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柳
化療是幫助晚期胃癌患者延長生命周期的關鍵方法,但輸注藥物的毒副作用大,患者耐受性低,不利于長遠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貝伐珠單抗是新型的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在腫瘤治療中應用廣泛[1]。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2],對晚期胃癌患者實施化療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治療,能取得理想療效,長久促進患者生存質量改善?;诖?本實驗以本院收治的64 例晚期胃癌患者為分析病例,研究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化療的治療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0 年5 月~2021 年4 月本院收治的64 例晚期胃癌患者,基于雙盲法分組規(guī)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2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14 例;年齡32~78 歲,平均年齡(55.29±9.31)歲。觀察組男19 例,女13 例;年齡33~77 歲,平均年齡(55.18± 9.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納入標準[3]:確診為晚期胃癌;未患有精神疾病,意識及認知正常,能有效溝通;臨床資料完善,患者及家屬知情且自愿同意 參與。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臨床常規(guī)的化療治療,方案擇取FOLFOX4:給予患者奧沙利鉑靜脈滴注,劑量為 85 mg/m2,靜脈滴注時間為2 h,d1;給予患者亞葉酸鈣的靜脈滴注,劑量為200 mg/m2,靜脈滴注時間為2 h;每次靜脈滴注結束后給予患者氟尿嘧啶靜脈推注,劑量為400 mg/m2。推注結束后實施氟尿嘧啶泵入,劑量為600 mg/m2,持續(xù)時間為22 h,d1、d2。觀察組在對照組化療方案的基礎上實施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治療,貝伐珠單抗的應用劑量為7.5 mg/kg,使用方式為靜脈滴注,d1。所有患者化療前后均給予格拉司瓊靜脈注射,以預防嘔吐現(xiàn)象。以21 d 為1 個疾病治療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3 個周期的疾病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判定標準為[4,5]:腫瘤病灶消失,且持續(xù)時間在 ≥4 周,未有新病灶出現(xiàn)的患者為完全緩解;腫瘤體積的縮小程度≥50%,且持續(xù)時間≥4 周,未有新病灶出現(xiàn)的患者為部分緩解;腫瘤體積的縮小程度<50%,未有新病灶出現(xiàn)的患者為穩(wěn)定;腫瘤體積增加或存在新病灶的患者為進展;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②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治療前后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即血清癌胚抗原及糖類抗原199;生存質量以卡氏功能狀態(tài)評分標準(KPS)進行評定,總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質量 越佳[6]。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2.2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及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觀察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血清配癌抗原、糖類抗原19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配癌抗原、糖類抗原199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及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表3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及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晚期胃癌的治療關鍵在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其生命周期?;熓侵委熗砥谖赴┑呐R床有效舉措,能實現(xiàn)腫瘤細胞的殺滅,進而起到改善癥狀和延緩病情進展的目的[7,8]。但分析發(fā)現(xiàn),化療所用的輸注藥物,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人體的正常細胞,使其機體免疫力進一步下降,誘發(fā)其他并發(fā)癥出現(xiàn)[9]。貝伐珠單抗是一種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能在腫瘤血管生成方面發(fā)揮顯著的抑制作用,并對現(xiàn)有腫瘤血管進行破壞,起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目 的[10]。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及實踐推動,發(fā)現(xiàn)晚期胃癌患者予以貝伐珠單抗治療具有獨特優(yōu)勢,與常規(guī)的化療方案進行聯(lián)用,能顯著提升患者的近期療效,促進其生存質量改善的同時,能有效抑制原發(fā)腫瘤的擴散生長,促進患者生存周期延長[11,12]。本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71.87%高于對照組的46.8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存質量評分(70.34±2.51)分高于對照組的(52.37±2.3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配癌抗原(21.34±4.51)ng/ml、糖類抗原199(206.28±38.72)ng/ml均低于對照組的(28.65±5.85)、(233.07±36.41)ng/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晚期胃癌患者實施常規(guī)化療的同時予以貝伐珠單抗的聯(lián)合使用,更利于控制病情進展、提升疾病療效,促進患者生存質量提升,值得臨床參考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