費熱點。
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關聯度與依存度在融合評價指標體系中權重分別占比0.1375、0.0753,總體權重占比較小,反映出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忽視體育旅游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體育旅游資源與其他相關資源之間的關聯與依存是阻礙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原因。全域旅游發展觀與“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關聯度”“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依存度”兩個準則要素基本契合,其發展觀的核心在于整合山東省內各項資源,實現山東省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及其他產業聯動發展,形成鮮明特色的整體化品牌形象,使山東省體育旅游產業具備一體化的發展規模。樹立全域旅游發展觀,整合體育資源與旅游資源以及其他資源,實現“全域空間”的整合,促使山東省體育資源、旅游資源及其他資源的生態人文價值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得到體現,構建全新的空間格局。例如融合交通、景區等體育旅游資源多要素體驗道路,形成轉身換景、換體驗的體育旅游新形勢,并打造全時性的體育旅游產品,突破旅游地的季節時間限制,實現“全時四季”的旅游形勢,促進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
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是一個動態的演變過程,融合程度總體處于較高融合階段,但各準則因素處于非均衡狀態,山東省在體育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依存度、關聯度和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等方面超過平均水平。
[1] Rosenberg Natha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63, 23(04): 414~443.
[2] 張永韜.體育經濟的美:紛繁的表象與內在的邏輯——程林林教授學術訪談錄[J].體育與科學,2016,37(03):13~19.
[3] 何立勝.產業融合與產業轉型[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4):61~64.
[4] 楊 強.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內在機理與外在動力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6(11):20~24+30.
[5] 周 宇,惠 寧.試論產業融合的動因、類型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56~60.
[6] 趙 玨,張士引.產業融合的效應、動因和難點分析——以中國推進―三網融合為例[J]. 宏觀經濟研究,2015(11):56~62.
[7] 馬 健.產業融合:信息化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戰略選擇.華東經濟管理,2008(02):70~73.
[8] 楊 強.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力與路徑機制[J].體育學刊,2016,23(04):55~62.
[9] 姜付高,曹 莉,楊 弢,等. 體育旅游空間結構時空演變與優化研究——以山東為例[C]//.2015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出版者不詳],2015:1620~1621.
[10] 陳家海.產業融合:狹義概念的內涵及其廣義化[J].上海:經濟研究,2009(11):35~96.
[11] 周振華.信息化進程中的產業融合研究[J].經濟學動態,2002(06):58~62.
[12] 韓 松,王 莉.我國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融合態勢測度與評價[J].體育科學,2017,37(11):3~10.
[13] 馮欣欣,林勇虎.基于體驗經濟的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模式及其實現機制[J].體育文化導刊,2017(09):108~112.
[14] 姜付高,曹 莉,孫晉海,等.我國濱海地區體育旅游資源稟賦、豐度與績效評價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6,31(04):277~282.
[15] “Deriving the AHP 1-9 Scale from First Principles”, ISAHP 2001 Proceedings, Bern, Switzerland, August, 2~4, 2001.
[16] 郭金維,蒲緒強,高 祥,等.一種改進的多目標決策指標權重計算方法[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4,41(06):118~125.
[17] 沈進昌,杜樹新,羅 祎,等.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及應用[J].模糊系統與數學,2012,26(06):115~123.
[18] 褚 貝,陳 剛.我國體育旅游人才的需求特征、定位與支撐體系[J].體育與科學,2017,38(03):114~120.
[19] 欒永鑫,伊 超.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關聯結構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9,38(06):109~113.
[20] 欒永鑫,伊 超.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指標體系模型構建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9,38(04):100~104.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LUAN Yongxin1, WANG Shupei2, YI Chao1, et al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65, China;2.Qil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ufu Shandong, 273165, China.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can correctly and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which is the premise of realizing re-integration and re-development, and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demonstration significanc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empirically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arry out hierarchical ordering and total ranking, consistency ratio CR < 0.1, passed the consistency test. (2)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integration degree of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a score of 3.0374.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in a high integration stage. The criteria are in a non-equilibrium state. The evaluation scores are: Shandong Provinc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novation Degree (2.8177), Shandong Province'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dependence (3.55908), Shandong Provinc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relevance (3.28559), Shandong Provinc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contribution (3.07047). (3) The following integr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 evaluation results: ① Using the policy system as a guarantee, adjusting the lagging industrial policy, relaxing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new industrial model; ② Establishing a glob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integrating various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realize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other industries, to form a distinctive brand image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o create a “global space” to achieve a new situation of “full-time four-season” tourism; ③ to develop a new format of sports tourism and develop a core Product attraction, increase the type, quantity and income of new business forms, and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Shandong Province; Sports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y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evaluation
1007―6891(2022)02―0091―07
10.13932/j.cnki.sctykx.2022.02.20
2020-01-15
2021-05-11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知識產權優勢與我國體育產業的價值鏈升級研究,項目編號(15CTY009);曲阜師范大學學位論文科研創新資助基金項目: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研究,項目編號(LWCX201917)。
伊超,男,1981年3月生,山東省高密市,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產業。
G80-0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