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把財經素養當作一個反映我國居民的金融服務能力和積極參加社會各類金融服務活動的重要指標,對認識到國民的整體金融服務水平具有重大意義。研究其對家庭金融資產規模的客觀性影響,目的是以居民群眾為投資者主體,有效分析各種主觀、客觀性因素對家庭金融資產規模的影響,以促進人們更好地認識財經素養、更好參與金融市場。本文首先簡單介紹國際各方學者對“財經素養”這一概念的詮釋。其次,基于CHFS公布的2017年數據,分別應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及直接得分的加總法,對財經素養進行評價,做了一個新的度量。最后利用個人財經素養這一指標作為核心自變量,通過OLS回歸可以發現,個人財經素養會顯著影響家庭金融資產規模。
關鍵詞:財經素養;主成分分析;回歸分析;穩定性檢驗;家庭金融資產
本文索引:胡弈中.<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06):-099.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3(b)--03
1 財經素養影響家庭財富積累理論研究
1.1 財經素養影響家庭財富相關理論分析——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來源于心理學家班多拉提倡的教育理論,本文主要以理論中的三元交互決定理論為基礎。班多拉在其傳統行動主義人格理論中增添了認識和思維的成分,并形成了獨立于個人的社會認知理論,涉及個人決策的因素、行為和環境的動態相互影響。
本文將三元交互決定理論作為研究財經素養和家庭金融資產規模關系的研究基礎。決定相互作用是個人、行為和環境的相互因果,即個人和行為之間相互影響、行為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三者對彼此的影響交叉結合。在這個理論中,人的主體要素形成預測、信念、自我感知、目標和意圖等行為,行為反過來部分決定個人的思考和感情模式。個人通過自己的社會主體性質、社會地位、身份等都可以產生或激活對不同環境的感知和反應。同時,個人主體的特征也可以被社會環境影響或調節,也就是說個人和環境相互影響。
1.2 財經素養對家庭財富積累影響的路徑分析
通過之前的理論分析可以得知,財經素養與家庭財富之間的關系可以理解為財經素養對金融行為的影響,再通過金融行為對家庭財富積累產生影響。研究發現,財經素養比較高的集體,往往在相同的金融市場中,通過各種金融手段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財經素養對個人金融行為產生的影響,基本通過以下幾種路徑來實現:
(1)財經素養影響家庭的投資行為與資產配置。具備良好的財經素養,能夠讓家庭在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之間進行決策,能夠促進家庭進行資產組合的管理與投資風險的分散,從而促進投資收益的增長。本文通過研究發現,高財經素養的個體對高風險資產和低風險資產具有辨識度和分辨力,可以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來管理資產質量和規模,從而使自己的資產處于健康穩定發展的狀態。
(2)財經素養影響家庭的金融市場參與。本文研究發現,高財經素養集體相對更多地采用一些新的金融手段來深度參與金融創新,比如購買金融衍生品和互聯網理財產品,同時印證了只有廣泛攝入相關知識,具備相關的計算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認識這些金融資產,才能更好地搭配這些金融資產,從而促進整體財富的提高。
2 數據來源及指標設計
本文所用的原始數據是西南財經大學2017年家庭金融調查(CHFS)數據。
2.1 家庭金融資產指標構建
本文重點關注財經素養對家庭金融資產所有量(規模)的影響。選取CHFS報告中“資產與負債”大類中的“金融資產”部分,借助問題設計,將答案加總得出家庭金融資產的現值(單位:人民幣)總和,作為研究的被解釋變量,即家庭金融資產規模。
2.2 財經素養指標構建
本文借鑒尹志超(2017)的方法,提取財經知識因子、金融投資技能因子、風險技能因子和金融行為因子,反映財經素養的知識、投資技能、風險管理技能和金融行為四要素,并根據因子旋轉矩陣中載荷為權重,擬合出財經素養的綜合指數,全面反映家庭的綜合金融知識水平。
表1詳細描述了財經知識提取的降維過程。“是否關注財經信息,對股票、債券、基金的了解程度,通貨膨脹是否計算正確,是否持有股票”刻畫家庭戶主對財經知識本身的理解程度,作為“財經知識因子”;“是否有定期存款、是否持有基金”刻畫家庭金融投資行為,作為衡量財經素養的“金融投資技能因子”;“投資風險是否計算正確、是否向其他人借出款項”刻畫家庭的風險技能,是存到銀行還是把錢借出去;“是否持有活期存款”作為家庭最常接觸的幾項金融活動,反映的是金融“行為因子”,表明家庭最基本的金融行為特征。
2.3 模型設計
為考察財經素養的變化對家庭金融資產規模的影響,本文將待回歸模型設定為多元回歸模型,即Asseti= α+βLiteracyi+γX+ε,Asseti是家庭金融資產指標,是被解釋變量,指標設計為家庭金融資產規模(加總)的對數值;Literacyi是關注的家庭財經素養;X是控制變量,包括戶主年齡、戶主教育水平、婚姻情況、家庭成員數量、戶主性別。在本部分,財經素養(Literacyi)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具有一定的聚合性與代表性。考慮到偶然性的問題,在本文后面會添加穩定性檢驗的部分,該部分會采取得分加總法及單獨選取財經信息關注度的方法得到財經素養指標。
主要采取的回歸模型為OLS回歸,數據來源于西南財經大學CHFS數據庫,經過篩查、去重等數據清洗工作,一共整理出4010組家庭數據。經過SPSS數據篩查,數組之間并不具有多重共線性,數據基本面表現良好,表示可以進行下一步回歸分析。
3 財經素養對家庭金融資產影響的實證分析
表2第(1)列報告了財經素養對家庭金融資產影響的OLS回歸結果。通過回歸結果可知,家庭金融資產總值對財經素養在1%的水平上顯著。除此之外,表現出穩定顯著的還有家庭人數規模(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和教育水平(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其中,教育水平(EDUCATION)會影響人們的認知水平和決策行為。由回歸結果可知,教育年限越高、教育水平越高的個體,能夠顯著獲得家庭金融資產的激勵作用。這也和羅靳雯等(2016)的研究不謀而合,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教育水平對家庭金融市場參與頻率、金融市場獲利程度、家庭投資回報等都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其發現,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家庭更為積極地參與金融市場投資,更為積極地配置與投資風險資產。隨著教育水平和學歷的提升,家庭具有更大的可能性直接參與股票市場,從而對自己的資產配置和規模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Huston,S.J.Measuring financial literacy[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10,44(2):296-316.
王宇熹,楊少華.金融素養理論研究新進展[J].上海金融,2014(3): 26-33.
林崇德.構建中國化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6-73.
Lusardi A., & Mitchell,O.S.(2011).Financial Literacy around the World: An Overview. Journal of Pension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1(10):497-508.
Mavrinac S C, Chin W P. Financial Education for Women in Asia Pacific [J]. Ssrn Eletronic Journal,2005.
尹志超,張號棟.金融知識和中國家庭財富差距:來自CHFS數據的證據[J]. 國際金融研究,2017(10).
陳軍,楊玲玲 .金融消費者教育調查實證研究:以云南省為例[J].西部金融,2014(4):20-27.
尹志超,宋全云,吳雨.金融知識、投資經驗與家庭資產選擇[J].經濟研究,2014,49(4):62-75.
羅靳雯,彭湃.教育水平、認知能力和金融投資收益:來自CHFS的證據[J].教育與經濟, 2016(6):77-85.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Literacy on the Scale of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 Based on CHFS Databas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kong, China? 999077
HU Yizhong
Abstract: Taking financial literacy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reflecting the financial service ability of Chinese resident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social financial service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the overall financial service level of the people. To study its objective impact on the scale of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is to take resi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investors, and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variou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on the scale of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so as to promote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financial literacy and particip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literacy” by international scholars. Secondly, based on the 2017 data released by CHF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direct score summation method are respectively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financial literacy, and a new measure is made. Finally, using the indicator of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as the core independent variable, through OLS regress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cale of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Keywords: financial literac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stability test;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