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欣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一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二是減輕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一年多來,我校結合鄉村學生實際需求,圍繞一個中心扎實推進“2 加2 減”,貫徹落實“雙減”政策。
我校全面確?!褒R抓共管、責任到人”,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研究相關制度、開展宣傳工作,確?!半p減”政策真正落地鄉村學校。
學校領導包年級組、包學科教研組,全面督促年級教研、學科教研開展“雙減”工作的討論和落實,全員參與、科學規劃推進相關教育教學活動。
圍繞“雙減”背景下的育人目標、課后服務的多元課程體系建設、質量監控與評價方式的優化、學生學習力培養、作業改革的設計與實施、分層教學的推進等工作,我們逐步完善了《作業管理實施方案及管理制度》《作業公示制度(試行)》《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試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確?!半p減”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為加深家長對“雙減”、作業管理、課后服務等政策的了解,學校通過家長群、致家長的一封信等不同形式為家長進行了詳盡的解讀,取得家長最直接的信任和支持,家校協同形成合力,共同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和良好的教育生態。
加強各類教研團隊的教研力度,增加學生課內外活動,引領全體教師認真領會“雙減”政策,明確方向、轉變思路、統一認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健康發展平臺。
建立了“3S 心理教育”工作室,為學生、家長、教師群體提供心理引導和幫助,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體系,助力“雙減”工作有序進行,推動教育教學工作良性發展。
建立了校本教材實踐小組,修訂、編撰符合學生心智需求的校本教材,如《美麗大王川》《我講校園文化》《心理健康知多少》《我是農家廚》和《家鄉中草藥》等,為學生提供鄉村活動的實例指導。
構建“學科+年級”的教研模式,形成多個教研組,以“學科”集體制訂“雙減”工作計劃、以“年級”共同協商、協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方便學科之間討論、教師之間溝通。
“青藍工程”促使特崗教師盡快熟悉業務、快速成長,在“雙減”工作中創新做法、嶄露頭角。
成立教研俱樂部,集體備課、重點研討,深入開展各學科教研、教改活動,助力教師盡快適應“雙減”帶來的課堂教學改變。
開展聯片教研,學校邀請專家進行培訓,現場指導教師作課,邀請兄弟學校一起研討,廣泛獲得意見和建議,真正從課堂教學中尋求“雙減”的突破口。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開展了多項有趣又有意義的課內外活動:為各年級學生、起始年級家長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在鄉村家庭常態化;組織學生與外地開展聯誼活動,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帶領學生到區圖書館參加好書推薦活動,體驗圖書講解員、圖書志愿者工作,愛上讀書;引導學生了解家鄉歷史、走訪名人古跡、挖掘家鄉特色,愛上家鄉。
我校留守兒童較多,學校制訂了詳細的課后服務方案,豐富了課后服務內容,有足球、籃球、輪滑、剪紙、茶藝、科學小實驗等17 類課程,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加入各個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減少學生作業負擔是“雙減”政策的核心。我們精心設計作業和低年級評價體系,減少各年級作業時間,減掉低年級執筆作業和執筆考試,真正從源頭做到“雙減”。
學校確定3~6 年級各個學科每天的家庭作業時間,且各學科教師相互協商每日必留作業,從教師層面保障作業不超時。
各年級各學科提前一周進行作業公示,專人負責,從時間和質量上把關作業設計,作業形式明顯變化:閱讀作業、小制作、思維導圖、為歌曲創編動作、課本劇……我們根據公示的作業隨時引導教師把握方向、逐漸深化作業設計的方式方法,真正為作業做好“減法”。
我們不留書面作業,可留閱讀、口語表達、實踐操作等作業,定期對學生進行隨堂檢測,檢查背誦、聽寫及聽算能力,保證課堂教學扎實有效。我們不進行書面考試,遵循趣味、多元的評價理念,結合低年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過程性和終結性學業質量趣味評價活動,以闖關、游戲、競賽、小組合作、家長參與的形式,讓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合作等具體實踐中進行綜合能力評價。
“雙減”工作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我們將在探索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繼續精耕細作,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培養身心健康、氣質獨特的學生。
評 價
張家口市宣化區教育和體育局教研室:落實“雙減”政策以來,從區相關部門到學校,都在研究如何在減負增效上做文章。作為一所鄉村學校,趙川小學具有典型意義,留守兒童較多是一個現實情況。學習任務盡量在學校完成,學生全面發展盡量在學校實現是學校的新要求。為此,學校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課后服務質量、學生評價多元化同步精進方面做了系列工作,也取得了相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