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三姑
摘要:本文研究制定一種活動化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和運用數學能力。通常情況下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一般情況學校系統的大多數教師一直在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研究表明,這種方法無效。在數學課堂中,如何識別和使用有效的活動學習策略是許多教師面臨的問題。本文主要研究在數學課堂上實現活動學習的策略。
一、數學課堂中的活動學習策略
(一)發現教學法
發現教學法顧名思義,發現教學法是一種由教師引導學習者通過觀察和有組織的活動發現數學事實和公式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教師提供必要的教材,引導學生進行一些活動,引導學生獲得新知識。這種發現活動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由少數學生組成小組進行。這種方法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并為自己發現事物。
例如,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線與角》相關內容的時候,為了教學生三角形的角度之和是180度,老師應該允許學生畫三角形,測量三個角度,然后把它們加在一起。學生們會發現角度之和是180度。或者,學生們可以在紙上畫三角形,剪下三個角度,將它們排列在一起,形成一條直線,直線上的角度之和為180度。現在鼓勵教師采用發現法,而不是“講述法”,以增強數學課堂上的主動學習。另一個例子是顯示一個四邊形的角度之和是360度。在這里,學生們要畫任何四邊形,測量四個角度,然后相加,發現它是360度。這里強調的是,教師不應該只告訴學生數學公式,并就這個話題給出例子。相反,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活動來發現數學事實、公式和概念。
(二)適當的進行實際的工作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實踐工作是發展對數學和科學的理解的最有效手段。當一個主題被呈現為一堆純粹的事實時,學生們無法形成模式,無法在刺激物之間建立有意義的關系,也無法將它們與自己過去的經歷聯系起來。其結果是扭曲的概念形成,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主題的痛苦傾向。
例如,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數學上冊《長方體》相關內容的時候,在矩形的教學區域中,老師應該引導每個學生繪制矩形,并在其中制作單位正方形以確定面積。此外,應在體積、容量和固體網絡(如圓柱體、長方體、立方體)的教學中應用實際工作;例如,一個圓柱體的體積實際上可以通過排列一堆半徑相同的圓來表示。然后引導學生看到圓柱體是一堆圓,因此體積為πr2h。學生應該切割、測量、排列物體,并從他們的發現中得出結論。所有這些都將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三)數學教具的使用
教具有助于使數學概念成為現實,并揭開數學的神秘面紗。在數學教學中,一般原則是“先物后意,先意后言”。教具有助于激發和維持學生的教學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表現。例如,教育資源信息中心的Suydam和Higgins(2012年)報告稱,與非操作性課程相比,使用操作性材料產生更高數學成績的概率更高。使用操縱性材料和圖形表示非常有效,但僅使用符號處理效果較差。在所有成就水平、能力水平和社會經濟水平的兒童中,材料的使用似乎都是有效的。我們學校系統的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不使用教具,這加劇了數學教學的困難。小學數學教材包現在被用于對全國各地的教師進行再培訓。在研討會期間,小學教師承認,由于缺乏教具,他們的課堂教學不活躍。教具增強了課堂上的主動學習。
例如,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數學下冊《圓形運動》相關內容的時候要教一個圓的周長,讓學生們有不同半徑的圓。引導學生確定(Pi)的值。這是通過將圓的距離除以直徑得到的。學生們可以用踏板和尺子測量這些。當瞳孔將周長除以直徑時,他們的答案大致相同,大約為3。這個常數被希臘人稱為π,符號是π。此外,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將計數器分組到不同的數基中來演示數基的概念。這些活動將使學生活躍在課堂上,并理解主題。在教學概率中,總表面積長方體、球體表面積、圓面積、圓柱體體積等混凝土材料是必要的。教具的使用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活躍,增強了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二、通過分組合作化學習和課堂討論增加活動化教學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或小組學習是鼓勵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最佳實踐之一。合作學習創造了一個環境,讓那些原本可能不會以有意義的方式參與自己學習的學生參與進來。當一項數學任務以小組形式交給學生時,它使每個學生都能為學習過程做出貢獻。小組活動激發學術討論,這對學習者是有益的。這使學習更深入、更具吸引力、更有意義、更積極、更有效。課堂討論是促進主動學習的最常見策略之一。“為了促進信息的長期保留,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讓學生在新的環境中應用信息,或者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討論比講座更可取”。
例如,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與圓錐》相關內容的時候給一組學生特殊的圓柱體、圓錐體和球體,讓他們確定體積中的關系。(1)引導小組向圓筒中注滿水,并將其倒入圓錐體中。它填滿了多少次圓錐體?(2) 讓他們填滿圓柱體,用它填滿圓錐體和球體。會發生什么?(3) 讓小組成員也將圓錐體裝滿水,并將其變成球體。它填充球體多少次?
總結:綜上所述,當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時,他們理解數學概念并有較高的記憶力。教師應該遠離“講述方法”,選擇促進課堂主動學習的策略。當學生需要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時,在發展數學概念的同時讓學生參與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胡美蓉.活動化教學,直擊有效課堂[J].文理導航(下旬),2021(11):19-20.
[2]吳濤.活動化教學 讓數學課堂綻放精彩[J].小學生(下旬刊),2021(08):61.