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光,黃艷艷
新時代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路徑研究
蔡建光,黃艷艷
湖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湘潭,41110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習總書記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堅持立德樹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代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關系到學生的發展。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等方法,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教學設計、改進體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注重體育健康知識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參與,共同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利用互聯網,構建學習平臺等培養路徑。
新時代;高中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路徑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這一論斷為新時代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確定了基調。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2014年4月,《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意見》中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教學改革中,傳統的教學以“雙基”為中心,進一步轉換成“三基”,到如今的學生核心素養,這反映了我國教育的發展進程和需要。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頒布,明確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個方面[1],進一步為我國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那么該怎么樣去培養,就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培養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我們應該將其明確到體育學科各個學段中去培養。高中階段是普通教育中高層次的教育,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只是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本文通過對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路徑研究,為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參考。
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應該具體在哪些方面呢?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姜勇等學者(2016)提出,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體系應該包含人與工具、人與自己、人與社會3個維度和體育理論知識、運動技能、體育創新、健康體能、心理健康、體育意識、社會適應、遷移能力、體育道德等9個要素的框架[2]。尚力沛等學者(2017)提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每個不同階段學習,形成的學生特有的素質能力,是其在社會中更好生存發展的品質與能力[3]。2017年12月,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版)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是由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3個要素構成[4],這三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共同發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而獲得的,具有學科特性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5]。
綜上所述,本文根據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提出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由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維度構成,每個維度由三個要素來支撐。這些要素則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來實現。如圖1所示。
圖1 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
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是當代學生全能素質的體現,不僅僅只看重知識、技能的學習,也要求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人[6]。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今后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運動能力是人們參與體育活動和訓練所具備的能力,是人的身體形態、素質、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綜合表現,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體育運動項目是體育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的技能、知識和情感都要通過這個為核心去進行,這是體育與健康學科中最重要的核心素養。
目前高中要求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應該掌握并具備2-3項運動技能,但是卻存在進入大學后,大部分體育教師在上課時發現很多學生并不能完全掌握一項體育技能。例如籃球的三步上籃,這是在高中體育課上大多數學校會選擇上的課程,但是在大學輔修課上來看,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并不會。
學校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不僅僅局限于在學校,而是能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進行體育鍛煉,并養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運動技能或運動能力,才可以長期堅持去進行體育鍛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健康行為是指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綜合表現,是改善健康狀況并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關鍵。健康知識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能否做出良好健康行為的前提[7],高中期間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大部分學生會選擇上網、手機游戲、網絡視頻等方法來釋放自己的壓力,而不是利用空余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
2020年全球的原因,因全球爆發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我國居民不得不居家隔離。隔離在家對健康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網絡上進行體育學習并打卡,教師通過學生上傳的視頻對學生進行點評,有教師會反映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穿著牛仔褲、拖鞋等等,并且很多學生都是敷衍的應付,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在上課時對學生強調關于體育的健康知識,讓學生明白不能一味的因隔離而一動不動,要勞逸結合,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以達到健康生活的目的。例如居家隔離運動時要穿舒適的運動服,利用有限的場地做較小幅度的運動,同時須充分利用家中現有的條件鍛煉,運動途中不能一次性大量飲水等等。學生對健康知識了解的越多,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就可以避免很多誤區。
體育品德簡單表達就等同于體育精神也表現為體育道德。關于道德修養方面的內容一直是體育課程標準中被強調的重點,體育最講究的就是公平、公正、公開。在高中體育中也包含了競技體育的公平、公正、公開、競爭、更高、更快、更強等體育精神,在學生健康人生觀和價值觀及心理觀念的形成上有很大的幫助。
在高中,學校組織的校園會中有團體項目和個人項目,例如接力跑,這就是一個團體的項目,他考驗著團隊的協作能力,要讓學生明白不能當只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讓團隊獲勝。同時各個項目都有其相應的規則,例如籃球的規則,球員是否帶球走,羽毛球在發球時球員發球是否過腰,田徑比賽中徑賽中的起跑是否搶跑等等,教師要在上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培養,讓學生遵守規則,在規則中約束自己,同時也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鼓勵,例如表揚學生的動作做的很不錯,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積極的進取心。
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本質特征是健身育人,體育課程是讓學生擁有健康體魄的前提條件,但是目前高中體育課程還面臨著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也不喜歡運動[5]。隨著科技的發展,高中生不論高年級還是低年級都會偏愛玩手機、打游戲,并不會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其次,面對需要考大學的壓力很多老師都喜歡挪用體育課,改為其他文化課程,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一個星期可能上不了一節體育課,這樣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就會偏低,身體素質也得不到保證。
我們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教什么、培養什么樣的人。在普通教育中,屬于中高層次的基礎教育主要是高中時期的教育,現階段在高中時期學校更重視學生的文化教育、學校的升學率加上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都非常不愿意進行體育運動,認為體育課就是浪費時間,更愿意將體育課改為自習或者其他的專業課,這就導致了現在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不高。學校除了課間操和校運會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活動時間,這違背了我們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的教育宗旨。
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有利于增強學生健康的體魄、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相互之間有交往有合作,又存在競爭的關系,有成功也有失敗,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習到的,可以遷移到平時或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去,進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對于樹立學生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有十分重要的幫助。
促進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和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就是體育教學的優化。現階段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教學目標不明確、內容安排不合理、不清楚、教學方法過于傳統等等,這些問題不利于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的培養。
體育教師要結合核心素養去構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計劃等,以高中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為教學內容綱要,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去構建層級育人目標。在選擇教學內容上,要根據育人目標,以開展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等為原則,結合學生以前累積的經驗,根據學校的場地設施去制定符合高中生的教學內容,包括不同類別、單個項目、團體項目等等,以全面培養學生的運動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以及運動能力、體育素養等,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目前高中體育課存在“放養式”教學,上課、集合、自由活動、下課,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要讓學生愛上體育運動。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比賽讓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一些團體的活動、比賽,既能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也可以提高他們溝通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教師還可以跟學生溝通,聽取學生的意見,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中。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是,教師應具備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相關的專業素養。首先,教師應該強化自身的專業能力,勇于嘗試,并且能夠將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與教學相融合。同時,要根據學生的需要,結合學校的資源,去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生厭倦了慢跑這樣的熱身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運用音樂去帶動學生做準備活動。在進行教學時,要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要反思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問題,總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進行改進。
高中體育教育是對學生各項素質培養的一個有效途徑,良好的體魄是開展任何工作的前提[8]。體育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現實狀況,結合現有的研究,敢于創新,敢于嘗試。教師不僅僅只進行課堂的教學,還可以進行一些課外活動。教師可以結合上課所教學的內容,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的活動方法,讓學生去活動,從而培養他們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通過課內和課外的學習,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
目前很多高中生對與體育健康知識還是不夠了解,教師可以利用體育實踐課、或者理論課的形式,通過特定的教學活動,教學一些基本的知識,例如一些基本的比賽規則、運動該注意的事項、了解一些常見的運動損傷和保護措施等等。
要讓體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那么就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學校、家庭、社會等共同參與,讓學生積極鍛煉。家長可以主動帶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去觀看一些重大的比賽等等,這樣也能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家長對體育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體育態度,目前體育在高中升學是一門必考項目,但是還是得不到很大的重視,我們可以適當加大體育的分值,讓家長、學生更為重視。其次社區可以進行體育宣傳,定時開展一些社區體育活動,帶動一起鍛煉,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
21世紀是互聯網的世紀,人們的生活都被它給改變,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有很多的優點,例如互動性、信息共享性等等。高中生要應該要具有一定的網絡應用能力。教師可以根據上課的內容建立相關的網絡教學資源,以便于學生學習和鞏固,可以在上課前一天在網上公布上課的內容,學生根據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并在網上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方便老師上課講解。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學校都采取了上網課的形式,體育課程也不例外,學生在平臺上通過視頻上傳進行打卡鍛煉,在這個平臺上,教師可以定時發布一些體育比賽的視頻或者信息,以及一些體育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等等,讓學生進行學習和觀看。
新時代,培養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就等同于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途徑還是要以學校體育教學為基礎,結合家庭、社會以及個人對體育的重視,共同推進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樹立終身體育思想,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為今后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1] 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3.
[2] 姜 勇,王梓喬.對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特征與構成的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6,3(10):39~43.
[3] 尚力沛,程傳銀.核心素養、體育核心素養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概念、構成及關系[J].體育文化導刊,2017(10):130~134.
[4] 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5.
[5] 季 瀏.我國《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J].體育科學,2018,38(02):3~20.
[6] 袁華杰.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及培養路徑[J].名師在線,2019(12):86~87.
[7] 于素梅.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應把握的關鍵與有效策略[J].體育學刊,2017,24(06):84~88.
[8] 楊曙光.淺談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J].中國教師,2018(02):142~145.
[9] 何 斌,胡 菲.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路徑研究[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5):29~31.
[10] 陳 潔.新時代基于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的現實意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5):55~60.
[11] 趙富學,程傳銀,尚力沛.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的問題及其破解之道[J].體育學刊,2019,26(06):88~93.
[12] 郭智鋒.新時代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文化學刊,2019(12):176~178.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Core Literacy of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Discipline in the New Era
CAI Jianguang, HUANG Yan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100, China.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General Secretary Xi pointed out tha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is to uphold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and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rts and labor. In the new era,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optimize teaching design and impro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physical health knowledge;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participate to joint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sports habits; Use the Internet to build learning platforms and other training paths.
New era; High school students; Sports and health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Cultivation path
1007―6891(2022)02―0128―04
10.13932/j.cnki.sctykx.2022.02.27
2020-04-05
2021-05-14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YBA161);2020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項目編號:CX20201021)。
G80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