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婧婧 沈琰



[摘要] 目的 分析腦卒中老年患者壓力性損傷發生特征及影響因素。方法? 選擇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400例老年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統計壓力性損傷發生情況及患者基線資料,分析腦卒中老年患者壓力性損傷發生特征;經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檢驗腦卒中老年患者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結果 400例老年腦卒中患者中,128例發生壓力性損傷,發生率為32.00%,其中骶尾部、髖部和足跟部是發生壓力性損傷常見部位。將全部可能的影響因素納入,經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使用醫療器械、無翻身能力、臥床時間>1個月、意識障礙、貧血、大小便失禁均是導致老年腦卒中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OR>1,P<0.05)。結論 機械通氣、無翻身能力、臥床時間>1個月、意識障礙、貧血、大小便失禁均是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對這些存在的高危因素需加強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以便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 腦卒中;壓力性損傷;機械通氣;臥床;意識障礙
[中圖分類號] R473.7?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2)05-018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ess inju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4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orm April 2017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occurrence of stress injury and the baseline data of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inju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analyz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ess inju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Results In the 4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128 patients had stress injury, with the occurrence rate of 32.00%, which was commonly found in sacrococcygeal region, hip and heel. All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use of medical devices, no ability of turning over, lying-bed period>1 month,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anemia, and gatism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ess inju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OR>1, P<0.05). Conclus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o ability of turning over, lying-bed period >1 month,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anemia, and gatism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ess inju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high-risk factor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tervene, so a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rate of stress injury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Stroke; Stress injur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Lying-bed;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腦卒中為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疾病,且患者治療時間較長,多伴有一定的肢體障礙,在壓力影響下可造成皮膚缺血、缺氧,因而發生壓力性損傷的風險性較高[1-2]。壓力性損傷不僅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還會額外增加護理工作量,導致患者的治療成本增加,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不利于患者康復[3-4]。住院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風險性較高,目前,臨床已經發現100多種可導致住院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因素,但是由于個體間的差異性,相關影響因素通常存在著一定差異,因而探討老年腦卒中患者壓力性損傷影響因素具有一定的價值[5]。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老年腦卒中患者壓力性損傷發生特征及影響因素,旨在為未來預防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導,以改善患者預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400例老年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6]:①符合腦卒中診斷標準者;②經頭顱CT或MRI證實者;③住院時間≥24 h者;④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7]:①入院時已經出現壓力性損傷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伴有骨折、嚴重外傷者;④病情嚴重無法配合本研究者;⑤伴有皮膚性疾病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等)。400例患者中,男221例,女179例;年齡73~85歲,平均(80.72±3.41)歲;缺血性腦卒中274例,出血性腦卒中126例。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基線資料統計? 設計基線資料統計表,統計400例腦卒中患者的基線資料,包括性別(男、女)、年齡、腦卒中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機械通氣(留置導管、機械通氣)、翻身能力(有、無)、合并糖尿?。ㄊ?、否)、臥床時間>1個月(是、否)、意識障礙(是、否)、貧血(有、無)、大小便失禁(有、無)、住院時間、使用軟墊(有、無)。
1.2.2? 壓力性損傷診斷? 參照《壓瘡護理學》[8]進行診斷:皮膚較完整,局部出現紅斑;表皮破損伴真層皮暴露;全層皮膚組織缺損且可看見脂肪;全層皮膚組織缺損且可看見骨骼。并根據診斷結果分為發生壓力性損傷與未發生壓力性損傷。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對所有計量資料做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以(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若期望值<5,則采用連續校正χ2檢驗;腦卒中老年患者壓力性損傷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發生部位
400例腦卒中老年患者中128例發生壓力性損傷,發生率為32.00%。其中骶尾部、髖部和足跟部是發生壓力性損傷常見部位。見表1。
2.2? 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發生不受性別、年齡、腦卒中類型、BMI、合并糖尿病、住院時間、使用軟墊的情況影響(P>0.05),但可能受機械通氣、翻身能力、臥床時間、意識障礙、貧血、大小便失禁的影響(P<0.05)。見表2。
2.3? 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狀況為因變量,發生賦值為“1”,未發生賦值為“0”,以患者的機械通氣、翻身能力、臥床時間>1個月、意識障礙、貧血、大小便失禁為自變量,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使用醫療器械、無翻身能力、臥床時間>1個月、意識障礙、貧血、大小便失禁均是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OR>1,P<0.05)。見表4。
3? 討論
老年腦卒中患者由于中樞神經功能受損,常導致活動障礙,因而患者需長期臥床,加之護理不當,常會發生壓力性損傷。而由于壓力性損傷會導致皮膚的脆性及張力增加,容易導致老年腦卒中患者出現水腫、壓瘡等癥狀,引起機體微循環障礙,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康復時間,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因而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9-10]。目前,治療壓力性損傷暫無有效的方法,一般通過臨床護理措施進行改善,但影響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較多,因而有效預測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風險,對臨床干預措施的制定具有指導意義[11-12]。
本研究中,400例腦卒中老年患者中128例發生壓力性損傷,發生率為32.00%,由此可見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發生率偏高,是不容忽視的并發癥。骶尾部、髖部和足跟部是發生壓力性損傷常見部位,因而臨床治療老年腦卒中患者時需重點護理以上部位。本研究經單因素分析與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機械通氣、無翻身能力、臥床時間>1個月、意識障礙、貧血、大小便失禁均是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分析原因在于:①機械通氣時,由于體位及各種管道原因臨床進行護理時難度較大,患者不宜隨意翻身、移動體位等,因而使用醫療器械時常導致皮膚黏膜受損,發生壓力性損傷[13-14]。因而行機械通氣時可通過小范圍活動減少患者的受壓范圍,適當使身體傾斜,調整面部朝向,并且在易受損部位使用輔料,以此預防壓力性損傷。②若患者翻身能力受限會導致體位受限,無法自由改變,從而導致皮膚及相關組織長時間受壓,引起壓力性損傷;且長時間臥床后,相關部位由于長時間受壓,組織部位的血液循環受阻,可導致皮下組織壞死,最終引起壓力性損傷[15]。因而無翻身能力的老年腦卒中患者需在他人的幫助下頻繁更換體位,避免皮膚受損;長期間臥床者可適當調整體位,對肢體進行按摩[16]。③意識障礙患者由于無法自由活動,且機體的各部分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皮膚及相關組織受壓時間較長更易發生壓力性損傷;且患者進行營養攝入時多依靠腸內營養支持,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導致患者免疫力相對低下,可進一步加重皮膚損傷[17-18]。④貧血會導致患者機體的氧含量減少,壓力耐受力降低,且機體存在著營養不均衡情況,免疫力較低,因而發生壓力性損傷風險較高。對于此類患者需合理調整飲食,加強營養,強化貧血管理。⑤大腦神經中樞受損可導致患者大小便失禁,可引起肛門、會陰、臀部皮膚紅腫,加上活動受限,引起壓力性損傷風險較高[19]。對該類患者需進行皮膚護里,如及時清潔皮膚,使用爽膚粉、黃芩油膏等進行護理。此外,本研究未統計呼吸機、心電儀、留置導管等對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而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有研究發現,患者伴有糖尿病發生壓力性損傷風險較高,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著小血管內皮增生,血管的收縮、擴張不協調,因而皮膚敏感性較低,易發生壓力性損傷[20]。但本研究中合并糖尿病的腦卒中老年患者的發生壓力性損傷情況并無明顯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研究選取的病例較少,導致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偏差。因此,為了進一步完善腦卒中老年患者的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仍需在未來展開大樣本量的前瞻性研究加以分析。
綜上所述,機械通氣、無翻身能力、臥床時間>1個月、意識障礙、貧血、大小便失禁均是腦卒中老年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需針對高危因素加強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通過皮膚護理、體位護理、飲食調整、敷料預防等措施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Hasan TF,Rabinstein AA,Middlebrooks EH,et al.Diag- 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Mayo Clin Proc,2018,93(4):523-538.
[2]? ?楊小輝.壓力性損傷76例臨床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9.
[3]? ?施丹君,黃玉萍,韓莉.腦卒中壓力性損傷患者創面感染的病原學特點及危險因素調查[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8):756-758.
[4]? ?郭軍平,劉改芬,鞠奕,等.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間壓力性損傷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卒中雜志,2019, 14(10):1015-1018.
[5]? ?白艷,孫寧,李金蓮,等.基于網絡監測數據分析某院住院病人皮膚壓力性損傷現狀[J].護理研究,2019,33(24):4366-4368.
[6]? ?金捷,任媛芳,卞文霞.老年住院患者壓力性損傷影響因素分析及其與自我忽視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3):4311-4314.
[7]? ?潘文亮,段曉俠,張秀軍.早期壓力性損傷防護流程對降低腦卒中病人壓力性損傷發生的成效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43(8):1088-1090.
[8]? ?蔣琪霞.壓瘡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
[9]? ?熊璨.手術患者術中皮膚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特征及預防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9.
[10]? 毛秋瑾,李純.俯臥位通氣患者壓力性損傷的發生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8):756-758.
[11]? 羅寶嘉,鄭美春,覃惠英.醫療器具相關壓力性損傷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3):441-444.
[12]? 吳欣娟,蔡夢歆,曹晶,等.規范化護理方案在提升臥床患者護理質量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 53(6):645-649.
[13]? 周如女,張偉英,唐月紅,等.壓瘡愈合計分量表在老年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壓力性損傷中的應用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9):53-56.
[14]? 王洪敏,張勇乾,代桂寧,等.腦卒中住院患者BMI與壓瘡發生率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學,2017,46(1):139-141.
[15]? 張冉,吳媛.醫院-社區-家庭護理模式在腦卒中合并壓力性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33):4065-4068.
[16]? 李尊柱,楊慧,蘇龍翔,等.綜合護理干預在ICU俯臥位通氣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刊,2017, 52(9):99-102.
[17]? Leung, Isaac PH,Fleming,et al.Development of a model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friction and pressure on skin in relation to pressure ulcer formation[J].Wear,2017,376(377):266-271.
[18]? 張詩怡,趙體玉,樂霄,等.微環境與壓力性損傷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8):1001-1006.
[19]? 楊艷,汪薇.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預防與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2):99-101.
[20]? 黃玉琪,冷錦紅.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中神經損傷與修復研究進展[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9,25(6):456-460.
(收稿日期: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