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內外貿易現狀,然后論述了疫情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再從外貿行業違約率高、商品出口商大幅減少、內部市場發展不景氣及各國防疫標準不同四個方面分析我國對外經貿發展緩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四種針對我國內外貿易現狀的改善措施,分別是完善財政與貨幣政策、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推動貿易科技化建設及出臺相應政策以保證公平的貿易環境。
關鍵詞:疫情時代;貿易發展;防疫標準;技術水平;政策落實
本文索引:陳宇.<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06):-007.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3(b)--03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都深受影響。隨著對新冠疫情的防控與處理,我國的經濟狀況逐漸好轉,但在內外貿易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其發展情況有待改善。
1 我國內外貿易現狀
我國的貿易發展分為對內貿易和對外貿易,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內外貿易發展日趨緩慢,且發展狀況不容樂觀。
1.1 對內貿易現狀
首先,我國的服務業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狀況停滯不前。服務業、銷售業近年本就受到電商等網絡行業的沖擊,營業額遠遠不及前些年,在此發展基礎上,新冠疫情又給這些行業帶來了致命一擊,如餐飲等服務行業,食品來源、制作及銷售等流程要比疫情發生前更加嚴格,側面說明餐飲業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另外,由于新冠疫情的管控措施,餐廳的客流量較之前大幅度減少。因為居民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紛紛減少出行及外出就餐,由此一來,服務業經濟非但不會穩步提升,還會伴隨后退的趨勢。其次,電商等網絡行業與服務業相比雖然存在一定的比較優勢,但也沒有躲過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電商行業的經濟發展與實體運輸業的關系非常密切,而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運輸業面臨較大困難,我國對各地的動態管控使得地區間的物流運輸存在不便,由此電商行業也深受影響。最后,疫情阻礙了我國投資行業的發展。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銀行等不錯的投資行業在新冠疫情發生后都遇到了瓶頸,行業倒閉、銀行破產的消息層出不窮。因此,我國對內貿易的現狀亟待改善。
1.2 對外貿易現狀
對外貿易不是單純一個國家的經濟貿易,而是國與國之間經濟上的協調發展,既包含運輸風險又包含國外政策變動的風險。近些年,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外部貿易產生的不利久久不能消退,在兩國的貿易交涉過程中,美方不斷提高進出口商品的關稅,以此削減我國貿易商品的利潤,這促使我國及時調整自身經濟政策,加快改革市場經濟體系。我國的貿易環境在當今新冠疫情背景下進一步惡化,外貿企業的壓力隨即增加。
2 新冠疫情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我國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不僅大幅縮減了外貿行業的利潤,還使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升高。但從長遠來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管控頗有成效,我國的貿易發展趨勢日趨明朗。
2.1 新冠疫情對我國進出口的不良影響
在我國總體出口結構中,工業品以90%的占比穩居第一。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大批工廠接連關閉,工廠存貨也大量滯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產品由于不能滿足國際上一些標準而被淘汰。與此同時,國內的工廠缺乏創新精神,導致我國在出口貿易上處于落后地位。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出口萎縮進一步影響我國的進口水平,如果出口市場不景氣,我國則會相應減少在原材料、半成品方面的需求。而且,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國對進口產品的檢疫措施進一步加強,尤其是諸如冷鮮、冷凍類產品。同時,復雜的檢疫措施往往會導致港口出現擁堵的情況,進而使成本大幅增加,因此進口產業會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2.2 新冠疫情下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趨勢
首先,我國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精密的科學儀器在新冠疫情攻堅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且在這場戰爭中,我國成功研制出了新冠疫苗,并向其他國家分享了這份成果,同時還派遣我國專業的醫療團隊與其他國家醫療隊進行經驗交流,這使得全球新冠疫情在整體上得到初步控制。從總體上說,這使全球的貿易得到了恢復,也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其次,我國的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國作為一個進出口大國,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的依賴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從新冠疫情期間我國幫助其他國家共同攻克新冠病毒可以看出,現在的中國已不同于以往的中國,此時的中國是有實力的、在世界上享有話語權的國家,這更加說明了我國進出口貿易廣闊的發展前景。最后,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世界的經濟格局或許會從以美國、歐盟為主的世界經濟轉變為以中日韓為核心的亞洲經濟一體化新格局。
3 我國對外經貿發展緩慢的原因
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緩慢可以歸結于四方面原因,分別是外貿行業違約率普遍增高、商品出口商大幅減少、內部市場發展不景氣及各國防疫標準不同導致貿易商品流通困難。
3.1 外貿行業違約率增高
在生產環節需要考慮出口產品特點和出口國對商品的特殊要求,在流通環節則需要企業時刻關注國家對有關商品的進出口政策及關稅的變化情況,這樣企業才能在最小的成本下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但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企業的生產及流通環節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企業生產的原材料由于物流運輸不及時而造成短缺,生產車間被迫停工;另一方面,企業留存的庫存商品由于各國的管控不能成功運輸至出口國,導致外貿企業之間不能履行雙方簽訂的協議,出現大幅度違約的情況。
3.2 商品出口商大幅減少
外貿商品出口成功的關鍵在于外貿商與出口商間的合作交流,客戶流的穩定是交易成功的重要保證。外貿企業通常會選用現場展覽的方式進行產品宣傳,因為這種方式能快速使客戶了解公司的產品并簽訂合作協議。但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現場展覽的方式極有可能加速疫情的傳播,所以各國紛紛出臺政策,明確提出將現場展覽的次數降到最低,這樣一來,出口商不能通過與外貿商的直接交流而了解商品特征,出口商的數量較之前大幅度減少。另外,原本已經簽訂合作協議的出口商由于進口商品缺乏高效的流通市場而選擇解約,使得外貿商面臨的不確定性升高。
3.3 內部市場發展不景氣
對外經濟貿易很大程度上受國家內部發展的制約,如果內部市場發展緩慢,國家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內貿易上;反之,一國的內部市場景氣,則該國將更游刃有余地發展外部貿易市場。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國大量工廠被迫關閉,一大批職工面臨失業的困境,國內經濟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國不斷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復工并刺激居民消費,以此帶動國內經濟建設。由此,我國的經濟發展重心就放在了國內市場方面,相應減少了對外經貿的開發與拓展。
3.4 各國防疫標準不同
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各國對進出口商品的檢疫程序較以往更加嚴格,但是各個國家應對新冠疫情的手段和方法是有差別的,相應的防疫標準也不盡相同。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有效研究出針對新冠疫情的疫苗,使得國內疫情傷亡率大大降低,并且還向全球其他國家提供醫療幫助;反觀美國,當局政府不僅沒有給美國群眾宣傳好此次疫情的危害,而且也沒有出臺針對新冠疫情的有效政策。由此可知,各國對于進出口商品的防控標準是大不相同的。而外貿行業往往需要根據所在國與出口國的政策動態地調整生產方案,如果兩國的防疫標準與政策沒有顯著差別,則這兩個國家的貿易往來會相對順利一些;但是如果防疫標準相差過大,則雙方就需不斷完善進出口方案,這不僅會造成巨大的成本浪費,還有可能導致雙方貿易的失敗。
4 我國內外貿易行業的改善措施
針對我國的貿易發展狀況,我國政府應該出臺相應政策并完善現有體制,推動我國貿易科技化建設,重振經濟發展并加快恢復我國貿易行業的發展活力。
4.1 完善國內財政與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方面,政府應該適當對新冠疫情背景下遭受巨大損失的企業減少稅收,這樣不但可以緩解這些企業的周轉資金壓力,還可以一定程度上重拾國民信心。而且政府間的轉移支付職能應該被妥善運用,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地區又進入新的困境,所在地區的政府收入甚微。所以,中央政府應明確各地區發展情況,對下級政府給予援助。
貨幣政策方面,由于內部發展不景氣,社會上的流動資金相應減少,所以政府有必要調整貨幣政策以達到緩解資金流動性和刺激消費的目的。首先,政府應該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使銀行有相對充裕的資金貸款給瀕臨倒閉的企業,企業可以將這部分資金應用于生產流通等環節,以正常完成后續貿易工作。其次,中央銀行應該提高貨幣供應量以刺激總需求,有效緩解國民的恐慌情緒并促使國家的經濟運行重新步入正軌。最后,公開市場業務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政府可以買入一些國內重要企業的股票以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調節國內經濟的重要手段,兩者相輔相成,政府應該搭配使用兩種政策,最大限度減少新冠疫情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高效率、高水平地推動內部經濟發展。
4.2 重視疫情防控工作
當今新冠疫情背景下,要求外貿企業仍舊以防疫為第一目標。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過程中,我國應該優先進口緊急醫療用品,以保障防疫必需品的充足供應。同時,外貿部門應該適當對醫療企業開放綠色通道,加強必需品的供應效率,通過多重體系保障新冠疫情的防控與治療工作。在運輸港口,海關需對產品進行全面的檢查與消毒工作,并且對相關接觸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有效防范境外新冠病毒的入侵。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只有各個國家都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國際間的貿易才能正常發展。
4.3 推動貿易科技化建設
我國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精進科學、技術,并不斷向科技強國進發,所以在貿易方面也應該構建全新的科技化體系。首先,在貿易商品的設計研發過程中,外貿企業應該具備創新觀念,設計出符合如今科技化時代的產品;而且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企業需及時引進先進的器材和設備等工具以保證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過關,尤其是在當今新冠疫情背景下,企業比以往的貿易生產過程多了一道工序——檢疫過程,所以企業的流動式作業需要精密的科學儀器來監控,對每個環節和步驟都需要檢驗和確認。其次,貿易雙方應采用更科學的方式進行合約的簽訂,如電子化合約。原因是采用電子化合約一方面可以提高貿易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障貿易過程的安全性與保密性。電子化合約的好處在于它的便捷,貿易雙方僅需在線上討論清楚協議的細節,待商定結束再于電子化合同上蓋上公司的電子專用章,這樣一來,整個過程都簡化了許多。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貿易雙方線下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采用電子化合同就可以解決這個困境。另外,先進的技術保證了電子化合同的安全性,沒有公司權限的個人是不能查看且修改這份合同的,在整個電子式簽訂過程中,沒有與貿易無關的其他人的參與,可以確保交易過程的安全性。我國在法律法規上也明確規定了電子化合同與書面合同的效力一致,所以在對外經濟貿易過程中應該廣泛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交易。最后,我國應該對貿易過程進行全面布控。監控產品的生產環節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并及時發現生產問題;監控產品的流通環節可以使有關部門和行業線上監督貿易的進展情況,采用這樣的科技手段能夠為貿易添加一份保障,如果產品出現問題,可以追溯源泉并及時止損,后續的協商均可以此作為依據。所以,推動貿易科技化建設可以促使我國的外貿行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4.4 出臺政策以保證公平的貿易環境
貿易進展過程中總是會出現相對不公平的現象,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美國屢次打破穩態、提高關稅,使得我國在貿易中處于被動狀態,所以我國政府應該不斷制定解決方案來維護合法利益、提高國民與企業的信心,并營造公平的貿易環境。另外,我國在外貿過程中應該與其他國家公平競爭、誠實合作,這樣不僅可以使我國與其他國家保持友好的貿易關系,還能推動國際間的貿易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國的內外貿易狀況都受到了影響,而且經濟發展狀況嚴重受阻。本文剖析了導致我國內外貿易發展緩慢的原因,并針對目前的貿易發展情況提出了四種改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我國貿易現狀、增強內外貿易發展活力,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
參考文獻
徐清海,李蘭芝.對中美貿易戰的認識及應對策略思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44(2):84-89.
彭一帆,張藍月.疫情下不同品牌類型的餐飲企業如何渡過難關[J].中國商論,2020(22):28-32.
佟家棟,盛斌,蔣殿春,等.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全球經濟與對中國的挑戰[J].國際經濟評論,2020(3):9-28.
李蕊.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防疫用品市場管制理路[J].法學雜志,2020,41(4):22-31.
何誠穎,聞岳春,常雅麗,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的測度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0,37(5):3-22.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in the Era of the Pandemic
School of Finance,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EN Yu
Abstract: This study firs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pandemic o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n it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y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high default rate of the foreign trade, the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commodity exporters, the sluggish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market and the different prevention standards of the pandemic in different countrie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fou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including improving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uring the pandemic,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rade and introducing corresponding policies to ensure a fair trade environment.
Keywords: the era of the pandemic; trade development; prevention standard of the pandemic; technical level; policy imple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