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 陳穎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在大數據方面,各行各業的人都沒有給出一個可以接受的定義,但大數據基本上包括以下三個基本特征:大規模、多樣性和快速生產啟動。維基百科對大數據的定義是使用一些大而復雜的數據集,用現有的傳統數據處理工具難以處理。隨著全球數據的爆炸式發展,大數據一詞主要用于描述大數據集。與傳統數據集相比,大數據通常包括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都需要更多的實時分析。此外,大數據還為發現新價值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意義。
大學英語教學是改革開放之后的一中大教學舉措。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注重語言系統知識如詞匯、語法等知識的傳授,強調篇章結構分析和讀寫能力為主,忽略了學生綜合應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對聽說技能較為欠缺,英美文化知識的滲透不足,且因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激發。學習方法也較為單一,主要是課堂學習為主,課下學習并未充分的利用好,僅停留在作業完成的范疇之內。而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大數據也對教育與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學也不例外。
2014年10月18日,外研社旗下的公司“外研在線”發布了新的數字出版產品——發布了Unipus。它是一個教學共同校園,也是外語教育全能體,其包含了學習流程的多項內容,包括教、學、評、測、科研與合作交流,是可實現較齊全教育功能的線上“共同校園(Universal Campus)”。在外研社的努力下,該平臺涵蓋的教學、測評、評價等功能,能夠聯系學院與學校間關系,實現教學全流程統籌解決,從而為學生、老師提供較為全面的幫助,也讓不同角色的用戶使用更加具有問題導向性。2017年9月,在該平臺上線了,這是一個全新的智慧學習平臺,為高等院校外語教學提供混合式教學解決方案。學、練、測、評一站式交互體驗,學習內容生動有趣,教學工具科學有效。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上線7年多來,已有超過1500+高校使用“U校園”進行學情和教學管理、30000余位認證教師、600萬名學生登陸“U校園”完成課業學習和自我提升,1 億 3千萬小時的學生學習記錄,受到了外語教育界的廣泛好評。2020 年,“U校園”也被國家列入第二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高校開展網絡在線課程教學的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技術平臺的名單。
《21世紀大學英語》教材是2019年復旦大學開發的,此類教材同樣也使用了數字化教學平臺(I學),在與課堂教學的相互作用下,英語教學的空間和時間得到了拓展和加深。I學平臺包含以下幾個模塊:(1)自主學習模塊。“21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所有紙質教材都將轉化為電子材料放在教學平臺上,供學生自主學習使用。此外,平臺上使用了拓展閱讀和教學測試的資源庫;(2)教學輔助模塊。包括PPT、電子教案、教學觀摩視頻材料以及移動終端學習平臺,師生可共享;(3)教學評價模塊。此模塊包括教學監督、教學測評以及師生互動。教師可根據需要從試題庫中選擇題目,組織一個單元、幾個單元或某一教學階段后的測試,或組織期末課程測試,還可以組題進行水平測試;(4)網絡管理模塊。網絡教學管理模塊能為組織教學評估提供方便。詳細的學習進程記錄和作業/成績記錄使教師能夠隨時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在網上可實施學生自我評估、學生間的評估、教師對學生的評估等。通過教學、管理與測試相結合,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教師能夠全面、客觀、準確地獲取反饋信息,改善教學管理,學生也能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5)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互動模塊。在I學平臺上,教師可以相互溝通教學經驗,分享教學資源,學生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交友,分享學習經驗。
基于以上兩個大學英語大數據學習平臺,我們將對其使用情況和表現做系統的比較和分析,旨在描述其在學生中的反饋和內化情況,以及綜合兩者的利,規避兩者的弊,為推出更好的教學平臺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研究主要以黑龍江某普通本科院校本科生為受試對象,結合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充分解釋大數據平臺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4年10月18日,外研社發布了一個名為“外研在線Unipus”的數字在線教育平臺,為高校提供高等外語教育數字解決方案。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便是平臺提供的一個重要數字產品。U 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主要的用戶群體為高等院校,向他們提供高等外語教學相關的服務。該平臺提供教、學、評、測、研一站式混合教學解決方案,通過生動有致的學習內容,高效便捷的學習工具、無縫對接的多終端支持,全方位提升學習體驗和教學效果。平臺基于強大的數據分析等技術,持續不斷地分析教學活動和內容數據,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為教師提供基于基礎數據的學情預測和教學干預建議,實現智慧教學、智慧學習。
在學習內容特色上,U 校園提供了大量的數字課程,以滿足學生以及教師的需求。本文所研究的學校大學英語課程為新一代大學英語,本教材包含了讀寫、視聽說以及綜合教程等內容,同時也包含了微課視頻,方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教師可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把課堂從課上拓展到課外,通過數字平臺積極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性。此外,在使用U校園應用程序過程中,一系列評測系統有效地幫助了大學英語學習和教學進程。
第一,iTest 3.0大學外語測試與訓練系統。此系統為高校外語課程和教學提供了網上評測的資源和服務,它承載了外研社大學英語系列課程配套的題庫,教師下發測試題,并設置答題的時間長度,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作答問題,而系統則對學生們的作答試題進行批判,引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使得學生的試題評判更加有效率,增加了學生們被測試的密度和強度。以下為2021年下半年iTest3.0系統對學生們網上試題評判的總體情況,如表1。

表1 2021年下半年iTest3.0系統對學生們網上試題評判的總體情況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iTest3.0系統進行試題評判準確率基本能達到90%左右。
第二,iWrite2.0英語寫作教學與評閱系統的使用。“iWrite 2.0 英語寫作教學與評閱系統”主要是服務于高校普通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幫助學校教師進行深入探索,可以輕松實現語言、內容、文本結構及科學技術規范四個層次的機器式智能評閱,并將機評和用人評的深度有機地相結合,全方位助力學校教師提高寫作教學的效果,幫助學校學生真正達到寫作能力水平的提高。在對四類不同學院學生實施iWrite2.0評閱系統的測試中,閱卷合格率達到了85%,從文體內容、文章連貫性、詞匯難易度以及語法使用的準確性上,該系統能全方位地評判學生們寫作作業的各項指標,公平合理地對其寫作內容進行批判。以下是評判準確度的百分比圖:
第三,兩大數據庫的使用情況。1.iLearning 2.0 外語自主學習資源庫是一個匯集了各種外語資源的多終端、富媒體等數字圖書館,匯集了全球的優質資源和中外的權威專家學者,提供集電子閱讀、試聽資源、多語種學習、精品云課程、備考自測等資源。2.EBSECO 專注于提供學術文獻服務,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學術文獻服務提供商之一,主要包含數據庫、期刊、文獻等的訂購及出版。在它開發的 300 多個數據庫中,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生物科學、人文教育等領域。所有學生主要使用iLearning 2.0 外語自主學習資源庫,并在教師的布置之下,完成其中的閱讀、聽力以及備考四級等學習資源材料。以下為其使用百分比以及評價百分比。
I學平臺并不像U校園那樣,具有功能多樣性的特點,但是其強大的四模塊也使得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收獲頗豐。首先,在數字課程頻道模塊,學生可以在線上同步學習教材課程,為課上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和補充。以21世紀大學英語應用型為例,學生可在線下課之前通過I學平臺做好系統預習,并把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標注出來。平臺不僅以文字的形式授教,同時也使用視頻教導的形式,使學生更直觀地學習課程內容。這就逐漸過渡到了第二個模塊,音視頻包頻道。學生可以免費試聽看課程的教學內容,彌補線下課的漏洞。同時,根據不同的話題,視頻包中也會給予課外更多的文化知識內容,方便于學生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知識。例如,在第一冊第一單元是以大學生活為例,視頻包里面就講述了在上大學之前,西方的學生們會進入到叫做gap year這樣的階段,學生會更感興趣的聆聽。再次,i學平臺擁有有聲點讀頻道,學生可以進入點讀閱讀內容,以便其聽讀文章的內容,更好的觀看和學習英語,使其語音面貌更好,英語更加的標準。有聲點讀頻道,使學生達到哪里不會點哪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目的。最后一個模塊為四級題庫模塊,在這一方面,i學展現的就十分成熟。平臺給予了四級真題訓練和四級模擬題訓練,以聽力為例,為了能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融入四級訓練,此模塊先給予佩帶題目的聽力題,然后一點點過渡到不佩帶題目的聽力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真正做到了循序漸進的訓練理念,在這方面i學是比U校園更加系統強大。

表2 評判準確度百分比圖

表3 兩大數據使用百分比以及評價百分比

表4 使用和未使用i學平臺學生成績對比
通過期末成績的系統分析,對比未使用i學平臺的年份學生的成績,我們發現使用i學平臺的學生要比未使用的期末分數要高出16%。
由此可見,使用i學平臺的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這得力于學生使用平臺的學習與練習,平臺的設置更加凸顯新穎創新型,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像闖關一樣充滿著學習的欲望和刺激。以上為對期末考試成績做的縱向對比分析,而對兩大平臺(U校園和I學平臺)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則顯然更加必要,故以下我們將對兩大平臺的使用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旨在于對分析后的結果為以后的英語線上學習起到啟發作用,能做到取長補短,精益求精。
就其學習過程來看,學生對兩個平臺的反饋情況列表5:

表5 學生對兩個平臺的反饋情況

表6 學生對各平臺的讀寫和視聽說課程的滿意度情況
以上是從總體上對兩大平臺的學生滿意度情況做的百分比對比。可以看出,學生對U校園學習平臺的滿意度更高一些。而具體來看,我們在對比一下學生對各平臺的讀寫和視聽說課程的滿意度情況。
通過對比U校園和I學兩大學習平臺的使用情況,可以看出U校園的使用效果更好一些,學生使用U校園對知識的內化情況更好一些,而I學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它相應的優勢,比如四級輔導和訓練這一塊,但是在總體上看,I學并未能像U校園一樣在線上學習領域功能十分強大,學生對U校園學習的滿意度也要比I學平臺更高一些。基于此,我們要合理利用U校園學習平臺的優勢,充分發揮其各模塊的學習功能,并充分開發I學平臺的學習模塊模式,使其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提升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內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