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治國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涇明鄉學區(甘肅省平涼市 744300)
課后服務延時教育是針對中小學校開展的一種正常教學之外的服務,是一種教學任務的延展,具有明顯的延時性、拓展性。農村學校的教育中仍然面臨著放學后孩子無法安頓的現象,開展農村課后延時服務要從農村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將課后延時的教育服務質量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要有創新精神和勇于擔當的精神,將課后服務與現代教育中的素質教育相結合、與雙減政策的要求相結合,齊頭并進,做好農村學校課后延時服務的精準化。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在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中產生的一種教育形式,針對的問題主要是學生放學后的無人看管、看管教育無效等問題,整體上來看城鎮學校中此種現象非常的普遍,但這種現象在農村地區也同樣的存在。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學生,很大一部分屬于留守兒童,即使回到家中有成年人的陪伴,也是缺少質量的監督與陪伴。所以,我們要切實認清楚農村地區學校課后延時的現實情況,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好延時服務教育。
課后延時的增設內容上包括作業輔導、興趣愛好、強健體魄等方面。作為一種正常教學之外的教育,學生在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后,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時間段,讓學生在延時教育中提高作業的質量,讓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得到發揮,是一種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高效教育服務。做好延時服務的內容理解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服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通常情況下家長的工作下班時間與學生放學時間相沖突,導致孩子放學后沒有人接、沒有人看管,造成了很多的負面效應,比如孩子不能有效利用好放學后的時間完成基本的作業。有了延時服務教育,家長能夠安心的在工作崗位上完成自己的事業,對孩子的擔憂和愧疚感減少。同時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面對放學后無人看管的孩子來說,非常多的家庭選擇了將孩子送到家政、補習機構等,有時一些孩子根本不需要家政的額外輔導但由于沒有人照顧,不得不承擔這一部分的費用,對于農村家庭來說這部分的費用成為了學生教育的一項重要開支。
學生的課堂知識需要課后的鞏固,對于農村地區的學生來說,家長的受教育水平相對偏低,加上很多孩子屬于留守兒童,老一輩人更無從輔導孩子的作業,完成不了相應的家庭教育。課后延時由專職教師負責,對學生來說得到的是義務的教育和專業的指導,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學生放學后應該去哪里,應該誰照顧,是當下社會的一大難題。這一難題對于學校、家庭、社會來說,都是難以攻克的,只有三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課后延時服務是目前教育部門推出的一個解決方案,這一方案目前已經得到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批政策,這一舉措解決了家長的難題,但是目前如何更好地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怎樣讓這一服務更好地服務大家,尤其是資源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還是需要我們思考并解決的。
現實情況下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對于一些興趣愛好的培養方面,是農村學校的一個短板。在課外延時服務上,學校可以相對應的開展一些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避免了學生放學后回到家只是面對手機和平板的現象,能夠綜合提升學生的視野,也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4 點放學,是長期以來中小學教學的常態,但是由于家長6點才下班,那么中間這兩個小時孩子該去哪里一直都是困擾家長和學校的難題。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課后延時服務應運而生,采用無償或者微償的方式,讓學校來托管孩子,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保障了學生的安全。現階段課后延時服務已經全面鋪開,但是在農村地區中小規模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開展的還是不夠理想,認識不到位,服務機制不完善,財政后備支持不夠,教育資源落后等問題,很大程度限制了這項服務的落實落地。
所以在農村中小規模學校開展課后延時服務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索。就目前來說,課后延時服務最為關鍵的還是學校,因為學校是學生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主要場所,再加上學校的教師也都是取得教師職業資格證書的專業教育人員,這些都是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基礎保障。再來就是學校目前來說是教育硬件資源比較全面的地方,也能夠滿足學生對于各類豐富的延時服務的需要,最后就是學校因為是封閉管理,能夠保障學生的基本安全。第二點就是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后,學生放學的實踐與家長下班的時間相匹配,真正解決了孩子放學后兩個小時的問題。第三點就是因為延時服務不局限于課堂內容,更多的是課外一些體育文藝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才藝的展示,讓教師及時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
中小學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是當前一項新的教育措施,它能很好的解決學生放學與家長下班時間不對等的問題,為學校、社會、家庭解決了后顧之憂。但是由于新政策的落實落地,需要進一步細化職責,優化服務內容,完善服務制度,因此在課后延時服務上面我們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延時服務教育,為學生提供的應該是多樣化的服務教育,包含了學生學習的鞏固、興趣愛好的發展、身體素質的提升。對延時服務教育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學生做作業的時間,更不能為學生增加額外的作業量,避免學生在情緒上對課外延時服務教育的排斥或者產生厭學情緒。做好延時服務教育,教師在課時的規劃和落實中一定不能將教學任務帶進課后延時中,更不能將課堂上沒有完成的教學任務放到延時服務教育中開展,要把握好延時服務教育的內涵與要求,切實做到優化服務、提升延時教育的質量。
優化校內教師的待遇。校內教師才是延時服務的主力軍,對于校內教師,學校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適當地提升校內教師的薪酬待遇,增加對于教師的福利支出,這樣就可以很好地緩解教師的不良情緒,加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只有教師認識到延時服務的優越性,保持工作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這一政策更好地落到實處。
延時服務教育針對的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管教學生的情況,是為了學生和家長的共同發展而延伸出的教育模式,總體目標上與全社會的需求向匹配。但是部分家長則簡單的將延時服務教育當做了學校對學生教學任務的繼續,即使沒有必要將學生留下做延時服務教育,看到其他家長為孩子報名認為自己如果不報名,自己的孩子可能會被落在后面,甚至有的家長為孩子選擇了兩種形式的課后輔導,即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和校外的家政。這種思想是對延時服務的曲解,也是對家庭經濟支出的增加和浪費。
課后延時服務,是教學的延伸,但是也是豐富學生見識,提升學生認識的時間。所課后延時服務需要在內容上面進行不斷充實,形式上面多樣化,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個人能力。學校在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時,就要明確自身的服務身份,將服務做全,更要立足自身責任,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讓課后延時服務真正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學校首先應該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學校的辦學特色,制定專屬于自己的服務內容。不要將延時服務的內容僅僅停留在完成作業和閱讀上面,一定要將服務內容充實起來,向體育項目,文藝項目都可以增加進來,讓學生依據自身的愛好去自由選擇服務項目。學校還可以增加一些課外的社會實踐內容,增加學生的見識見聞,提升個人的社會實踐能力。
中小學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對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是促進綜合性發展的保障。延時服務教育中,教師要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后生活,比如開展美術社團、各類體育項目的社團、音樂社團等,在重要的節假日從社團中挑選優秀的學生進行節目表演。此種形式的延時服務教育不僅是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深化,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性提升的有效途徑。需要主要的是,面對學校各類社團的選擇上,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有效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同時,教師應立足教育實際,提升教師認識,讓學生體驗到更加豐富的延時服務內容。課后延時服務的真正實踐者還是教師,因此教師的自身素養是否足夠,政策認識是否到位,都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教師個人的專業素養對于課后延時服務的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對于教師的自身能力的培養,學校一定要重視起來。加強政策的解讀。政策是延時服務的方向,學校可以采用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的形式,來進行政策的學習,加深教師對于政策的理解,明白這項服務不僅僅是延長了學生的在校時間,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幫助學生全面成長。再次就是教師自身的教育軟實力。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自身的高水平教學一定是最關鍵的,自己需要增強自身的教育方面的儲備,才能更加自如地面對學生,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讓學生學習到真正有用、實用的知識。
教師是課后延時服務教育的實施者和落實者,家長和學生是此種教育服務形式的受益者也是最直接的反饋者,所以學校在延時服務教育的評估上要結合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是促進延時服務教育質量提升、效果展現的客觀依據,學校要根據家長和學生的綜合調查和反饋,得出相對客觀的評價,才能在下一學期的計劃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教師方面,也要制定出公平公正的監督制度和獎勵激勵制度,也可以邀請家長到學校實地參觀感受延時服務教育的實際情況,做到延時服務質量的有效提升。
學校是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最為重要的場所,如何開展好課后延時服務,將課后延時服務內容不斷豐富,讓課后延時服務能夠實現最大效用。一就是從教師層面出發。課后延時服務,無疑是增加了教師在校的時間,加大了教師的教學服務內容,讓教師的工作壓力和教學負擔逐漸增大,這樣就使教師產生一定的消極怠工的不良情緒,給課后延時服務造成阻力,所以如果要開展好課后延時服務,就一定要引導好教師,化解教師的不良情緒。學校可以首先考慮增加一些校外教育人員,通過充實教學服務隊伍,來有效緩解教師教學服務的壓力,幫助教師減少一定的工作量。增加了課后延時服務,就會讓校內教師出現緊缺的現象,所以學校就需要將這種情況進行有效化解,補充教育資源。一是可以采用退休教師的再次聘用形式,這部分教師就可以主要充實到延時服務當中,因為他們本身是教師出身,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可以在延時服務中間獨當一面,這樣就可以緩解校內教師的教學壓力。
教育專業的大學生,有教育背景的家長,社會上的一些義務教育機構。讓這一部分社會上的優秀教育資源也融入進來,他們可以監管學生的安全,給與學生一定的專業知識,因為不同的新鮮力量充實到教育隊伍中間,可以讓學生享受到不一樣的教育形式,增加學生知識獲取面,增加學生學習的好奇心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致。吸納校外優秀的教育背景大學生,來充實當前緊缺的教育隊伍中間來,既能充實課后延時教育服務隊伍,也能加強中小學與高校的聯系,還能提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一舉多得。但是這些都建立在資格嚴審的前提下,因為教育志愿者直接面對的就是學生,對于進入到學校的人員,校方一定要把好關,建立嚴格監理監督體系,保障校內師生的安全。多元化課后延時服務監管人員的范圍,能夠讓課后延時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并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總之,農村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教育還有一些不足方面,在實踐中和實現的途徑上需要學校和教師的不斷總結,需要家長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需要在經驗教訓中不斷的發展,才能真正創造出優質的延時服務教育。同時優化延時服務內容,多元化延時服務教學形式,確保服務延時與質量延時的同步,并做好課后延時評估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從延時服務中鞏固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