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源 萬濤 朱春強
摘 要:近年圍繞現場工作進行情景理論研究的方法受到企業培訓研究學者的重視,因為不依賴理論,基于理解“企業實踐工作”的研究可以:(1)揭示企業在具體范圍內構建詳細工作培訓的機會。(2)揭示員工的工作機會,設計和實施員工的工作。本文基于某企業互聯網專業實操培訓的實地調查進行案例分析與研究,對圍繞現場工作過程進行情景理論研究方法的分析,能夠使員工在現場工作培訓中反思,尤其是為嵌入工作中學習相關業務的有效履行提供思路。
關鍵詞:企業OJT;培訓環境;工作過程;協作學習;溝通
本文索引:趙源,萬濤,朱春強.<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06):-144.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3(b)--03
OJT(on the job training)雖然是眾多組織以某種形式實施的一種教育方法,但是實際中許多企業經常把OJT一概而論,在現場工作中進行培訓和學習某些問題時依然界限模糊,也經常被指出過多注重問題的實踐操作而對問題的解釋不夠充分[1]。本文基于情景理論的主要方法,以實際工作為焦點,分析與研究在某企業互聯網專業實操培訓等現場作業中OJT的實施過程。研究的主要思路是探討如何組織員工在企業現場業務中進行工作活動,如何理解不必過多依賴現有理論而專注于工作實踐活動進行培訓和學習的重要性。揭示具有不同知識背景的員工在推進某一工作時獲取所需知識和經驗的方法,探討“學習機會”嵌入實踐工作一系列與OJT密切相關的問題。本文概述捕捉OJT教育形態,并探討實現嵌入工作中培訓和學習的方法,考察圍繞現場工作進行情景理論研究的方法及對工作過程的意義。
1 圍繞OJT學習方法的再探討
OJT作為企業內部培訓的主要方法,成為企業技能培訓的核心內容被運用和發展,呈現出具有繼續教育的特性和不斷創新的態勢[2]。近年來,企業人才教育培訓呈現出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的態勢,當然不僅有必要對OJT進行重新認識和研究,還需要重新對人才教育培訓的方法進行研究。同時,由于“員工們日常工作場所也是創造知識和技術、解決難題產生技術訣竅的地方,其成果應該被員工們獲取和共享” [3]。所以,企業必須在重視現場工作的同時,進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開展“工作崗位學習論”的研究。“工作崗位學習論”的概念可以定義為“為了改進某一組織和個人績效而實施的一種綜合學習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通過分析各種定量數據,揭示某一崗位培訓的實際狀態,主要目的是獲得有效工作培訓和學習的實用性建議。根據以往的研究成果回顧和OJT的理論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相關結論與建議。第一,現代企業員工技能的獲取主要依賴所在組織現場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特點。第二,員工技能的獲取可以通過集體培訓的方式,并且能夠產生更好的培訓效果。第三,采取“對于具體問題的挑戰”的培訓方式,可以使員工產生較強的學習意欲,也就是說如果較好地活用學習者已經具備的專業知識,使其在某一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就能使學員的培訓更為有效,培訓內容也會大量增長。第四,通過員工共同的實踐學習機會創造一個實踐共同體的同時,培養熟練技能的共同體的“成員”歸屬感可以增大員工的績效。基于以上幾點,研究企業員工培訓的有效性、分析其運作過程,探討其研究結論并給予相關建議非常重要。
2 OJT的嵌入式學習機會
2.1 OJT的嵌入式學習
情境理論的基本設想是OJT嵌入工作現場,觀察員工相互間行為狀況與捕捉相應的培訓和學習機會[4]。研究的基本內容是根據行動者網絡理論在實踐學習結構中進行可視化研究,從而進一步設計相應的學習環境[5]。例如,觀察某企業互聯網專業工作崗位的現場作業,研究工作團隊技能的形成過程和存在的培訓機制。研究的主要目標是明確OJT是員工獲取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時明晰OJT與情境理論的關系,揭示現場工作特點及其具備的技能特性,員工技能形成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各樣的影響。基于OJT的職業現場學習理論,對設計有效的“學習現場”非常重要。現代企業組織運營中的現場工作人員,基于OJT職業現場學習理論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必須設計“超越工作和學習界限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特別是團隊成員需要應對團隊內部突發的各種問題,及時加強溝通,確認部門內部之間的合作,也需要回應工作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和改進組織績效。由于現代企業員工在完成本身工作的同時,也作為部門(團隊)成員在工作,而且現代企業工作本身非常容易形成相互學習的環境,同時工作本身會形成嵌入式學習機會和氣氛,從而促進合作性的實踐活動[6] 。
2.2 圍繞現場工作的情境理論研究
研究OJT的嵌入式學習機會必須理解研究對象的工作崗位及其關聯業務,也就是要理解作為“企業的實踐工作”中“工作”的重要性。情景理論的研究人員恰恰認為員工必須理解“工作”的含義。“職業場所的工作過程”必須基于系統設計的背景下展開研究,必須理解和掌握嵌入系統的工作特性,嵌入系統的工作設計及其關聯業務應該成為主要的研究對象[7]。
研究重點應該是企業實踐“工作”中成員之間傳遞知識和信息的方法,利用何種工具協調工作,基于工作分工詳細地了解員工在不同情況下的現場工作方法。適當依賴理論指導,主要研究目標是充分理解工作實踐,本文沒有預先假設某一特定現象的方法是與其他實地調查研究的不同之處。
預先沒有確定特定現象(譬如學習等)的假設進行研究的方法,首先要宏觀地理解工作過程中工作本身的優點并作為研究起點,通過各種現象揭示組織中固有的、具體的工作形式,尋找嵌入工作中的培訓和學習機會是研究重點,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促使領導和下屬能夠同時發現培訓和學習機會,非常普遍地、經常性、重復性地發現嵌入工作中的培訓和學習機會[8]。總之,圍繞現場工作進行情境理論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工作細節和培訓、學習機會之間具有的相互關系。(2)揭示員工的工作機會,設計員工與工作之間的關系。
以下案例研究基于情景理論,圍繞現場工作的工作分析,進一步闡明以上問題。
3 嵌入工作中的OJT研究
圍繞OJT嵌入工作中培訓學習的過程,需要不斷尋找嵌入式的培訓和學習機會。如果工作現場中具有潛在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但是員工相互之間沒有發現相應的培訓和學習機會,那么就可以事后通過對事件的相關分析來解析工作過程的研究進程。針對某企業互聯網專業實操培訓現場的學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實地調查,同時進行相應的分析。例如,實操培訓現場模擬一個互聯網業務的項目評價會議,一般情況下,由項目負責人報告項目進程,使發生的問題共有化,項目評價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使上級領導根據以上信息,能夠評價項目的進度、質量和評估風險等。
對出席項目評價會議現場工作人員的訪談記錄和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明確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收獲:(1)項目的上級領導希望詳細了解“項目真實的進展情況”,試圖獲取比項目負責人更多、更詳細的報告,并且嚴格審查報告。(2)基于項目報告者的角度考慮,在項目評價會議中向上級領導反映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匯報對出現問題的相關建議和處理措施。當然,對無法解決或沒有對策的問題,需要在項目評價會議上直接向上級領導報告問題。
項目負責人一般都非常詳細了解項目內容并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具有指導項目進程的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態度。但是,項目負責人也認識到審查報告內容、進行項目風險管理、實施相關指導非常困難。另外,上級領導也難以輕易地認識到項目風險,即便詳查審查報告內容發現了某些問題,也難以使信息共享。總之,實際中以上雙方認識到項目評價會議的不足之處時,項目評價會議可能已經結束,當然與會者也會失去此次培訓和學習機會。
可是,此次培訓和學習機會,可以通過項目評價會議事后的工作分析得以揭示。當然,項目評價會議的工作分析不僅是項目負責人繼續培訓和學習的機會,當項目負責人向上級領導匯報項目進程時,還可以進一步深入思考,有些問題即使沒有解決方案與對策,項目負責人為了說明發生問題的重要性及沒有對策的原因,也會提供很多信息與與會者共享,其過程會使項目負責人增加一些培訓和學習機會。當然,與會者的相關建議也會增加查找線索,呈現出的問題可能會當場解決。即使問題無法解決,也會使上級領導較早識別風險,及早進行危機處理。此外,對于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本身也是一次難得的培訓和學習機會。參加項目評價會議的上級領導,如果會議中遇到某一自己尚未經歷過的新問題,就可以通過與項目負責人的互動學習來提升業務水平,也是一次較好的培訓和學習機會。項目評價會議的工作分析,可以使會議參與者獲得大量“失去”的培訓和學習機會,會議參與者相互間直接接觸得到的學習機會與獲得的經驗,可以幫助項目成員有效開展各自的工作,提高相互的協作精神。
4 結語
圍繞工作現場進行情景理論研究的主要目標是沒有依賴理論,而是充分理解“企業的實踐工作”問題,研究結果不僅揭示了在某一特定環境下,某一工作詳細過程與培訓學習機會之間的相互關系,還探討了給予哪類員工學習機會等問題,通過分析事例較為詳細地說明了如何設計的工作及其相關工作關系。本文基于事例的分析與研究,再次考慮了基于工作崗位的培訓學習及其嵌入工作中的OJT研究,相對傳統的企業在職培訓,本文為企業員工培訓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執行方案和實現業務培訓的措施。
參考文獻
SARAH JINHUI WU. Assessing the individual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operations performance[J]. Work study, 2020,69(2): 297-320.
AYSE KUCUK YILMAZ. Transformation process risk management to sustainable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developing flowcharts for approved training organization[J].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2020, 92(2): 201-212.
CHATTERJEE SUTIRTHA, CHAKRABORTY SURANJAN, FULK H. KEVIN, etal. Building a compassionate workplace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ideration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21, 56(2): 102261.1-102261.8.
COWAN RENEE L., HORAN SEAN M..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 in workplace romance escalation and de-escal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2021, 58(1): 55-78.
TEMITOPE ALADE, RUEL WELCH, ANDREW ROBINSON, etal. Mobile learning for just-in-time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a workplace environment[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Technologies, 2020.
MESTAD IDAR, KOLSTO STEIN DANKERT. Using the concept of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of and opportunities in designing discourse activities based on practical work[J]. Science education, 2014, 98(6): 123-131.
YUE-YANG WANG, WEI-HAO JIANG, SHI-LIANG PU, etal. Learning embeddings of a heterogeneous behavior network for potential behavior prediction[J]. 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C輯:計算機與電子), 2020, 21(3): 422-435.
BRIAN KENNY. New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and training[J]. Roadway, 2019, 85(3): 30-30.
Re-discussion of Enterprise Employee Training Based on Work Proces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of Xi’an Electric Power College
Xi’an, Shaanxi? 710032
ZHAO Yuan? ZHU Chunq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1
WAN Tao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ethod of situational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site work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enterprise training scholars, because it does not rely on theory, but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enterprise practical work” can: i. reveal the opportunities for enterprises to conduct detailed job training within a specific scope; ii. show employees’ job opportunities, design and employees’ practical work. This research makes a case analysis and study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Internet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an enterprise, and analyzes the situational theory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the on-site work process, which can make employees reflect in the on-site work training. In particular, it provides ideas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business of learning in the work.
Keywords: enterprise OJT; training environment; work proces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