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濤 周書航






摘 要: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自加入WTO以來獲得高速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愈加穩固。為了更好地促進國際貿易,綜合性自貿區域協定正成為國際貿易的手段,成為自貿區的一員能夠更好地促進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根據紡織品出口貿易現狀,加入RCEP能夠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規模、提升中國區域生產鏈地位、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提升中國紡織品相關產業技術水平;當然,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如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壓力、影響紡織企業資金流動、加快紡織品低端生產企業淘汰速度等。相信隨著RCEP的簽訂,在國內紡織品企業及相關協會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紡織品貿易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并迎來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RCEP;自貿區;紡織品;國際貿易
本文索引:陳龍濤,周書航.<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06):-023.
中圖分類號:F7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3(b)--04
1 RCEP概述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同國家內部經濟發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發展的趨勢,需要更統一的發展模式,2011年以下國家在東盟峰會上就經濟貿易關系達成了一個綜合性貿易協定——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即RCEP。
RCEP組建目標是建立現代化的自由貿易區,使得成員國之間能夠更好地建立合作關系,沒有關稅及貿易商品數量的限制,讓RCEP成員國互利互助、共創未來。2012年東盟峰會上經過成員國的認可組建RCEP,經過長達8年的談判,到2020年11月15日RCEP正式簽署[1]。在RCEP十五個國家中人口、GDP總額超過世界人口及GDP總額的30%,RCEP成員國貿易總額接近世界貿易總額的1/3,無疑RCEP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2 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現狀分析
2.1 近年中國紡織品出口狀況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紡織品在科技進步和工業提升中開始繁榮,1994 年后中國的紡織品出口量躍居世界第一,其后對外貿易的出口紡織品體量逐年遞增[2],成為當之無愧的“絲綢之國”(見圖1)。
從圖1出口總額分析,2011年到2020年,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整體發展趨勢良好,在全球紡織品出口占比中保持著超過三分之一的比重。從增速分析,近年來紡織品整體增速放緩,其中2015年增速為-2.34%,2016年增速為-4.14%,2019年增速為0.98%。其中,有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東南亞國家紡織品發展崛起、國內人力成本上升、美國增加關稅等原因。
從表2可知,2019年中國紡織品出口額在全球紡織品出口總額中占比39.2%,相較于2018年提升了1.3個百分點,在2019年全球貿易額與貿易量雙雙下降的背景下,中國紡織品出口額仍然呈現正向增長趨勢,說明中國紡織品在國際供應鏈中保持著穩健的力量。
2.2 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現狀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開通沿線的鐵路、公路及發展海上通道,甚至開辟從北一直到蒙古高原,再向西至天山北麓進入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積極與周邊國家建立貿易關系,使得中國紡織品出口迎來新的發展。
2020年,紡織品出口額增速達27.91%,這是近十年以來增長最快的,綜合考慮到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歐盟等國對防疫物資需求增加,而中國疫情防控嚴格,抗疫高效,很快讓各行各業復工復產,使得中國大量出口防疫物資,成為世界防疫物資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僅2020年3月到12月,出口的口罩就價值3400億元,折合美元為526.43億元,在紡織品出口中占比34.22%。
2021年1—7月,中國紡織品出口額同比下降10.8%,僅有802.53億美元。其主要原因:第一,隨著全球疫情的變化,全球防疫物資需求量下降;第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企業無法同國外市場建立更好的貿易聯系;第三,新冠疫情導致運力短缺、運費上漲、利潤率下降;第四,受國外部分國家對中國新疆棉的抵制;第五,2021年1—6月部分訂單回流到越南。上述多種原因導致中國2021年1—7月紡織品出口出現下滑現象。
從圖1可以看出,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發展平穩,對表3中2019年中國紡織品進出口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順差狀態下中國紡織品貿易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中國紡織品出口前十二個國家及地區中,屬于RCEP成員的有7個國家,2019年這7國向中國進口紡織品總額為3253861萬美元,在2019年中國紡織品出口總額中,這7國向中國進口紡織品總額占27%。其中,有6個國家及地區向中國進口紡織品總額呈下降趨勢,它們分別是美國、中國香港、日本、菲律賓、孟加拉國、韓國[3]。
3 RCEP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的影響
RCEP成員國已經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4],以追求區域內貨物貿易關稅降低乃至免除為目標。在RCEP成員國間進出口貿易將變得容易,紡織品上下游會形成一定的區域鏈關系,從而進一步改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
在RCEP成員國中,中國以最大的經濟體占據主導地位,加入RCEP能夠給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帶來更多的發展,當然,伴隨機遇而來的還有諸多挑戰。
3.1 加入RCEP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積極影響
3.1.1 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規模
RCEP正式生效以后,成員國間進出口貿易關稅消減甚至無關稅,可以明顯降低中國紡織品出口“門檻”,進一步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規模。
從表4可知,2019年RCEP成員國向中國進口紡織品排名前十的總額超過380億美元,超過同年中國紡織品出口額的30%。其中,在中日紡織品進出口貿易中,因為日本在同年4月開始取消中國普惠制待遇,使得中國紡織品出口下跌。在2018年因越南、印尼等國紡織工業崛起,同時越南與中國、韓國、日本等貿易國家從5%到10%的關稅進行清零,讓越南與韓國在貿易往來上增加,使得2019年中國出口韓國紡織品貿易額出現下跌。可以看出,隨著RCEP的生效,中國紡織品出口能夠增加出口規模,同時搶占原有市場。
3.1.2 提升中國區域生產鏈地位
自貿區的建立能夠讓自貿區區域內乃至全球范圍內產生緊密經濟聯系,對于RCEP成員國而言,在紡織品產業鏈中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分工,中國出口紡織品原材料及紡織機械設備,東南亞提供低廉的勞動力,日韓負責設計與技術研發,生產出來的產品在RCEP成員國內流轉甚至銷售到全球范圍。中國是紡織品出口第一大國,也是紡織機械出口最大國,在完整的區域產業鏈中能夠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及紡織品機械出口。
3.1.3 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2018年、2019年中國主要貿易伙伴排名及貿易額如表5所示。從數據及排名可知,東盟與中國貿易額正在提升,中國出口美國市場貿易額正在下降。隨著RCEP生效,中國對美國出口市場將不再依賴。對外貿易十分依賴兩國間的友好往來關系,一旦關系惡化就會造成工廠減少生產、工作人員失業、消費低迷的現象,從而導致出口企業倒閉與社會矛盾的加劇。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在動蕩的政治關系中,人民的生活不會受到太大的沖擊,這會促進社會穩定、國家太平。
3.1.4 提升中國紡織品相關產業技術水平
紡織業不需要尖端的科學技術,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及紡織品即能高速發展。對于紡織品相關產業生產環節而言,沒有技術難以發展并受限于其他國家。作為服裝輔料——拉鏈,日本YKK是世界拉鏈之王,占據中國拉鏈80%的市場。RCEP生效能夠讓中國紡織品相關產業從日本、韓國等國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更有利于發展中國紡織業。
3.2 加入RCEP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消極影響
挑戰與機遇并存,作為RCEP成員國,關稅的降低及取消使得RCEP成員國之間貿易更便捷,對于中國紡織品出口而言,既是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規模的機會,又會增加我國紡織品出口壓力。
3.2.1 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壓力
根據2019中韓紡織品貿易數據,中國出口韓國紡織品同比2018年下降11.83%,主要原因為2018年越南對韓國進行關稅清零,同時越南、印尼等紡織技術開始發展,以更低的人力成本與中國開展競爭。在RCEP中,東南亞近年紡織品出口作為后起之秀,在低關稅及零關稅狀態下以低廉的勞動力沖擊中國紡織品出口市場,勢必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壓力。
3.2.2 影響紡織企業資金流動
根據Werner International紡織行業咨詢公司2014年的調查數據,越南紡織業人力成本僅為每小時4.52元,而中國紡織業人力成本每小時為17.13元。同等投資狀態下,投資者必然追求更高的回報,隨著RCEP的簽署,關稅減少乃至免除,投資會出現一定的轉移。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緩解,中國紡織業增速回調。在中國人力成本及原材料增加的背景下,國內外投資者會轉移投資資金,給國內紡織企業帶來資金壓力[5]。
3.2.3 加快紡織品低端生產企業淘汰速度
根據2015年的數據,中國80%的紡織企業生產中低端產品,生產中高端產品的只有6%的企業,低質量低價格產品的生產有4%的企業,高質量產品的生產僅有10%的企業。目前這一數據有所改善,技術的發展是為了提高生產質量及效益,但不是為了完全淘汰低質量低價格的市場。在貿易區域化及人們對品質追求提高的背景下,低端生產紡織企業會受到沖擊,進而被淘汰。
4 建議與對策
RCEP當前已簽署,但簽署不代表生效,根據協定內容,在所有成員國中至少要有9個成員國批準,這些國家中至少包含以下國家中的三個: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中國[6]。
目前中國、泰國、日本已經完成RCEP的批準,按照各成員國的發展趨勢及追逐的目的,余下成員國有望在2021年年底完成協定的批準,計劃在2022年初生效[7]。RCEP的簽署能夠為中國帶來新的機遇,有利于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擴大中國進出口及深化人民幣國際化。
4.1 合理分析選擇最優惠紅利
在當前貿易形勢下,中國與RCEP部分成員國已經簽署并實施對應的貿易協定,如中新、中韓及亞太貿易協定。RCEP的簽署及生效會形成稅率交叉,中國紡織品企業應仔細分析,選擇最優惠的稅率政策進行進出口貿易。
4.2 提升出口質量,提高競爭能力
紡織品產業終端產品分為衣著用、裝飾用、產業用紡織品,在發達國家中這三大板塊分別占三分之一。中國紡織品產業結構2018年占比分別為46.8%、28.6%、24.6%,表明中國紡織品出口在質量上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在RCEP中,中國紡織品企業可以對標日韓先進科學技術,積極投入研發,提高生產技術,提升產品出口質量,從而提高在出口貿易中的競爭能力。
4.3 加強行業協會合作,做好國際市場對接
中國紡織協會提前了解RCEP政策,加強成員國之間行業協會合作,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幫助紡織企業做好國際市場的對接,讓中國紡織品企業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投入國際貿易中。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相繼落地,南亞及中東市場大門已經打開,RCEP的簽署與生效是紡織品發展的新時期、新機遇,國內企業應當積極準備,提前做好規劃和布局,緊跟國家戰略步伐,為紡織品企業國際化運作打下堅實基礎[8]。
參考文獻
陳淑梅,趙亮.廣域一體化新視角下東亞區域合作為何選擇RCEP而非TPP?[J].東北亞論壇,2014,23(2):50-58+127.
張明媛.“一帶一路”政策下我國紡織品貿易的新機遇[J].中國集體經濟,2019(2):25-26.
趙佳慧.RCEP對中國紡織品進出口貿易的潛在影響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6.
張鵬飛,車吉軒,楊鵬.積極融入RCEP,多措并舉打造面向東盟的優勢產業鏈[J].廣西城鎮建設,2020(12):24-30.
阮清香.越南紡織業在國際合作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D].長春:吉林大學,2017.
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解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J].經濟管理文摘,2020(22):3-6.
李肖,賈真.TPP與RCEP的比較及中國的選擇[J].中國商論,2017 (14):62-64.
袁寶華,朱光好.RCEP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外出口影響研究[J].紡織導報,2017(5):101-105.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RCEP on China’s Textile Export Trade and Its Strategies
Business School, Wuxi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05
CHEN Longtao? ZHOU Shuhang
Abstract: China’s textile export trade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 and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table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zone agreements are becoming a mea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as a member of the free trade zones can better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a country and reg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xtile export trade, China’s accession to RCEP can increase the scale of China’s textile exports, enhance the status of China’s regional production chain, reduce its dependence on the American market, and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China’s textile-related industries. 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challeng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of China’s textile exports, affecting the capital flow of textile enterprises, and speeding up the elimination of low-end textil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etc. It is hoped that with the signing of RCEP,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domestic textile enterprises and relevant institutions, China will seize the opportunity, bravely face the challenges, and usher in a better development for the textile trade.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CEP; free trade zone; textiles; international 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